除夕夜,数一数人文人手机里的“年味”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除夕
地图
网页
应用
更多
关键词:人文人应该怎样过除夕?
-餐桌上的中国年-
年夜饭特指农历除夕晚餐
还被叫作“围炉”、“合家欢”、“团圆饭”
其间的吃食很有讲究
通常有鱼、饺子、长面、年糕、汤圆等等
寄喻着吉祥、完满、团圆
接下来窗窗就带着大家品尝
分散在各地的人文学子的特色年夜饭吧
@杭州
“一年一年,时间就是这样猝不及防地走过,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外工作学习的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在一间不用多大多豪华的屋子里,就倍感温馨。”
@天津
“来送礼的客人一波一波,因为管得太严,只能听到几声零星的炮响,但我已经看见新年了:涂上了红色的指甲油,妈妈抓了一把坚果给我,我说今年的好,皮薄很容易剥开,上面还有一层不均匀却亮晶晶的糖衣。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越下越大的雪,想着等我再回学校,南方就要是春天了。才刚让旧年的尾巴从手中溜走,就慌乱地迎来了新年,生活捡着美好的滋润,捡不美好的卧薪尝胆,祝大家新年快乐,best wishes!”
@湖州
这满满一整桌菜都出自她的手,虽不及长辈们熟练,却也是多次尝试后才得来的成果。初次掌厨时的笨拙,还有陪在身边手把手教学的人,往这餐桌上附加了更多的重量。
@杭州
“你愿或者不愿意,旧年里发生的都会过去,以年夜饭为终点;你期待或者不期待,新年的故事早已经开篇,以年夜饭为起点。可能是老了吧,今年有些期待春晚呢~”
@河北
“其实重要的不是饭桌上从好几天前就开始辛苦准备的菜,而是每年这个时候都聚在一起的人,他们才是过年的标配。时间从鸡年走到了狗年,只求身边人还是从前人。”
@金华
“小时候一直觉得,没有经历过独自远行,怎么会懂大人们对年的期待。在真正成为大学生之前,以为大学起码是要换个城市了,没想到最后还是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可仅仅是不能每周回家,就让我觉得年味浓了不少。”
@绍兴
家里做的菜,才是年夜饭的味道。
@温州
过年,就是一顿接着一顿的大餐,一杯接着一杯的醇酒,一阵接着一阵的炮响,一声接着一声的祝福,以及一只接着一只的红包(嘿嘿)。
@河北
这才叫会包饺子啊,我们那只是用面皮把馅子裹了起来。河北石家庄同学的奶奶包完的饺子,一只只排得像是去参加了阅兵。
@杭州
又甜又糯的八宝饭,希望2018年天天都是甜甜的,好运粘着好运向我滚来。
-门框边的中国年-
春联起源于周代桃符,定名与明代初年
可以算是古人传给我们的历史最悠久的新年习俗
自从在人文学了三笔字
每年的春联就可以像文人一样自己动手啦
(自豪脸)
-街道上的中国年-
走在家乡热闹的商业区或是公园里
店铺的屋檐下、街边的树枝上
几乎是一夜间挂满了红灯笼
-沙发里的中国年-
相对于别出新意的小品、刺激的魔术、新鲜的歌舞
每次春晚的固定曲目《难忘今宵》更能唤起共鸣
电视机前暖和的沙发
手边一盆瓜子、一篮橘子、一杯热水
都是提到春晚不得不拿出来的“标配”
-朋友圈的中国年-
时间一直在往前走
我们的生活和二十年前的已经大变模样
新年祝福从口述变到短信,直至现在的朋友圈
发在朋友圈的祝福没有特定对象
看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领到祝福
△发自己手写的春联,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不管身处何方, 想把祝福送到的地方才是家
△今年微信的“旺旺”之boom狗狗爆炸术来拜年啦
-我眼里的中国年-
“红包”,不再是红纸包着的祝福
也再不能把他宝贝地埋在枕头底下
它成了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记录里一条消息
触不到 摸不着 不真切
除夕
除夕夜,一头连接着旧年的总结,一头链接着新年的期许。处于不安于现状阶段的我们每年都在绞尽脑汁地想,“除夕夜应该过得不一样才有意义。”
固执地不看春晚,去过一个人包场的电影院,压过一个人冷清的马路,在小区点过一串串无人回应的炮竹。最后才发现,正是这些经久不变的过年“必需品”,赋予了“新年”这个词特别的意味
在这戌狗年即将到来之际
听着窗外阵阵鞭炮声
在心里默默倒数3 2 1
窗窗祝守候在屏幕前的小伙伴们
新 年 快 乐!
祝福
希望在新的一年
每一个人文人都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想象
坚定地冲向那个最好的自己
-End-
-新媒体中心 出品-
-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
往期热文↘
文字 | 诸思钰
图片 | 又一次神通广大的人文亲友团
编辑 | 诸思钰
责任编辑 | 王琳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