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爱本书 |《文化苦旅》:藏在山水遗迹中的文化灵魂
遇见一本好书,打开一个世界
书海漫游
我们可以纵览古今,陶冶情操
也可以体悟人生百态,碰撞思想火花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人文之窗特此推出新栏目
“一起爱本书”
邀您一起读好书!
《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推荐人:项楠
书籍介绍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历经实地考察所作的散文,大致分为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以及人生之旅。前半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后半部分则是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平实的辞藻、独到的见解讲述文化之旅。翻阅全书,呈现在眼前的是壮美山河、历史遗迹,刻印在脑海的是中华文化的纯粹以及文化工作者的忠贞不渝。
阅读心得
“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人生旅途便是文化的宿命。”私以为,“苦”字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考察写作时的条件之苦,更深层的意蕴是历史文化所遭受的掠夺、摧残、磨灭之苦。
读《道士塔》,仿佛亲证了桥梁式的悲剧性典范。通过买办群体,外国人轻易低价收购珍贵经卷。此刻,我看到大漠的旷野流下了鲜红的血泪。读《莫高窟》,欢乐与悲壮共存的唐朝浮现眼前。欢乐不能重复,悲壮也不能,但它们却能通过一幅幅壁画渗透在人类的意志中。走进沙原隐泉,感受熨帖着大地,潜伏在山谷的温煦美色。看茫茫沙漠,听滔滔流水;赏历史风韵,见人生灵动。走进废井冷眼,见它如被时代抛弃的孤寂老人,仍坚持用睿智的眼睛记下朝代更迭、历史兴衰。不囿于中华文明,余老走访世界各地文化遗迹,做文明的对比点,以此作为借鉴与警醒。
作者以批判的眼光、尖锐的笔触表露对文明的反思。“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苦难中也要坚持高贵,是我们面对文明遭受摧残后应采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保有的文化人格。
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世界,远离平日里的喧嚣,寻觅哲思的启迪。自然平实的语言,使我们将文字可视化,形成帧帧壮美画面。于可视的画面中,作者带我们领略历史文化长河的浩瀚,探寻文化灵魂与人生真谛。我们逐渐明晰中国文化的脉络,身处其中,感受文化良知与文化人格,体悟豁达的人生境界与宽阔的人生格局。这趟旅途没有终点,于我而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起点。怀揣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渴求,挖掘思想深处的灵魂共鸣。
原文摘录
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反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风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
艺术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乱世中温暖人心。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读书,读好书
徜徉书海
于书籍中寻栖所、觅良友
阅读不止,步履不停
让我们
共赴书山学海
共享书香盛宴
-融媒体中心 出品-
-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
往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