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实录︱设计逻辑+数字木构:新即物性:自然材料的当代数字技术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方站CUBE STATION Author 方站CUBE STATION
6月18日下午,此次论坛暨展览由林榔木建筑主办,立方设计、方站Cube Station承办,万科云城设计公社协办,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原策划的设计逻辑+数字木构——新即物性:自然材料的当代数字技术化的展览论坛在方站成功举行。
开幕式上,立方设计合伙人邱慧康先生做出致辞,他表示方站平台是提供给大家分享、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通过方站激发大家对城市、对建筑更多的热情。方站承办此次展览暨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价值。另外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木构作品的展览具有现实意义,将对建筑学的设计观念产生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刘珩女士致辞:“此次展览暨论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拉近了与传统的关系。此次展览正好让我们回到教学、思考学术问题上:探讨数字化木构适用于未来发展的建设。同时感谢此次展览在方站举行,我非常期待且抱着学习的心态,预祝展览暨论坛圆满成功。”
展览主办方林榔满木总经理秦丝思女士致辞:“作为扎根木构一线企业,林榔满木一直深根于低碳建筑、数字化落地、智能化的实践,致力于各种木构项目和理念的落地与成长,碳中和背景下,木构已经成为替代钢筋混凝土的可持续材料。我们特别希望探索城市和建筑领域如何在碳中和、碳达峰可持续新发展模式中发挥作用。对标全球的发展,中国的当代木构才刚刚起步,数字木构更是未来建设落地的有效手段。很高兴今天相聚于有活力的深圳,希望本次展览助力城市发展。最后,感谢深圳方站提供给建筑师朋友和大家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今天大家能够开心。”
展览
各位嘉宾和来宾涌入展场,由李保峰先生和秦丝思女士导览,共同参观各式各样的木构建筑。三五成群,观摩研讨,会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论坛实录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峰、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齐奕、林榔木建筑合伙人、武汉满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黄晶
立方设计创始人、执行董事邱慧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华南设计中心主任兼北建院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黄捷、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Z&ZSTUDIO工作室主持人钟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人冯江、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科技部总经理陈竹、CCDI总裁庄葵、CCDI悉地国际副总建筑师、设计副总裁21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王浪
△论坛现场
旧材新生——木构建筑的前生今世
中国政府庄严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今年4月1日起,建筑项目强制进行碳排放计算。面对环保同时艰巨的减排任务,建筑行业首当其冲。于是木头便成为了极具发展前景的“新”材料。木材可自然降解且可再生,固碳产氧,自重轻保温好,抗震性能好,还具有审美价值……作为建筑材料,它具有钢筋混凝土等人造物无法比拟的优点。
工业革命以前的几千年来,建筑活动并不依赖钢筋混凝土。从河姆渡到南禅寺,从应县木塔到东大寺,再到西方帕特农和庞贝古城的屋顶,木头构成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要素。木头在包豪斯教学提出的建筑中也包含。但在传统叙事中,木头的防火和节点受力依然是局限它发展的障碍,在受力最大的节点处却要损失一半以上的自身材料来搭接组合;资源的减少也使传统木构陷入困局。
到了近代,胶合木技术的出现和钢材料的辅助,木头可以在新的设计下达到非常好的建筑性能与效果,由此重焕新生。与此同时,我国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木头的条例愈发增多,并积极适应各种环境和手法。木结构建筑的未来应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中国土家族泛博物馆:墨客桥
李保峰先生回忆到,早年的建筑实践很少有机会,也很难做好真正的木构建筑。只能用钢筋混凝土做假仿木,甚是遗憾。而在宣恩彭家寨的泛博物馆建筑实践中,李保峰先生的团队做了完整的木构建筑规划和设计。他们在得到当地领导的大力支持后,整合地方政府、当地村民与工匠、农水景各领域专家,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游客中心,博物馆,研学营和风雨桥等建筑设计,并结合林榔木的木构经验,使得方案近乎百分百落地实现,而在这中间,木头是一以贯之的建筑灵魂。
△彭家寨古建筑群
数十载的耕耘之后,彭家寨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乘文旅以致富,因木建而再兴!
数字木构·隐性升维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齐奕以《数字木构·隐性升维》为题,为大家带来了深大数字木构研究以及教研实践。
齐奕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哲学家迈克·波拉尼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论。认为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驱动下,数字木构的“隐性”特征愈发明显,新的知识体系有待进一步辨别、萃取、提炼并完善。
接下来,齐奕先生结合自己的轻型建筑研究学习经历,介绍了木结构建筑作为生物性材料的生态低碳价值以及应用前景。并描述了材料、生产方式、建造方式、设计流程正发生着变化,建筑师应当构建设计制造建造一体化的思维,形成新的设计方法论。
然后齐奕先生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建筑师木建筑实践分析了当前的数字木构的发展趋势。认为无论在设计创作、数字技术、工作流等方面仍有巨大研究潜力与价值。
最后结合深大团队的研究与实践,齐奕先生向大家展示了如何打造研学产一体化新模式与新路径。在分享了团队在木构家居设计、古桥测绘、建筑竞赛基础上,重点向观众分享了2022年他们团队与大界机器人的联合研究教学工作——互承木结构的数字探险。
团队通过理论梳理、案例分析、工作流逆推、模型制作,融合TBL、RBL、PBL、CBL等新的教学方法,设计出诸多新颖的数字木壳系统。团队通过建筑类型学、组合几何学、结构工程学、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整合应用,运用数字算法、机器人建造、3D打印等新技术,完成了多个数字木构的设计作品。
最后还将阿基米德铺砌原理应用至服装、家居设计中,诠释并践行了意大利著名建筑家、教育家埃内斯托·罗杰斯(Ernesto N. Rogers)的“从勺子到城市”设计思想。
数字木构探索实践
到了预制构件的过程中,传统的方式是从三维模型到二维图纸再到三维建筑,这样大大增加了误差的出现,提高了工人技术的要求。于是他们通过参数化软件,加上引入国内的首套木结构智能加工机械臂,实现了加工精度的零误差。同时开发了网页版本的操作系统,降低了协调操作难度,疫情背景下的远程控制也得以实现。
•人工难以实现或者实现效率低的构造可以轻松实现。
在未来传统施工工人会减少,而装配式施工员的需求会增加。数字木构建筑的建造模式恰好适应了这一趋势。宣恩建筑设计的成功案例,将会使这一套流程和方法愈发成熟,更加完善,相信未来这样的实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嘉宾互动
2、李老师的设计作品从构件到单元到工业系统,而齐奕老师研究的是标准构件直接形成工业系统,中间的单元没有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面对这两种可能不同的路径,我们如何把握不同数字木构方式?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 创始人刘珩
齐奕先生:我最近看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路易斯·康在宾在宾夕法尼亚,能量图解,书中讲述康询问每个学生对方案的意识,进行个人化的创作;另一本是:福勒整理过书信,在书中指出他只做球,他对圆形的探索,多曲面探索的可能性。康探索的是外放思维,而这次我做的是历险,我让研究生做圆,希望可以看到方法论的提炼。无论是实践或者教学,教育中出现建造的细节问题对未来学生毕业后都会发挥作用。深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范院长牵头,我们成立了计算机建造的微专业;通过项目进行学科融合,通过学科的融合进行再创新。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齐奕
黄晶先生:其实我觉得现在的时代,这两种都不是问题。有许多的数字木构方式能够轻松实现各种建筑逻辑形式。做了装配式木结构后,现在数字化技术方面能完全应付各种类似扎哈建筑类型的曲面造型,目前需要的是设计思路和工具的提升。
△林榔木建筑合伙人黄晶
2、目前国内市场木构价格偏高,什么方式能够使建造成本更低一些?
6、木构被数字化后是否被绑架,是否会失去人和材料的关系?
现场嘉宾互动
黄捷先生:多年建筑创作实践中真正用木材的项目现在还没有,在这向各位学习到许多。以前项目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完成度,因为设计、施工、建造不是一体化。我们很难统一统筹和控制,导致最后落地与最初设计差距很大。李老师项目的成功在于:1、李老师的影响力及当地领导的支持;2、中国参数化水平提高,非线性、非规则形状对现场工厂来说都可以制造。曲面造型与平整造型的造价差别不太大,设计到现场安装都是机械化。
现在限制木材推广可能的最大问题是适用范围:小型共建、文旅建筑。大量使用使用的可能性比较小,只有特殊的项目才能推广,因为受中国防火、结构的规范的限制,而防火、结构的规范推广是非常难得的。李老师这个项目的成功可以更好的推广木构,让大家更多的认识木构。其实在国外木构的形式已非常普遍,在中国我们对木构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木构的营造法式、民居木构,现代的木构用传统的木匠很难实现。利用科技数字化、技术化引进新的传承技术、新的数字化科技,超越新的建筑形式。
汪原先生:现代之前面对材料都是原生材料,现在身体直接面对材料的感知。现在许多材料是原始没有的,是通过工业化方式制造:比如钢材。德国最初提出即物性,如何面对新材料:比如在混凝土面层加上乳胶漆,让原生混凝土有一层涂料,看上去像混凝土但摸上去不是混凝土,这就是日本提出的新即物性。我们现在的胶合木看上去摸上去还是木头。我们通过胶合的技术,让它不是原生的木头,让其材性发生了完全变化,这是胶合木产生的新即物性。胶合木还是木,但材性不一样。我们在运用这种材料中,如何面对这样一种物质性?我们数字技术让材料回到更大的技术系统,在数字化链条中,它不断有新的可能,数字涌现新的即物性。
陈竹女士:三位演讲者搭配策划很好,从建筑师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实践和建造方的工艺展示。我提出几个关键词:传统性和现代性,木料和参数化设计,建筑师木构来源于文化其实最后现实来说,根源来源于对中国传统的本体思考,文化的亲和性。但是实际上,木构是现代的结合。我们以前对传统和现代性,一味保存的传统已经消失殆尽了,整个社会一边在讨论环境的重要,一边在消亡。所以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问题上不用纠结;
特质性和标准化:这就是装配式问题,装配式是为了标准化,驱动的原因是大量快速而降成本生产,质量问题同样被关注。特质化不追求普世性,木构不用纠结宽泛推广。落地的难度并不是没有大量的树,而是市场推广难度大。生活环境与木构公司能够复制的设计产品从施工图到产品标准,但在标准之上再创新创造,标准化定型后需要往前走。标准化定型后一定要进行二八法则:用20%的力量完成80%工作的标准化,最后用80%的力量完成创新20%的创新突破!不论传统的木材、还是胶合木都是用现代数字方式,用木材进行实验创造,在做20%的先锋设计。木构加参数化在学校层面不断发扬和推广,不用纠结市场性。木就是结构材料本身,在传统的木构中就是力学形态,建筑学本体核心的内容,在此方向推广和研究。学院与市场是不同的角色,木构是一个桥梁,搭接现在木构研究和未来建造。
论坛谢幕
临近论坛尾声,主持人汪原先生为此次做出总结:
今天“设计逻辑+数字木构”的展览暨论坛提出的新即物性:新的胶合木看上去摸上去还是木头,但是材性已经不是木头,这就是新即物性。展览实际上呈现的是新的技术给我们建筑学、给我们的教学、以及为将来的建筑发展带来的可能性。琳琅满木需要承担是实现设计建造一体化的更好市场,为建筑师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当代技术迭代是史无前例,人在技术中已经发生变化,数字技术已经变成身体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人的身体感知完全不一样了,是否还需要强调人和物的问题?这会引发我们重新去思考设计的更大可能性。
最后,要特别感谢林榔木建筑、立方设计、Cube Station在展览中的大力支持。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及听众朋友,谢谢大家!活动回放
扫描二维码
【立方设计微赞平台】查看论坛回放
网上展厅
扫描二维码线上观看展厅
展览时间6月18日-8月1日 9:00-18:00(周末正常开馆)
公交:中兴人才公寓东站下车步行400米驾车:打石二路与创科路交汇处
备注: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入万科云城
方站 Cube Station方站Cube Station非严格意义上的办公室,因为你除了可以在那里办公,开会,还能开讲座,办展览,喝咖啡,读杂志,开沙龙,洽谈,社交等。
通过精心设计将空间复合利用,会议室也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用的电影室或健身房,展览厅摇身一变可作为艺术画廊或沙龙场所,吧台不仅是茶歇间,更是休憩,洽谈,社交场所……
在这里,设计师交流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个体之间相互连接,建立起多维度的圈层;它更面向社会开放,与社会共享设计价值。
正如立方设计、方站Cube Station品牌创始人邱慧康在演讲中表示的,这是“设计师的朋友圈”,一个既开放又利用的圈层,以物理空间之名所创造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