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度】包头底店招牌大“变脸”,有些东西美了,有些东西没了

2017-07-06 自由发 自由发


包头的这个夏天,天气就像在玩“变脸”,一会暑热难耐,一会乌云压城,一会狂风暴雨。又有时一天之内,这三种天气随机切换。


和天气一起玩变脸的,是包头的底店。

今年以来,包头各区的主干道、包括一些不太主干的道,开始统一更换新式的招牌、门头。

 


很多自由发的网友通过后台发来照片或留言,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那么,统一更换底店招牌、门头,对城市、对市民、对商家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且听自由发,和您自由谈谈。



统一更换的好处


开门做生意,自己花钱做招牌天经地义。一个年轻的老板或是新品牌或是大生意,大多数都想把自己的招牌做的惊天地泣鬼神、唯我独尊,迎风十里都能看到咱家的大旗。


但对于一些老店、老老板、小生意来说,他们要计算每一分钱的支出是不是属于必要支出。

招牌嘛,旧是旧了些,掉不下来就行;老主顾都不用看招牌,闻着味儿就进来了;有个牌子就行,挂什么不是挂啊。



而且一条街上,各家店招的长短高低、高矮胖瘦、新旧丑美都不一样,完全看老板的心情和财力,其实主要是财力。这能好看么?

你想想,穿西服的曾志伟、穿两股筋儿背心儿的潘长江、穿运动服的宋小宝在一起玩排排坐,分果果,左边再站一个穿篮球服的姚明,右边站个一袭晚礼的范冰冰……



于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底店的招牌都是宰样儿的。


曾经包头满大街都是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招牌

 

这样的招牌,已经谈不到美观了,连起码的安全都保证不了。包头这小沙尘暴随便一刮,它就受不了。

为了规范招牌的使用,保证美观、安全。后来,包头就有了第一批的统一底店招牌,我们称之为招牌1.0版。又后来,有了2.0版,2.5版,直到今天的3.0版。


 

最早的两个版本,不要说现在,以当时的审美来看,我们都是无法直视的。而且,在多年以前,就有很多小老板们反映,统一更换的招牌质量一般,有的挂上去没几天字就掉了,可挂牌子不要钱,修牌子要钱啊,去哪修、找谁修、修成什么样的,都有规定;


或是说统一安装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具体的实际情况,因为有一些店面的招牌,人家自己的店自己是最清楚的,招牌不仅是广告,还兼具附属功能的,比如这栋楼上面漏雨,我的牌子要能挡水;我的产品怕晒,我的牌子要能遮个阳等等。


至今让人无法直视的1.0版


情况略有改观的2.0版---南市场


断桥铝、美鞋吧、精品内衣  其实大家都是同行......团结大街


我怀疑我遇到了一个假的上岛咖啡---巴彦塔拉大街


推广度并不太高的2.5版--团结大街


总而言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铁打的底店,流水的老板。很多店面换老板、换生意、换牌子,之前的1.0版,2.0版统一招牌有一些已经摘掉换下了。现在,全新的3.0版统一招牌闪亮登场了。

 

东河区公园路


3.0版统一招牌带来了什么?


以大众审美来看,新版的统一招牌,多数还是比较喜人的。无论是材质、配色。比起很多老板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要高大上很多,在某些街道,确实给人整齐有序,耳目一新的感觉。

蒙汉清晰,字体和颜色有变化,有LOGO,高分---文化路

 

颜值最高的是公厕,5A景区范儿,同意的请举手,有需求的请排队


统一招牌带走了什么?


可是,在这整齐有序的背后,我们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商业文化。

包头,因旅蒙晋商而起,因钢铁工业而兴的城市,融合了草原牧人的淳朴、山西生意人的诚信和东北工业人的直爽,这座城市的商业文化本就显得敦厚有余而灵活不足。包头走向全内蒙古、全国的品牌,除了曾经的“小肥羊”,现在的“小尾羊”,还有几家是商业和服务业企业?

我们以钢铁般坚韧的精神骄傲,但我们不以有钢板般刻板的思维自豪。

招牌招牌,是一个商业体的灵魂。大到你的文化、你的品位、你的个性,你的追求、你的梦想,小到你的定价、你的产品、你的服务,全都浓缩在这一个招牌里。

全国都在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试想,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创业项目,如果一定要戴上一顶限定了大小、尺寸、颜色、样式的帽子,是多么尴尬。

香港


上海南京路


而在被统一的招牌里,我们只能看到,淡漠的信息传递,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干什么的。

我们感受不到在这一家温暖的小店里,坐着怎样一位有故事的老板,将呈现给我们怎样的包含着他经历和情怀的产品。

现在,大家都带上了整齐划一的帽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都长的差不多嘛。

 

统一招牌,可以再美点儿


相关规定


相关宣传报道


这一次更换招牌,与我市建设景观大街有必要的联系。因为,底店招牌本身就是沿街景观的一部分。可是,有些被统一的招牌,真的能成为景观么?


是很整齐,可是......


颜色、字体==复制、粘贴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我们经常去的那家店,怎么找不着了?其实不是找不着,而且大家都换了差不多的脸,长的太像了而已。就像我们看韩国小姐选美大赛,感觉前十名长的都像一个妈生的似得,为啥,都是一个技术下复制粘贴出来的呗。



真的以为是HELLO KITTY主题的削面、饲料和川菜


拉面馆、修车行、小超市、药店…….长的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门脸小点儿的店,需要额外加配一个放大镜,不然真是被忽视的群体

 

挺整齐,也挺美,但我们怎么好像不愿意逛街了呢?

 

整齐有序、美观大方,就一定等于这样的统一店招么?

 

更多的影响


有一些店主刚刚花钱做了新的招牌,不得已也要换掉,心疼啊

还有很多本身从事招牌设计、制作的个人、企业

最近及以后,他们的饭碗,不那么好端了

还有几个店会自己找人去设计、制作、维修、更换门头的招牌呢?


包头,历经了数次大型人口迁徙的移民城市,以开放性、融合性、包容度闻名于世。蒙元文化、黄河文化、西口文化、工业文化等等在这里兼容并具,这样多元的文化聚集在全国各城市里非常罕见。


可是,这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座城市最应该具有活力的商业、服务业中没有得到体现。反而被戴上了平均主义的“帽子”。



一个小店的招牌开始被复制、粘贴,它选中了规范的美,却删除了一种商业文化。


我们看的不是招牌,而是城市的文化、商业的文明,还有我们的审美。

我们知道既要保证城市道路整洁美观,又要顾及文化和个性,这很难。


但世界之所以美妙,就是因为有着不一样的你我,不一样的美。

二者兼顾,应该可以实现。

 


招牌,是一个店的脸面,也是一座城市的脸面。

我们的文化、内涵、审美层次、思维模式,都写在了上面。

 

包头老乡,对于这次底店换脸,你怎么看?

欢迎给我们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