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立镇!海寿村7公里环岛绿道书写诗意生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明佛山 Author 文明佛山
日晚渔歌起,风烟满夕阳。傍晚时分,沿着海寿岛环岛绿道或骑行,或漫步,听徐徐江风,品水乡风情,远眺群山迤逦,近看斜晖脉脉,江面金光潋滟。如诗如画的海寿岛,以远离尘嚣烦扰的诗意与浪漫广受赞誉,更成为无数人渴望栖居的田园牧歌之地。
然而就在10年前,海寿岛还是一片少有人知晓的渔村角落,滩涂四野,远远落后于都市节奏的生活让岛上的年轻人纷纷离岛拼搏。历经10年嬗变,海寿岛借力区镇打造岭南文化高地,全力提升旅游环境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引导文旅项目开发,形成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岛屿。
如今,海寿岛开阔的乡间绿道两旁,枝叶繁盛的细叶榕撑起片片清凉绿意,树下三两游人闲散适意,涂抹出一幅人与自然共生共融、怡然得乐的诗意画卷。
连绵的几场春雨过后,位于南海区九江镇的海寿岛终于迎来明媚阳光。微风不燥,春意熏然,海寿岛环岛绿道两旁的灌木丛间,叶色浓绿的龙吐珠花事正浓,一捧捧如玉花萼间吐露出绯红花冠,在风中摇曳动人。
“偷得浮生半日闲。”来自顺德的叶融在绿道上停下脚步,举起手机拍下眼前美景后,忍不住深深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惬意叹道。海寿岛远离工业,自然风光怡人,民风淳朴,叶融几乎每个月都会带一家大小过来走走看看。
从海寿岛上空俯瞰,环绕着海寿岛而建的绿道景观长廊宛如一条灵动飘逸的绸带,依次串联起岛上水域、湿地、绿地、花卉等多重自然生态景观。绵延7公里的环岛绿道平整开阔,骑行在绿道上,既可以观赏浩瀚的江面风光,遥望九江镇上风情; 又可以近距离亲近鱼塘,享受渔耕粤韵的乐趣。
“以前这里只有一条泥路,下雨天出入一趟能把泥点子溅到脸上。”今年37岁的李映霞生于斯长于斯,在她记忆里,位于江心的海寿岛四周都是滩涂浅地,沿着河岸顺势推高的堤坝便是绿道的雏形。直到2011年,海寿岛实现全岛道路水泥硬底化,岛内村民出行彻底告别“泥腿子”。
2013年,根据南海区打造西部岭南文化高地的战略部署和《九江镇文化旅游发展总体划(2013~2025)》,海寿岛在原有的堤坝基础上建设环岛近7公里路堤结合的生态绿道,形成“二环二轴三区”的整体布局。
“环岛自行车绿道外环以环岛绿道为主;自行车绿道内环以岛内乡道为主,穿越岛内鱼塘、村落、驿站等景观,形成海寿岛的绿道通路。”九江镇宣传文体办副主任崔结红介绍,除了环岛绿道以外,海寿岛还以现有林荫大道为基础,完善两边自然生态景观,打造南北向的绿色景观廊道,与环岛绿道形成纵横交错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海寿岛还在绿道两侧利用风力、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备环保灯光景观,与九江外滩景观带相映成趣,夜幕降临,华灯初起,便可以观赏到一滩两岛灯火璀璨、波光滟潋的西江夜色。
隔绝于闹市之外的海寿岛与九江外滩隔江相望,至今还需要靠渡船接驳城区。每日早上,住在九江镇上的李锦源都会在九江海寿码头打个“船的”,乘渡轮8分钟到达海寿岛上班。两岸江风送爽,碧水泛波,渡船荡开层层涟漪,举目四望,满眼苍翠。
“在大多数上班族眼里,‘通勤’ 都是一件让人不胜烦扰的事情,但对我来说,每天搭渡轮来回却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几乎每天,李锦源都会在朋友圈分享在他手机镜头下的海寿岛。一片新绿,一抹斜阳,一道霞光,“步步皆景,处处如画。”
得益于2016年启动的九江海寿岛湿地公园景观提升项目三年行动方案(一期),在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下,海寿岛以“花海田园+桑基鱼塘+休闲娱乐”为主题,沿环岛绿道打造江滩花海、十里花堤等景观节点,并将环岛绿道原有的地被改种进口龙船花、多花红千层等,重点提升海寿岛码头入口、环岛路、江滩湿地、岛内景观林带的景观绿化品质。
海寿村党支部书记区发洪介绍,海寿岛以往绿化覆盖率不低,但是以遮荫乘凉为主要用途,观赏性较低。“随着景观提升项目的推进,海寿岛整体生态环境将得到质的提升。在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能吸引越来越多游客上岛游玩。”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登岛游客呈稳定增长趋势,去年单日录得登岛人次最高约为9300多人次。
阳春三月,微风和煦,登上海寿岛,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沿途农田鱼塘交错纵横,中国红樱、黄花风铃木、蓝花楹次第绽放,极目之处春色无边,让人目不暇接。骑行、踏青、邂逅一场盛大的花事……最诗意的春天,就在这个小岛上停驻了脚步。
漫步在海寿岛绿道上,不时还能看到小白腰雨燕和青脚鹬扑腾着翅膀,从头顶掠过,飞过朵朵松软白云,消失在密林深处。
“每天都是听着鸟叫虫鸣醒来,那种感觉很微妙,让我觉得自己就是这里的一个成员,让我有一种亲切感,一种归属感。”自然生态摄影师、佛山资深观鸟人谢志伟还曾专门在海寿岛租了一间小屋作为观鸟基地,用了五年的时间观察到九江区域70多种鸟类,并用相机记录了近五十多种的九江鸟类影像,其中部分摄影作品还在海寿岛展览馆免费展出。
走进海寿岛深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座座红砖瓦房掩映在蓬勃的树冠下,门扉半掩,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出门见花,推窗现绿,一派“鸡鸣深树,牛卧草坡”的田园牧歌风光近在眼前。
作为在佛山经营玻璃工艺厂长达十年的企业主,2017年初,邹志刚选择放弃一切,带上妻儿来到海寿岛“隐居”。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和妻子一起在荒废的房屋上建起了理想家园,院子门前挂着的木牌刻上了“江岛小筑”四个字。
错落有致的小庭院内,邹志刚种上了杨桃、黄金桃、青提、桂花、茉莉等花果,院墙上爬满了牵牛花藤。屋顶上的两间小木屋在柚子树的枝叶中探出身子来,微微泛着黄光。
在岛上,邹志刚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近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他而言,是简单而充实的。
离家不到200米的地方就是环岛绿道,每到夏夜,邹志刚最喜欢带上吉他,坐在绿道江边,和着声声蛙鸣,为妻儿弹奏一曲曲悠扬民谣。有时,他还会邀上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玩音乐,怀念从前。
“《项脊轩志》里面写,‘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觉得这就是我在海寿岛的诗意写照。”去年10月,邹志刚把父母也接到了海寿岛一起居住。
在他看来,岛上有着130年历史的海寿小学有着其他小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绿色教育。海寿小学校长张永辉自2006年起就因地制宜,探索和谐、自然、人本、民主的绿色诗意教育之路。2017年,为助推南海建设成为广东省“诗歌之城”,“海寿诗歌岛”诗意栖居城市建设品牌工作启动,海寿小学被授牌为诗歌学校。
“绿色教育‘绿化’ 的不只是触手可及的花草,更重要是‘绿化’每一个师生的精神世界。”在绿色教育理念下,张永辉带着全校200多名学生一起打造了海寿岛上的“诗歌墙”,并组织学生开展每日15分钟诵读国学经典、青年教师朗诵比赛、亲子朗诵会等活动,让海寿岛自然人文的美妙风情、南海九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儒乡九江城镇精神的精髓神韵得以吟诵和传播,从绿色教育走向诗意教育。
对于海寿岛绿道未来的规划,九江镇宣传文体办副主任崔结红表示,作为海寿岛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还有许多功能亟待开发。
“我们想继续利用绿道举办环岛自行车骑行比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海寿、认识海寿、爱上海寿。”
崔结红透露,海寿岛计划通过招商等途径,引入社会资金投资,沿环岛绿道建设海寿岛民宿客栈、亲子体验、拓展训练、房车营地、摄影基地等项目,引入项目运营团队,在保持海寿岛原生态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旅游资源保育增值双赢。
“未来,在绿道江边要突出岭南水乡特色,通过扩大游艇码头规模,设置民俗文化馆,赋予多重旅游元素。”崔结红期待,借助绿道建设的东风,海寿岛旅游发展能够从单纯的观光向文化休闲、度假、娱乐、观光综合性转变。
来源:佛山日报 记者周珊莹
图:梁平,九江镇宣传文体办
编辑:佛山新闻网 丁锦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