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体味“苦旅”的回甘

2017-03-13 栾源清 北大清华讲座

请点击上方蓝字 ↑【北大清华讲座】加关注,知识改变命运!


作者简介

栾源清,辽宁省大连市人,喜欢记录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幽默、有趣和幸福的事儿。


体味“苦旅”的回甘


我小时候的文学启蒙可以用“荒凉贫瘠”来形容,记忆中曾经看爷爷躺在炕上听巴掌大的收音机里播放京剧,第一次知道有一种嗯嗯呀呀却能让爷爷摇头晃脑陶醉的声音,再就是看了几部根本都看不懂的电影,爸爸会讲一些传说故事,这些就算是我跟文学沾了点边的启蒙教育吧。从没有看到别人读书,也没有人给我讲书中的事儿。直到上了小学,对文学作品也没有多少清晰记忆,只在一些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中了解了一些地名:黄鹤楼、白帝城、寒山寺、岳阳楼、莫高窟、都江堰、月牙泉等等,莫名其妙地竟记住了这些地名。后来自己教学时,又把这些诗文教给学生,对这些地名就越发的熟悉、越发的亲切,像是那里曾经是我的故乡一样,非常有去看一看的冲动,心中感谢那些文人,让我在无知中了解了一些我一辈子都不能涉足却不能忘记的地方。

 

没想到作家余秋雨先生把这些地方和更多地方,都游览了一遍,并用现代人的笔触描绘了一番,写成一本名叫《文化苦旅》的书。在这本“苦旅”中,我不仅再次走进了黄鹤楼、白帝城、寒山寺、岳阳楼、莫高窟、都江堰、月牙泉等名胜古迹;还了解了寄情于山水的李白、王安石、骆宾王、刘禹锡、徐渭、朱耷、石涛、王羲之、鲁迅、沈尹默等文化巨匠;了解了既精明前卫,又骄傲世故的上海人;了解了被先进文明吸引着,却又眷恋故国故园的海外华侨;被封建礼制逼出来的尼姑;才华横溢、轰动一时、却又皈依佛门的和尚……

 

很多的人事景物原本有所了解,在《文化苦旅》中再次读到,除了加深了理解感悟外,也觉得更加熟悉亲切了。

余秋雨描写朱耷的画,“他的天地全部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这些鸟鱼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而是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锲人心,以丑傲视甜媚。它们是秃陋的,畏缩的,不想惹人,也不想发出任何声响的,但它们都有一副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一寒的白眼,冷冷地看着,而且把这冷冷地看当做了自身存在的目的。它们似乎又是木讷的,老态的,但从整个姿势看,又隐含着一种极度的敏感,它们会飞动,会游弋,会不声不响地突然消失。”我也看过这位八大山人的画,对那些怪异的画面也特别有感觉,但是如果让我用语言描述,可能只会用几个干瘪的形容词感慨一番,而余秋雨先生把画家的思想、画风、画技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糅合成独特的评析,这评析很精辟,很有感染力,令人读了以后顿时觉得朱耷的画特别有劲,有力量,有内涵,读者对画面的审美也顿时提升了一个高度。

 

余秋雨描写贵池傩戏,“人们埋头劳作了一年,到岁尾岁初,要抬起头来与神对话了。要扭动一下身子,自己乐一乐,也让神乐一乐了。要把讨厌的鬼疫,狠狠地赶一赶了。对神,人们既有点谦恭畏惧,又不想失去自尊,表情颇为难做,干脆带上面具把人、神、巫、鬼搅成一气,在混混沌沌中歌舞、呼号,简直分不清是对上天的乞求,还是对上天的强迫。反正肃穆的朝拜气氛是不存在的,涌现出来的是一股蛮赫的精神狂潮:鬼,去你的吧!神,你看着办吧!”这种笔触真的让我喜欢,年终岁尾,我们也常常祭拜祖宗和神仙,也会放鞭炮驱逐鬼疫,但是从没想那是“抬头与神对话”,从没有认真分析人对神的敬畏和乞求,从没有研究过那种人神之间难为的举动。我也第一次听到傩戏这种戏种,戏中人们大胆地把人和神之间的微妙关系,在面具的遮挡下,豪放地表达出来。特别想亲自去看看,全村人是怎样在夜幕的掩映下演一场轰动的大戏。

他描写莫高窟,“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礼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手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他们的成功只在于全身心地朝拜过敦煌。”我想,全世界很多人都去游览过莫高窟,他们都会有不同且丰富的感受,但能像余秋雨这样神话般地描述莫高窟还是鲜见的,只有拥有超然的体会,才能拥有超然的笔触,他一定经历一番冥思苦想,只有与远古艺术家们创作初衷有所交融和共鸣,才能享受其原本创造的快乐,交融共鸣越多,感受的快乐越多。多少人看过敦煌的飞天壁画,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这样开放、高深、沸腾地描写!

 

他描写爬“鸣沙山”,“爬!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必自己惊吓自己。它总是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吧。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在沙漠里禹行的辛苦和劳累,我们可以想象,然而余先生教给你不是体会劳累的感受,越感受会越累,他教你怎样才能对待让你努力追求却需要很多磨难才能达到的目标,那就是:人需要有长远目标,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在进步的历程中感受满足,不被长远的目标催了、压了、累了、害了。

我不能不感动,余先生把爬山、玩水、观景与含有哲理的解说拌和在一起,好像在为所有的人事景物做宣传和辨析,在他的文章里,所有的感受都有了正当而堂皇的理由,让你深入理解一切结果的原因,然后留下的只有欣赏、品味、向往,没有厌恶、愤怒和排斥,让人莫名的信服,莫名的兴奋,莫名的激动,又莫名的纠结。我很想呼吁大家在出门旅游前翻看一下《文化苦旅》,看看书中有没有对你要去的地方的描写,读了余先生的深刻描写,再去对景体味,那种感受会是享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享受。

 

我们无法体会余先生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查实和翻阅资料,耗尽了多少经费和体力去现实中跋山涉水,却从他的描写中仿佛看到,一个文人在险山峻岭间穿行,在浩瀚的书海中查找,那一定是苦行僧,如若不然,他不会把这本书的名字叫《文化苦旅》。咖啡苦吧,人们爱喝,茶叶苦吧,人们也爱喝,因为它们都提神,令人清醒,令人兴奋,回味香甘。作者在追寻文学创作的艰辛旅程也应该是苦涩的,这种苦涩也令他提神、清醒、兴奋和回味无穷吧!要不怎么会写出这么高大上的文学著作?也因为他的眼界太宽阔,他的感受太敏感细腻,他的描写太精致活化,所以从看了这本书,我几乎没写一篇完整的、值得自己满意的文章,我想不那么深透,也没有能力用贴切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常常是收肠刮肚,却空际一片,第一次想用“逼仄”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

 

如果说读一本书是读者与作者的精神对话,那么读一本好书,就是在接受作者的精神熏陶。《文化苦旅》让我从地理的广度,历史的长度,现实的尺度和理论的深度开阔了视野,穿越在哪一片视野中都令人感叹,令人幸福,令人向往。

部分往期原创文章:

【原创】大唐明月

【原创】春


图片来源:网络

本版编辑:阿姬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