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走忠实之路甚好

2017-05-31 胡希朝 北大清华讲座

请点击上方蓝字 ↑【北大清华讲座】加关注,知识改变命运!


走忠实之路甚好


忠实,忠诚老实之意。陈忠实说过:“不以文学为神圣而乐在玩中的作家尽可以继续玩下去,还以文学为神圣的作家仍然在探索着艺术的新的途径。”他,人如其名忠实地探索着艺术的新的途经,直至离世。

 

初识《白鹿原》,是在1995年春。在十堰市打工,闲暇之余逛街、逛书摊,在一家兼营台球桌与租书柜的小门面房看到的。当时,并非知它是一部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的作品。凭直观:一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先前几届诸如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以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无缘见之。二是作者“陈忠实”,因我大姑父名为陈忠会,有同姓同派之感。果不其然,看了《白鹿原》后,里面有白孝文、白孝武,而我的表兄们虽陈也孝字辈也。五天时间,五角钱看完此书,想想也值了。

 

“忆昔悄然归故园,无意出世图清闲。骊山北眺息烽火,古原南倚灼血幡。魂系绿野跃白鹿,身浸滋水濯汗斑。从来浮尘难化铁,十年无言还无言。”这是陈忠实在写了《白鹿原》后赋的一首古体诗。是《白鹿原》的创作总结的真实写照。

 

提及陈忠实,不得不说路遥、贾平凹。他们的作品共同之处有着陕北人的豪放与方言俗语。记得电影《泥鳅也是鱼》最后叫倪萍不用普通话用陕北方言说出离别的话来。

贾平凹的作品看的不少,《鸡窝洼的人家》我是躺在干水田地的荷叶遮阴下看的,所以记忆深刻。不仅如此,他们都衣着朴实,我的一朋友曾在北京顺义当兵,去书店买书(签名书)见过贾平凹的真容,他言:简直朴实的像陈奂生。他言我信,我也看过贾平凹写的有关于衣着方面的散文,他说的真好“穿个西装什么的,坐个地方还要犹豫再三,不像普通衣服,想坐就一下坐去!”陈忠实的穿着像个农村进城务工的包工头儿。不是误传,他们本来就是出自农村的教书先生。

 

至于路遥,1982年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我只是在收音机上像听《夜幕下的哈尔滨》一样听了那么几回的。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也只是在电视上看的。

 

1983年3月,路遥的《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是弟弟王天乐给他凑的500元路费,才让路遥能够进京领奖。8年后,《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去北京领奖那天,还是弟弟从延安赶到西安火车站,将怀揣的5000元钱直接送到路遥手中,并对他说:你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人民币怎么都好说,如果你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去那里是要外汇的,我可搞不到!

 

1988年5月23日,路遥凭借超强意志力和病魔赛跑,坚持创作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他写作最后一章时双手痉挛,泡在热水里半天才恢复知觉,为全书画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时他站起身来,几乎是条件反射不受任何控制的把圆珠笔往窗外一扔,之后,嚎啕大哭。

 

1992年11月17日,路遥病重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11月21日,陈忠实送别路遥时说:“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无论这个事实多么残酷以至至今仍不能被理智所接纳,这就是,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的天宇间陨落了!一颗智慧的头颅终止了异常活跃异常深刻也异常痛苦的思维……”

陈忠实从1983年构思到1993年完成《白鹿原》恰好是十年,这就是“十年无言还无言。”在这十年之前,写过散文与中、短篇小说,是路遥这个参照与标杆,才刺激他写出了《白鹿原》这本死的时候可以做枕头的书。回到老家小屋,远离尘嚣的环境,沉心静气地思索和精雕细刻地写作。历尽辛苦与寂寞于1991年农历腊月二十五,《白鹿原》创作完结。陈忠实回忆:在划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第六个原点时候,两只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种无知觉状态,背靠沙发闭着眼晴,似乎有泪水沁出……

 

陈忠实比路遥幸运,《白鹿原》问世后,他名声大噪,2006年12月15日,首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他以455万元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享年73岁。在中国的天宇又失去了一颗超智慧的头颅,甚是可惜!

 

有读者评价陕北“三杰”——(我自己认为)之写作风格:陈忠实——精,路遥——不精不稀,贾平凹——稀。我不是圣人“朱先生”看不透什么是精,什么是稀,什么是不精不稀。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眼儿来,因我是凡人。

反正我是没什么能力写出像《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这样的小说来,积存盈库的充其量只有散文之材料。至于小说我是做不来的,只有看的份,所以只希望有更多的路遥、陈忠实这样的大家显现。

 

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是盗名欺世,你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读多了反而累人。我读书如此,写作亦如此,我且知忠实于文学,忠实于人生甚好!

胡希朝,网名汉江风韵 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经开区)人。不想成名成家,事实上确实成不了“家”,只图有感而发。写写散文,使我这智慧不多的头颅不至于僵化!

图片来源:网络

本版编辑:阿姬哈

投稿事宜见左下角“阅读原文


部分往期原创文章:

【原创】最美扬州

【原创】 家乡的豆子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