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贫且良者

2017-11-12 大面包斯基 北大清华讲座

请点击上方蓝字 ↑【北大清华讲座】加关注,知识改变命运!


贫且良者


题记:拿起笔,不敢有丝毫懈怠,要如科学研究一般严谨才是,不是担心未表达显微镜下处于平等心态的怜悯,是怕戳伤薄如蝉翼甚至于拼死抵抗的尊严。

 

说起贫,绝不是挣扎在温饱线,而是浸泡在苦水中难言;说起良,亦不可下结论为德,而是埋头耕作中叫自立。指的是一群内心依然对生活和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同时遭受苦难或遭遇不幸的普通人。年少轻狂,想用相逢到的人物来碰撞一下四个字组成的沉重话题,除了如实的记录,不想有丝毫宣扬和点滴议论,我没有资格。

 

冰冷的暖炉

2010年初冬时节,冷气弥散扑面,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给寒冬开了一个好头。下午没课,拽着好友窜到烤肉店猫冬,正贪婪的欣赏着铁板上“呲呲”迸起油的美味,一阵电话铃把我唤到不远处低矮的平房。

 

如果不是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如果不是师兄带领,我绝不会发现这样“隐蔽”的地方,更不会有机会去触碰到令自己多年后回忆起来仍倍感责任感之重的一幕。走进屋子,“砰砰”火炉内不时窜出声响,眼前的场景让我吃惊到没来得及注意屋子里的人:除了我们能想到的生活必需品这一小部分外,真不相信这里不是仓库而是住着两位老人和一个孩子。我不停得搓着手,在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娘嘴里重复了无数声“你们坐,你们坐!”中坐在张刚好容得下屁股的凳子上。方才没得空照看到的户主人是位老大爷,低头用铁钩子收拾炉子,偶尔抬头看看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望着因为害羞而一直站在屋子中央的小姑娘,打开炉门,手颤巍巍抓着两块木头,快到火堆时停下来,放下一块小心翼翼靠在床腿,缓缓地把另一块扔进炉子。我定睛一看,里面根本没有一粒碳。

师兄之前来过,他在说我在一旁听。小姑娘八岁,上小学,是两位老人的亲孙女,孩子三岁的时候母亲和别的男人跑了,父亲打工积劳成疾得了肺痨丧失基本挣钱能力。老大娘身体也不好,一家人生活来源一方面靠政府救助,另外老大爷也不得出去打更贴补家用。相比之下,大娘较为健谈,情况都是她在说,谈到孩子她先是唤着去取来各类奖状。我们此行是代表助学部进行被救助贫困家庭儿童条件审核的,场面略有些尴尬,可也是出于无奈。我尽量多挤出比刚才多的笑脸,让小姑娘放松些,接过奖状的时候,她还是没有抬头,咬着下唇,腿并拢,双脚岔开,像是面对要呵责她的老师。的确我们是受欢迎的,同时也是不受欢迎的。

 

不知为何,我也不自在起来,后面的谈话听得昏昏沉沉,小姑娘何时跑到奶奶怀中,又是何时两个人突然抱头痛哭起来不得而知。可就是那阵哭声把我“惊醒”, 场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描述的,说是多么感人多么凄惨,都不是的,哭声过后,少刻安慰罢了,灰溜溜地撤了。我或许说得出:如今回忆起是两名隔代女性坚强支撑家庭相互安慰,是压抑许久的紧绷的情绪崩塌,是那次谈话最是真诚的部分。

 

懂事以后,我更是第一次——当众落泪。


砖厂的背影

工作的原因认识了老孟。第一次接触老孟,伸出手握向老孟僵硬的肢体时,他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低着头斜视自己的手,也时不时瞧着我。我硬是抢上去拽着他的胳膊,把自己的手紧紧贴在满是石灰和茧的掌心,我那一刻意识到他为何避开我的手。摇了摇又紧紧地握了一下,要告诉他我并不嫌弃,我是真的不嫌弃,反而踏实。老孟今年四十多岁,离异独身,几年前,儿子和人打架造成重伤导致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孩子只得被安排到愿意收留的养老院,自己一边干重活一边时常看望儿子。

 

第二次遇到他,他终于愿意不坐水桶安静坐在椅子上而不再过多担心老板责备他弄脏椅子,我才得空细细观察:老孟稀疏且以白为主的头发下憔悴着硬撑着微笑的容颜,面部就像泼了水,一层白灰蒙在下面,小姑娘的粉底似的,衣裳裤子上都是橘黄色的砖灰。孟大哥此时的眼,“有的人在白天流涌着眼泪,有的人把眼泪藏在幽深的黑暗里”,若是你,想必情况允许,在一个见不到人的封闭空间会泣不成声吧。

想起一句话,“年老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双手能解决很多问题,一只手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老孟弱不禁风的模样,颤抖着双手只能自救了。

 

他们也会面临冷漠、攻击、侮辱。社会更是一处液态存在的混合体:要是羹,贫且良者是里面的汤底,最是五味杂陈最有内涵最懂善恶;若是肉汤,看得见的滚烫活跃是血沫,拨开它,里面美味和营养是他们;想象成河流,他们只是护堤之土、滤水之石,意志坚韧。

 

说到贫困的人们,行善救助的行动,在这也会夹杂着我的一些想法:行善应该是种从远古时期形同打猎、战斗与庆祝丰收的不仅仅出自于道义更是在延续宝贵的团结行动和利他品质的人类的自然属性,最终也是为了生存的本质所求,放空自己的躯壳外后保有最轻质的灵魂。

为何贫且良,因为不要忘记,长空大地处最是接近人性的本源。他们的存在也在保持着善良人心的鲜活不变质,新时代的进程在推进,贫困的群体在大量减少最终消失,“贫”会以另一种形态,或是实体或是意识,依然让精进的人们伸手拉紧“需要”的人群,团结在进步的路上。


作者简介

大面包斯基,90后,希望可以把琐碎的思绪,纷繁的经历,鱼龙混杂的人变换成文字分享给自己和读者。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sz2768825。

图片来源:网络

本版编辑:阿姬哈

投稿事宜见左下角“阅读原文


部分往期原创文章:

【原创】光阴千年,返璞归真

【原创】向死而生的旅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