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知青专列”的时代性

2017-11-19 钟梦杰 北大清华讲座

请点击上方蓝字 ↑【北大清华讲座】加关注,知识改变命运!


“知青专列”的时代性

 

我可以说岁月静好,不在乎你负重前行。

我更想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

我决定勇敢寻信仰,哪管他人笑痴人梦。

您是为民不忘初心,民定共赴中华复兴。

                                    ——题记

“被沿途漫无际涯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所震撼,进入眼帘的尽是‘穷山僻壤’,我们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革命圣地、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这是坐在“知青专列”上的他们对陕北的第一感受,是这些从大城市来的读书人最真实的感受——迷茫彷徨,但是就像15岁的习近平对家人说的“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们必须坚定的走,去往陕北,这是时代的召唤。想到了自己曾经坐在开往复读之路的车上,一样的茫然若失,感觉没有未来。对家人说“我不知道上大学干什么,也许要用一场高四生活考虑下未来。”所以,坚定的去了。或许,这两种坚定的离开对家人来说是“一种自私”。15岁的习近平还没有到可以下乡当知青的年龄,他本可以等一年,留京工作,他没有,他想走自己的路,以至于后来他说“七年的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读到习总书记这段话时,想到一句话“经历没有好坏之分,都是一种人生收获”,当看到同窗一个个开始大学新生活,我却拿着通知书万般纠结,唯独没有后悔。

 

北京和延安的生活肯定会让这些知青们心中有很大落差。农村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毕竟陕北农村的生活各方面都太艰苦、太原始,王宪平在书中回忆到“都是在上学的年纪就到农村来了,对知识非常渴求,那个年代,我们偏远的山村没有电,更谈不上现在的电视、互联网,那时候啥都没有。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只有通过书籍,而当时农村书也很难找到”,但是即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习近平依旧没有停止读书和思考,戴明在书中说“他碰到喜欢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作家谷溪说,习近平当时很爱文学,和路遥在窑洞彻夜长谈,谈文学、谈民生、谈理想、谈国家……话题非常广泛,充满家国情怀。习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说“那个年代,路遥写诗不写小说。”不由得想起,在《开讲啦》林清玄作家那期,一位青年代表说自己的职业是一位诗人,被满堂哄笑。林清玄说“诗人,不是一份职业,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读书一样,“一日不读,面目可憎”,我们的思维也必须时刻更新。对于任何关系来说,最大的背叛是彼此的不成长。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我气质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是我们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上的追求。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世界上不再有自然造成的饥荒,只有政治造成的饥荒。”这种“饥荒”曾发生在梁家河,“梁家河的老乡自己肚子都吃不饱,甚至出去要饭,却没有亏待过我们知青”这种率性淳朴的气质真的可爱,当了梁家河村支书的习近平,带领大家建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一心为民,处处为民着想。在《七年知青岁月》中,梁家河村民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他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苦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一步步干出来的七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七年。在这七年里,他的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都在深刻践行着他说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充分体现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作为当代大学生,“时代造就英雄挂在嘴边”我们情何以堪,《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卷人民公仆的成长史,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思想觉悟再提升的范本,更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引发自我思考的书籍。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多,就拿支教活动来说,大大小小的团体不计其数,寒暑假一批批大学生涌向“贫困偏远山区”或“落后的国家地区”,有没有认真想过,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我们根据特长给他们讲的课?是我们带走各种课外书去丰富他们的知识?可能,他们连自己名字都会写;可能,他们把我们当作游客来对待,只想应付我们,让我们满足自己“志愿服务献爱心”的虚荣心。

 

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这样问道“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是什么?终极的关怀是什么?”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誓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已经把自己的信仰扎根在渗透父辈血汗的黄土地上,他不止一次讲,他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的根在陕西,魂在延安。“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们不能否认高晓松的文学素养,诗意的生活,但是,盲目跟风的我们还没有经历真实的社会,却去推崇“一花一世界”的田园生活,这不是精神层面的提高,不是“超我”的人格完善,而是一种逃避,冠冕堂皇在逃避现实。2017.5.20郝珉学姐、李斌麒学长利用专业知识对地铁站昏倒乘客进行急救,让希波拉底的誓言又一次践行,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我们医学生的道德典范,更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向我们诠释正确的青年价值观。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延安,“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一定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正如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一句话:“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在梁家河插队时,习近平精神上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但是并未消沉,他贴近黄土,融入农民,改变了梁家河的面貌,得到大家的拥护。十九大上,他依然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简介:

钟梦杰,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医学院2016级医学生。


图片来源:网络

本版编辑:阿姬哈

投稿事宜见左下角“阅读原文


部分往期原创文章:

【原创】读书似乎也看“脸”吧

【原创】桑梓之处,梨花开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