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原创】《把灯光调亮》之文学评论

2018-01-13 王晓玲 北大清华讲座

请点击上方蓝字 ↑【北大清华讲座】加关注,知识改变命运!


《把灯光调亮》之文学评论


第一次听老师说张抗抗的文学作品《把灯光调亮时》,我心中暗生情愫。咦,把灯光调亮?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正能量和人文关怀,沁人心脾。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卢娜喜欢看书,怀揣梦想经营书店的故事。“书店”一词勾引起我的回忆。时光机打印出一幅高中时代的小画面:狭小的空间、整齐的书架、种类繁多的书目:郭敬明的《幻城》、《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还有韩寒、席慕蓉的散文和诗等作品构成我匆忙学习生活的底色。书店也为即将考试的我们提供各类学习资料、辅导书目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站在那个青涩纯真的高中时代,书店是那样平凡普通,沉默不语,我的脑海中似乎没有闪过丝毫的痕迹。可如今……当书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我能感觉到它离我越来越远了,反倒是无比想念它的味道。跟随着张抗抗的这部小说,让我们一起感知它的存在。


这部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开篇出现了一位身份不明的陌生人,由此牵引出书店女主人心里无法放下的童年伙伴。卢娜的童年是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去世了,父亲也抛弃了她,陪伴她的只有母亲捡来的那本《爱丽丝漫游奇境》。在卢娜最孤单无助的日子里,一个小男孩走进了卢娜的生命里。他带给她许多新的书,教她获取书籍的诸多途径。他为她打开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然而就在那年夏末,他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她却以三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他允诺给她写信,给她寄最新的书,然而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为了维持生计,卢娜在新华书店当了四年营业员,后来结婚生子。就在老公想把那份陪嫁的老房子用来给卢娜开一家美容店时,卢娜燃起了心中的梦想,她想开一家书店。那些年卢娜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和妈妈。然而,书店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书店的营业额如“秋分以后的气温,一天天往下落”。为书店带来光明的是小诸透露的一则消息:本省有关部门要拨出一笔专款给书店作为补贴和奖励。终于,光明书店被评上了!就在这天晚上,几个月前出现的那位陌生人走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另一个人,他是来征求意见,也算考察调研,推荐明光书店作为县城新区的公益书店。卢娜权衡之下,选择与明光书店“生死与共”。在瞬息万变荆棘丛生的世态中,卢娜坚守住了自己的梦想。

小说的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小说的女主人公卢娜是一个普通的小城女子,她喜欢看书,书是她生命的伴侣,正如文中所说“书本是一个有呼吸有生命的伴侣,假如世界上所有人都抛弃了你,只有书本不会离开你。那些读过的书会走进你的心里,脑子里,和你成为同一个人。”这也回应了“卢娜卖了十几年书,眼光刁钻,可根据读者买什么样的书就晓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由此判断此人的学历或职业。”卢娜是爱书的,她朴素的生活里有着遥远的梦想。她对纸质书本有一种偏执的热爱,书本已与她的生命融为一体。即使书店明日天寒地冻,她依然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书店繁荣的年代,卢娜精心呵护。书店凋零的年代,卢娜费尽心血。她与书店相依相生,她为书店殚精竭虑,困惑坚守。对此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再忙,每逢端午,她也会亲自到小商品市场去挑选面料、蜡染、丝绸、蕾丝花边做成各式各样的香袋,散发出好闻的香料气味……还有中秋节,哪怕是自己设计的一张小小月亮卡片,也代表了“明光”的心意。但这两年实际上她并不算太忙……那些她千挑万选购入的新书,常常被冷落在那里,封面上连个手印都没有留下。”小说开篇的那位陌生人及其牵引出的卢娜童年时的小伙伴,这两个人物隐身于现场,潜伏于事件背后,成为两条纵横交错的隐线,贯穿始终,互为交织。那个永无归期的模糊影像,亦是书籍与文化衰微的指代,小说中卢娜盼望“明光”有一天能回乡扫扫墓,亦是说明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此外,小说中还穿插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例如“走进书店的那一家三口,男女都穿得很时髦,女的拎一只香奈儿包,男的戴一串手指粗的金项链”。那个小男孩想要一套童话书,被父母拽出门外,哭喊声伴随着小轿车重重的关门声。还有“上个月店里来过一个女人,黑瘦,头发花白,她从一只环保布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片递给卢娜,一边小心问:还没有过期吧?是我女儿给我的优惠券……我骑车从城西赶到城东,路上大半个钟头,今天多买几本,你再打点折给我好不好?”这两处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侧面反映出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而是为了丰富与完善自己。小说中如此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一定和作者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经历丰富的人,才能创造出立体


的人物形象。从这一点来说,小说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


小说中“灯光”反复出现成为一条线索,贯穿全文。灯光忽明忽暗暗示着卢娜漂浮不定的心情,也暗示着书店千回百转的命运。从作品开头的陌生人建议卢娜将灯光调亮,再到绝望时,卢娜气愤地关掉亮得刺眼的灯,最后到陌生人再次来到书店,说书店亮了许多,照应开头。“灯”是一个具象的隐喻,它象征着夜行人对“光明”的渴望,而灯光却无法取代阳光,如文中所说“把灯光调亮,自然没有错,但谁能保证电路不出毛病呢?”于是“灯光”的悬念便提供了想象与探索的空间。在信息时代,手机和平板电脑已基本普及的年代,电子书成为人们口中的“快餐文化”,碎片化阅读的人越来越多,阅读书籍的人越来越少。但电子书是无法代替书籍的,正如灯光无法取代阳光。所以,“世界上只要还有造纸厂,就会有书本。只要世上还有纸书本,就会有人去书店买书。

小说的主题“把灯光调亮”传递出一种正能量和人文关怀,又反射出当今时代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如文中所述“街上的行人多的是……看着街对面的一家家店铺、服装店、美容店、手机店……只可惜一线亮光都不肯落在‘明光书店’四个字上。中国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在倒数十几名……”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我们的时间被快节奏的高科技时代所笼罩、所吞噬。行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但却很少停下脚步用完整的心、完整的时间去阅读一本书、一部经典或是文史类读物,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平板电脑屏幕上闪着亮光的没有感情没有温度的碎片化阅读。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人文化底蕴的厚度就决定了这个人生命的高度。同样,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根基与精神气象。商业和电子化时代,纸本图书的激情已失却其鼓舞人心的魅力,现世的“精神生命”与“世俗生命”相悖相斥的冲突与挣扎,使我们必须找寻一条出路,追索文化的剩余价值,追问世态的病症与病因,追填现代人的心灵空间。


作者简介

王晓玲,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喜欢文字,它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抑或是,仅仅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享受生命的美好。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及网络

本版编辑:阿姬哈

投稿事宜见左下角“阅读原文


部分往期原创文章:

【原创】寻找逝去的美好

【原创】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