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城镇化河南要咋建?郑州都市圈如何扩容?看完这篇就懂了

大河网 2022-05-14

12月27日,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大城无小事!八大工程让河南新型城镇化“一路生花”

取消郑州中心城区以外其他所有城市和地区的落户限制;公共服务不再区分户籍归属地;下放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数量居全国第一;生活垃圾收储运体系覆盖97.7%的行政村和92.7%的自然村……今年,惠及上亿人口的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对现代化河南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突出以“人”为核心
2025年城镇化率达63% 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介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出了拓展郑州都市圈发展空间、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等关键性调整,重塑了全省城镇化总体布局。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今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接近57%。
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突出以“人”为核心,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构建“一主两副、一圈四区”总体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3%,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0万人左右。河南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这“八大工程”与你我息息相关。
郑州都市圈“晋位升级”工程: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当好国家队
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强化枢纽开放、科技创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功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和创新体系布局,壮大“芯屏网端器”全产业链,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以制定新一轮“1+8”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引领,推动兰考深度融入郑开同城化发展,聚力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带,完善都市圈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提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
城镇协同区“融合扩能”工程:副中心城市、发展示范区等全面发力
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建设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强化创新和产业双轮驱动,与三门峡、济源协同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黄河纽带,联动郑州和西安共同打造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加快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起步成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发挥生态和中医药特色优势,联动信阳、驻马店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协作互动。推进商丘、周口东向开放发展,提升周口港港口和航道设施功能,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纽带,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密切安阳、濮阳、鹤壁产业联系,打造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深化豫京战略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安全韧性城市“提级改造”工程:完善重大疫情灾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加快地上、地面、地下设施数字化,强化智能监测预警装置配备,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系数和数治能力。实施城市生命线补短板工程,建立企业、市县、省级三本台账,滚动实施更新改造项目,特别是深入开展燃气管网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加快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力争5年内取得明显成效,新建改造城市行洪排涝河道500公里、雨水管渠5000公里。完善重大疫情灾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
宜居人文城市“魅力重塑”工程:城市更新提质更有“温度”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持续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全省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升,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等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群和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完善“一城一策”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人口管理服务“系统优化”工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技能结构,以农业转移人口和“一老一小一青壮”为重点,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逐步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全面落实企业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责任。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大规模吸引汇聚青年人才,构建适应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环境。
市本级和县域“双抓双提”工程:打造“火车头+动车组”的强劲动力系统
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域经济发展融合度,打造“火车头+动车组”的强劲动力系统。一方面,强化省辖市市本级意识,充分发挥城区经济外溢带动效应,科学谋划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产业、管理服务,建立各省辖市市本级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市县发展成5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培育发展一批3—5万人的中心镇。
城市治理体系“新生再造”工程:推进城市全要素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
创新治理模式,完善治理结构,协同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推进城市全要素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通管”、政务数据“一网通享”。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单位创建活动。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投入产出动态平衡。
城乡融合发展“破壁攻坚”工程: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着力破除城乡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推动许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探索,设立一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梯级引导、协同并进的改革创新“先锋队”。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周边乡村地区延伸覆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让“老乡”就业有着落 河南多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来到城市,找到工作,站稳脚跟,农村转移人口才算真正融入城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甄介绍,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社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重点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保障,有效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市。“十三五”期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72.75万人,返乡创业新增105.5万人,带动就业新增806.94万人。


服务|进城就业精准对接 返乡创业有人带动

健全服务体系,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协调联动的服务工作机制,推广“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专项活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通过送岗位下乡、直播带岗等方式为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强化劳务协作,打造“政府推动、机构作为、市场运行、精准对接”的人力资源合作模式,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团,打造全生态、专业化、多层次的创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返乡创业质量,以创业带动就业。

培训|“授人以渔”赋予农村劳动力技能素养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技能竞赛体系、培训评价信息管理体系,大规模开展“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让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力争到2025年,完成15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050万人(含新增高技能人才380万人)取得相应证书。结合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等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新生代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持续提升技能素质,增强在城市就业生活的能力。

保障|放开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优化社保经办服务

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放开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无论是我省户籍还是省外户籍,均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扎实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专项行动,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缴费,努力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参保覆盖范围,促进更多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加强工伤保险扩面征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平台企业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优化社保经办服务,推动更多业务实现“就近办”“多点办”“全省通办”,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员流动就业,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权威解读郑州都市圈如何扩容?由“1+4”拓展为“1+8”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介绍,省委、省政府站位新发展格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全局,对我省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塑性调整,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郑州都市圈范围,扩容后的“1+8”郑州都市圈规模体量大幅提升,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要素,打造面向国际竞争、支撑中部崛起的高能级现代化都市圈。


布局|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

关于发展布局,按照极核带动、轴带提升、对接周边的思路,着力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是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为支撑,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发挥郑州航空港区枢纽作用,共同打造郑汴许核心引擎。“一副”是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和济源深度融合发展,形成都市圈西部板块强支撑。“一带”是落实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国家战略,以郑开科创走廊为主轴、郑新和郑焦方向为重要分支,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城镇和产业密集发展带。“多点”主要是指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等新兴增长中心,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空间格局。

目标|到2025年郑州都市圈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

关于发展目标,到202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GDP力争达到2万亿元,郑州都市圈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郑汴许核心引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有效发挥,成为支撑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到2035年,郑州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建成经济发展高质量、开放创新高层次、公共服务高品质、生态环境高水平、协同治理高效能的现代化都市圈。

任务|聚焦创新、产业、交通、市场、生态、民生等6方面进行谋划

关于重点任务,主要考虑是聚焦创新、产业、交通、市场、生态、民生等6个方面进行谋划。一是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重点以G30为主轴推进郑开科创走廊建设,打造沿黄科技创新带;二是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促进城市间优势互补、合理分工,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重点打造郑开、洛巩、许港、郑新、郑焦、郑漯、洛济、洛平等8条产业带;三是以交通互联为先导,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重点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高效通勤圈,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提升能源输配网络,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四是以统一市场为突破,促进资源要素高效自由流动,重点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强市场监管协调联动;五是以绿色低碳为主题,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重点建设有机连通的生态网络,做好节能降碳大文章;六是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推动公共服务互利共惠,重点引导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深化政务服务联通互认,推进社会保障并轨衔接。

来源:大河网  记者:申华 见习记者 王紫仪


责编:申久燕  审核:贺心群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