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升技能端牢“就业碗” 河南技能人才总量达1744.5万人

大河网 2024-04-29

提升技能端牢“就业碗” 河南技能人才总量达1744.5万人

2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甄介绍,2023年河南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8.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证)328.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124.8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2.9%、164.4%、155.9%。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744.5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36.5%;高技能人才(取证)总量达516.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9.6%,较上年增长1.9个百分点。尤其是2023年8月,河南成功获得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承办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标志着河南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进力度持续加强

省委、省政府继续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作为全省重点民生实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行政府目标考核管理。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2035年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系统安排。市地和省直相关部门积极跟进,郑州市大幅调增政府补贴培训规模,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国家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省财政厅出台加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管理工作文件。省人社厅出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和支持优秀青年专技人才、技能人才、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进力度持续加强。

【培训】紧盯产业链岗位需求推行人才培训模式

推动培训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紧盯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重点产业链岗位需求,全面推行“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模式,扎实开展先进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现代服务业、高素质农民等培训专项,加大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中高级技能人才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从源头提升优化劳动力供给质量和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南省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七大产业联盟相继成立,一大批院校产业学院、企业实训基地纷纷设立,政校企融合发展机制加速构建,发展共谋、群链共建、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加快形成。大力发展新时代技工教育,以“名校名师名专业”为抓手,调整建设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师资,加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专业群建设,强化“数字河南”“智造河南”技能人才供给,全省96所技工院校年招生达12.4万人,招生规模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三位。

【基础】构建全产业、多层次、广覆盖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网络

持续提升基础能力。着眼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积极构建全产业、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网络。一年来,争取国家资金2600多万元,建设5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财政投入2.5亿元,新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省级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171个。目前,河南省共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9个、省级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1232个。一大批企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非遗传承人等得到项目奖补支持,设施设备、师资素质实现与产业、企业发展同步提升,为高质量培训打下了坚实基础。以国家级基地为引领、省级项目为主体、覆盖所有县域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基本建成并持续巩固优化。

【评价】持续细化完善人才培训评价支持政策措施

持续提升评价质效。加快建设技能人才高地,持续细化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给人才松绑。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河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贯通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通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技能证书与学历证书比照互认、政校企三方资源通道。加强数字化平台监管,推动评价机构全员入驻监管平台,评价过程接受线上监管。强化评价机构备案源头审核把关和属地监管,扎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全省4128家用人单位评价机构、512家院校类评价机构、589家社会评价机构,开展了2.8万批次职业技能等级评价,259.6万人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企业职工占38.8%,院校学生占33.3%,其他社会人员占27.9%。评价的精准度和等级层次稳步提高,先进制造业、智能机器人操作维护分别取证17.6万本、1.2万本,为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储备了较为丰富的技能人才;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新增技能人才的37.9%,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引领】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技能成才

持续强化竞赛引领。举办国家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省选拔赛3项,省级竞赛69项,共涉及269个职业(工种),参赛人数超过1.1万人,市级竞赛和企业岗位练兵、院校技术比武等竞赛活动蓬勃开展。构建了以世赛、国赛为引领,省赛为龙头,专项、行业和地方各级竞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院校技术比武为基础的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并向县区加速延伸。2023年4月成功举办第二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2221名选手参赛,赛事规模、赛事项目等实现新突破。2023年9月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得2金3银8铜78个优胜奖,15名选手入选第47届世赛中国集训队。社会各界关心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各项筹办工作正有序有力推进,技能竞赛宣传等活动同步开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举措】千方百计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增收。注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培训评价的学员建立台账,及时组织人力资源机构、企业等推介就业信息,并强化全过程追踪。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企业建立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保障机制,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建立与技能等级相匹配的岗位薪酬制度,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拓展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互通互认领域,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千方百计提高技能人才工资性收入。不少企业已将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增长的重要依据,拥有一技之长不仅找工作更容易,而且收入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汉服从业者平均年收入超10万 洛阳创新开展技能培训稳就业助增收

发布会上,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买允健在答记者问中介绍,2023年,洛阳市围绕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城市提质“三项重点工作”,以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推动更多劳动者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为总体目标,持续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完善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实施技能品牌打造行动,推进技能培训进“邻里中心”,全年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稳就业助增收创新开展技能培训

区域人力资源品牌数量居全省第一

突出就业增收导向。找准培训群体,聚焦就业增收优化培训方向,引入优秀用工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培训,发挥补贴资金最优效能,先后为宁德时代、海澜之家等洛阳市重点引进项目培养技能人才1300余人,加快了项目落地投产,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创收。送培训到群众身边。按照洛阳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五星”支部创建,加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分级分类推进“邻里中心”建设,引进优质培训机构入驻,解决培训“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群众就近培训择业。全市2800多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86家已挂牌的“邻里中心”全部加载了技能培训服务功能,全年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6.9万人次。推动技能品牌建设。结合洛阳城市特色,在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技艺传承等方面深度挖掘,“唐三彩工匠”“栾川旅游金管家”“杜康酿酒师”等获评河南省首批区域人力资源品牌,数量居全省第一。选树出“洛阳汉服妆造”“洛阳佰龄康护”等十个市级品牌项目,带动全市培训质效持续提升。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充分借助“行风热线”“百姓问政”“老贾播报”等市内媒体平台作用,以直播互动、短视频展示等形式,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通过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设置就业服务咨询台、政策宣传电子屏,24小时推送人社部门就业创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和相关业务动态。

打造“汉服妆造”技能品牌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洛阳汉服从业者平均年收入超10万元

2023年,洛阳文旅火爆、汉服出圈,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这背后离不开相关技能人才的支撑。市人社局站位全市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新文旅产业”发展开展技能培训。在“汉服热”逐渐兴起的背景下,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围绕“文化洛阳”建设,结合沉浸式文旅体验,大力开展摄影摄像、化妆造型、美容美发、短视频剪辑等汉服妆造类技能培训,新培养技能人才1.6万人。打造了“汉服妆造”技能品牌,举办了首届“汉服妆造”技能大赛,带动了上游的纺织、设计、生产,以及下游的摄影、妆造、短视频等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两年来,洛阳汉服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平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构建了完整的“汉服妆造”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目前,全市已经有13个职业院校开设了化妆造型、美容美发等专业,洛阳汉服研究院、洛阳时尚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培育了5个优质社会培训机构和22家社会评价机构,可满足技能提升培训和评价取证需求。“汉服妆造”技能培训不仅成为“洛阳汉服”火爆出圈的强大助力,还提供了一种成功范式,为洛阳市今后挖掘“牡丹文化”“白酒文化”等文旅品牌开拓了思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聚焦重点领域激活人才引擎 河南今年要新增技能人才150万人

发布会上,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甄在答记者问中介绍,2024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连续第3年被列为全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今年将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突出抓好培训评价质效提升,突出抓好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筹办,突出抓好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确保全年高质量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50万人、高技能人才90万人。

积极培育重点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

聚焦产业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积极发挥产业联盟和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大规模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培训,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组织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学徒制培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实施“百千万”竞赛计划力争实现办赛、竞赛新突破

聚焦三届国赛统筹实施“百千万”竞赛计划。实施三届国赛筹办专项行动,举办100个左右职业(工种)全省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建设100个竞赛项目基地,围绕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需求,设置新职业、新工种,开辟新的竞赛项目,科学编制技术文件,加强赛事宣传,广泛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加快推动大赛开幕式场馆、比赛主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高质量举办第三届省赛,实现参赛项目、参赛人员、办赛水平新突破,为三届国赛做好机制、人才、经验储备。积极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国家三个赛区之一,承接好第47届世赛国家集训“五晋一”选拔考核工作,力争实现办赛、竞赛新突破。

加大技工院校倾斜支持力度壮大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

聚焦培养一线合格劳动者推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三个调整优化”,坚持技工教育法治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大力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技工教育,壮大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强化示范带动,推动35所技师院校错位发展,打造河南技师学院龙头型标识,构建以河南技师学院为龙头、其他技师学院为骨干、高级技工学校和普通技工学校为支撑的技工院校梯次发展体系。加大技工院校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力度,推进技工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引导技师学院对接产业和三届国赛,调整优化产业学院、专业设置、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确保学院建设和竞赛双丰收。

确保年底前河南高技能人才占比超32%

聚焦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切实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按规定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经费,重点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支出,督促国有企业制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并组织实施。把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生产经营性企业及其他实体参加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加强高技能人才“金蓝领”技能提升培训。发挥院校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扩大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预备技师、高级工班招生规模,加强新时代企业新型学徒制高级工培养。支持优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提升办学层级,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大高级工及以上等级培训。落实职业技能竞赛奖励政策,对优秀选手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多措并举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确保年底前河南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32%以上。创新开展首届“技能之星”“技师之星”选树活动,全面启动实施“新八级工”制度,指导企业开展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打造河南高技能人才品牌标识。

来源:大河网 记者 申华 王怡潇

责编:赵地 审核:张磊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