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的:电影的字幕到底对二语学习有没有帮助?
基于学术论文的讨论:电影的字幕
到底对二语学习有没有帮助?
相信作为二语教师或者学习者,大家都有过给学生播放(或者自己观看)二语视频小短片或者电影的经历。视频因为能多元化呈现信息(听觉+视觉等),同时能高度还原语言使用情景(context)等的原因,被很多人认为是用来辅助二语学习的不错工具之一。但是大家有没有好奇过:看二语视频的时候到底是开字幕对二语学习效果更好还是不开更好呢?这期小编ZZ就带领大家看两篇有意思的学术论文,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不过小编想声明,二语学习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包含了诸如文化,语法,修辞,句法,词汇等各方面的学习,这期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视频中的字幕对词汇学习/习得的影响。
Koolstra和Beentjes在其1999年发表的论文里讨论了观看英语电视节目对荷兰语母语儿童英语词汇附带 (incidental)学习的影响。在其设计的实验中,一共有246名儿童参加。这些儿童来自两个不同的学年(四年级和六年级),然后男女性别大概对半分。每组儿童都被随机分配到以下三个实验情景之一:(一). 看英文配音的电影,但是字幕是荷兰语字幕;(二).看情景一里同样的英文配音的电影但是没有任何字幕;(三)看荷兰语的电视节目(对照组)。为了防止让儿童意识到他们可能会被测试视频里的词汇从而对视频里的字幕给与更多注意,实验者专门告诉他们观看后他们需要发表对视频的看法,所以他们仅需要观看视频即可。
实验者在儿童们观看完视频后立即对三个组都进行了目标词汇的测试。测试的方式是多项选择题:视频中出现的35个英语词汇被甄选出来,然后被测试者需要给出荷兰语的翻译。同时,实验者还对(一)组和(二)组进行了额外的视频中出现的目标词汇的识别测试。
实验者进行的T-tests结果显示带荷兰语字幕组,也就是(一)组的测试结果最佳。同时有意思是,六年级的学生比四年级的学生测试结果更好,实验者对此的解释是六年级的学生比四年级的有更多正式英语学习的经验。小编对此的理解是因为有更多正式的英语学习经验,所以六年级的学生可能对如何更有效进行测试有更多经验(大白话就是他们可能更有考试经验),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可能本身应该有比四年级的学生更多的英语词汇量,所以观看同样的视频时,视频中的“comprehensible input”应该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更多。而更多的comprehensible input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语境,从而更好理解语境中目标词汇的意思。
以上文献引用格式:
Koolstra, C. M., & Beentjes, J. W. (1999). Children'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watching subtitled television programs at hom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7(1), 51-60.
谷歌Scholar显示引用量:449
当然,小编认为这个实验本身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在论文里实验者没有提及这些受试者在实验前本身的英语词汇水平。同时,之后给所有人进行的词汇测试的形式也非常有限:多项选择和词汇识别的测试形式并不能代表词汇学习的所有形式。举个简单的例子:仅仅因为学生能识别一个词汇或者进行文本形式的中译英或者英译中,并不代表这个学生就能在听力形式中做到这一点,也不代表学生下次能自己使用这个词汇。还有一点就是词汇学习和习得其实是一个漫长的需要时间来检验的过程,仅仅因为受试者马上能在观看视频后对目标词汇进行翻译和识别,不代表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等还能做到。所以虽然字幕组的立即测试(immediate test)表现最佳,但是想要知道这些孩子是否真正学习到了这些词汇,恐怕还需要一些多样化的延后测试(delayed post-test)才有更多说服力。
Karakas和 Sariçoban (2012) 对于视频里的字幕对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的影响也做了类似实验。实验里一共有42个英语水平相似的学生参加,且所有的学生在观看视频,也就是实验的前一周都进行了18个目标词汇的测试,测试的方法是Wesche及Paribaht (1996)的“词汇五级知识自判表”(具体表格如下)。对于每个被测词汇,每个学生被要求回答表中的每个问题(除非无法回答)。两组学生在看视频前的测试表现非常接近。
一星期以后,所有的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观看的卡通视频是英文配音,英文字幕,(二)组观看同样的英文配音视频,但是没有任何字幕。一星期后,他们被要求对视频中出现的18个目标词汇完成同样的“词汇五级知识自判表”。表格汇总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其18个目标词汇的知识都有明显提升,同时(一)组,也就是字幕组的表现总体比(二)组,也就是无字幕组的要稍微好一些。
以上文献引用格式:
Karakas, A., & Sariçoban, A. (2012). The Impact of Watching Subtitled Animated Cartoons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 of ELT Students. Teaching English with Technology, 12(4), 3-15.
谷歌Scholar显示引用量:101
虽然第二个实验也不是没有缺陷(比如有人会提出给学生进行看视频的目标词汇测试会让学生意识到这些词汇的重要性,从而可能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对这些词汇给与更多关注,甚至是可能会有好奇而又好学的学生在第一次测验后自己去查字典学习从而影响他们之后的测试结果),但是相比起第一篇论文的实验,这篇论文提及的实验很明显考虑到了词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消极的(passive knowledge), 而应该是一个从消极到积极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状态(虽然也有可能会后退)。同时其测试也考虑到了时间对词汇学习/习得的影响(比如每次测试中间隔了一周),所以这也算是给作为二语老师或者研究者的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学生的词汇学习和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循序渐进,涵盖了从能识别词义,能进行翻译,能在不同语境识别,到最后能始终主动快速使用的一个过程。
那说了这么多,到底给学生看二语视频到底开不开字幕呢?如果仅仅只是基于这两篇论文的结论(篇幅原因暂不讨论其他实验),或许打开字幕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给小编留言,分享你们关于看电影到底该不该开字幕的二语学习或者教学的经验和感受!
注:本篇文案为小编自行整理,如对以上内容存疑,请自行查阅文献。
文案/编辑:枝子ZZ
►
国际外语教师教育中心项目概览
►
教师培训项目:
国际中教师认证项目(纽约/线上)
国际中/英文教师暑期认证项目 (线上)
国际日文教师暑期认证项目(线上)
外语学习项目:
汉语课程(普通话/粤语)
外语课程(英语、西班牙语、韩语、波斯语、德语、日语)
教师工作坊:
汉语教学语言学系列讲座
外语教学法培训
移动语言教学培训
中心各项目均已开放2022-2023年申请,了解更多项目信息,请点击各项目链接或搜索中心官网
http://www.tc.columbia.edu/tcsol。咨询详情请发送邮件至ciflte@tc.columbia.edu,或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中心小助手服务号。CIFLTE等你来!
申请材料
请将以下申请材料通过邮件发送至中心官方邮箱ciflte@tc.columbia.edu并在邮件主题中标明申请的项目名称,如:TCSOL一年项目申请材料
申请表格
英文个人陈述(500字左右)
大学成绩单(原件扫描件)
两封推荐信(中文或英文)
语言成绩(托福/雅思/托业/或面试)
个人简历
申请费收据
申请截止日期:7月15日(线下);8月31日(线上)
申请表格下载链接以及申请费缴纳链接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前往中心官网: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外语教师教育中心(CIFLTE)
525W. 120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7
ciflte@tc.columbia.edu
1-212-678-8378
http://www.tc.columbia.edu/tcsol
Facebook (Tcsol_CU)
Twitter (CIFLTE_CU)
Instagram (CIFLTE-CU)
Weibo (哥伦比亚大学TCSOL)
中心小助手服务号
525W. 120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7
ciflte@tc.columbia.edu
1-212-678-8378
http://www.tc.columbia.edu/tcsol
Facebook (Tcsol_CU)
Twitter (CIFLTE_CU)
Instagram (CIFLTE-CU)
Weibo (哥伦比亚大学TCSOL)
中心小助手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