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经典】木版水印,千年技艺

2016-12-01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木版水印从唐代延续至今,主要步骤为分色勾描、刻版和印刷三步,力求逼肖原作,准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中版集团荣宝斋制作的木版水印画名扬四海,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可以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地印制笔墨淋漓、气势豪放的《奔马图》及唐代周昉的《簪花侍女图》,宋代马远的《踏歌图》等大幅艺术作品。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门千年技艺,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经典。关注木版水印非遗传承人,感受了不起的匠人精神。


木版水印

千年技艺 独具匠心


▷是雕版印刷术的一种

▷是指用水墨及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

▷是中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

▷被誉为印刷业的“活化石”

▷2006年,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印色料


刻版工具


涂色工具


中国雕印术最早可以上溯到隋唐时期,现存较早的印刷品《金刚经》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五代至宋元的数百年间,雕版印刷技艺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明朝木刻版画成就辉煌,特别是万历以后,中国古代版画进入了绚丽多彩的时代,形成了以风格多样、工致细腻为特色的繁荣景象。到明末,“饾版”和“拱花”这种复杂又巧妙的彩色套印术已进入成熟阶段。


荣宝斋与木版水印

传承之路 意义深远


(视频来源于网络,wifi环境下观看更流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0303tpgwk1

1896年,荣宝斋设立了“帖套作”(刻、印车间),开始以木版水印技艺印制销售笺纸,风格出新,质量上乘,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雕版印刷这一古老技艺的主要传承者。


20世纪40年代,木版水印作品《敦煌供养人》的印制成功开启了雕版印刷由印制小幅笺纸到大幅国画作品的转折。


1945年,荣宝斋成功试印张大千的《敦煌供养人》,开始了承继古老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之旅。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荣宝斋将传统的饾版印刷术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并将这门技艺提炼为通俗易懂的“木版水印”一词。“水印”即为水墨印刷,区别于油墨印刷。



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销售厅


为了更好的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世界,2008年8月,荣宝斋成立了木版水印工艺坊。经营范围分为两部分,一是销售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名家近300种木版水印作品;名家为荣宝斋创作的信笺;中国传统信纸,册页。二是对外承接书画作品装裱装帧,古旧书画修复。


荣宝斋木版水印特点


▷复制技艺逼真,再现原作艺术水准。

▷复制材料与原作相同,收藏保存历时久远。

▷尺寸大小不限,充分展现艺术作品原貌。




水印车间上方布置着许多加湿管道,加湿工作全年无休,确保必要的湿度,以使每次印制的颜色自然结合。


荣宝斋木版水印工序


琉璃厂

趣闻


有一次,时任荣宝斋经理侯恺把白石老人请到店中来参观,在他面前挂出两幅画作,并告诉老人其中只有一幅是他的真迹,老人见真品和木版水印复制品放在了一起,上上下下打量了许久,竟然自己也分不清哪个才是真迹了,这实在让白石老人拍案惊奇,他最后不得不摇着头,感叹道:“这个……我真看不出来。分不清,分不清了啊。”


木版水印能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奥秘就在它的三道工序上。


▷第一道工序是勾描。先由画师分色定版,即把画稿上所有同一色调的笔迹分归于一套版内,画面上有几种色调,便分成几套版,然后按照分就的套数以墨线勾描在一张张很薄的雁皮纸上,并要把画面的深浅浓淡层次和笔墨情趣如实地反映出来。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活儿,一般需要具有较高绘画水平的画师来担任。


在印刷时,技师需要把握微妙的力度变化及快慢节奏


勾描人员先用赛璐珞纸(一种不透水的透明胶纸)覆在书画原作上进行勾描。一些珍贵的古代书画原作,只能将画作拍摄下来,制作成同样大小的照片,再用赛璐珞纸进行勾描。勾描者将画面上的线条、皴擦和色块一套套地勾描下来,然后再勾描到雁皮纸上,作为雕版所需的底稿。


将赛璐珞纸覆在书画原作上勾描


▷第二道工序是刻版。刻版人员先将勾描好的雁皮纸反贴在较坚硬的木板上,再参照原作,细心领会原作者的笔迹形态及画面情趣,依据墨线,持刀如笔,惟妙惟肖地把原作之技法、神韵雕刻出来。刻版用的木料大部分是杜梨木,这种木料纤维细密、软硬均匀,长时间放置不会变形,易于保存。这些木料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干,这样遇潮遇湿以后才不会变形。


在杜梨木上依照墨线刻版


将杜梨木上的多余木料刻除

  

▷最后一道工序是印刷。印刷前要准备与原作基本相同的纸、墨和颜色,根据原作的用料和神韵,依次逐版套印成画。整个印刷过程极其复杂,往往要通过印刷几十套甚至几百套版才能完成一幅作品。在印刷过程中,每个印刷技师的技术能力、经验和素养对印刷成品都有影响。


在初步印刷好的纸面上补笔


在平整的台面上对画作进行装裱


将装裱后的画作贴在隔板上晾干


荣宝斋木版水印成就

“次真品”  珍价值


《韩熙载夜宴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韩熙载夜宴图》是被公认为木版水印的巅峰之作。如今,故宫博物院展出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由荣宝斋制作的木版水印画。老师傅们发明了绢上水法,令木版水印走向新的技术高峰。其复制过程历时8年,雕刻木版1667块,套印6000多次,使用了与原画完全相同的材料和珍贵颜料,被故宫博物院定为“次真品”。


荣宝斋四位非遗传承人

都市匠人 技艺精湛


肖刚




20世纪70年代开始接触木版水印的,先后师从陈林斋、郭慕熙等国画家,30余年间先后参与制作《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大型木版水印作品。在当年同辈的学习者中,肖刚是唯一还留在荣宝斋从事勾描编辑工作的,支持他坚守下来的是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崇德福




17岁就来到荣宝斋工作,拜刻版技师张进申、张延洲、孙日晓等人为师。他至今依然记得自己动手刻的第一套版——敦煌壁画《双飞天》。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由他主刀刻版,和另两位师傅刻了整整五年才完成。崇德福在刻版岗位上已经干了40多年。

王丽菊




从1979年开始一直从事木版水印工作,她在30多年的印刷工作中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印刷方法。1980年荣宝斋开始印《中国版画选》,王丽菊有机会参与了这件木版水印经典之作的印刷工作。平时,她尤为注重研习绘画艺术,学习绘画技法,能独立承担大型印刷任务,是荣宝斋印刷车间公认的技术权威,也是攻克技术难题的带头人。

高文英





于20世纪70年代走进荣宝斋成为一名印制人员。在老前辈的悉心传授下,她从制作工具学起,逐步成长为能够组织复杂的印刷工程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的专家。30多年来,高文英参与印制了荣宝斋一系列大型水印工程,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




荣宝斋应邀走进中联部



近日,荣宝斋携数十幅木版水印经典画作应邀走进中联部,同机关团委共同举办了“体验木版水印魅力——荣宝斋非遗进机关暨第33期青年论坛”,青年们表示,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更多地去了解,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荣宝斋木版水印再创新


如今,荣宝斋木版水印正在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领域进行有益尝试,小平尺的水印画、信笺画等商品在琉璃厂荣宝斋有售,这些贴近生活的艺术品,将使木版水印这项传统技艺走得更远。



张大千山水人物笺



徐悲鸿 风雨鸡鸣



推  / 荐 / 阅 / 读

1.2016年,我们追过的那些好书

2.2016第六期中版好书榜发布

3.谭跃:努力使出版“走出去”更扎实更有效

4.刘奇葆再次深入中版集团调研视察

5.中版集团6种期刊入选2016“中国最美期刊”


内容来源 | 光明日报等媒体

责编 | 罗娴静 陈丽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