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为什么使用“共同价值”?

2015-10-03 杨恒均 大案

嫉恶如仇 从善如流


杨恒均微信公众平台(ID:yanghengjun2013)

欢迎分享转发


文 | 杨恒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此话一出,各界议论纷纷,至少在舆论、学界经历了一个对“普世价值”讳莫如深时段之后,一句“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更是让人想到百年来中国人在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浴血奋战、屡败屡战的惨状,想起中山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名言……


这两天,我的微信和邮件几乎被刷爆,读者问最多的问题是:习主席的“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有啥区别?也有读者注意到,过去几年,我至少在十篇谈论价值观的博文里使用了“共同价值”或者“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他们想知道是咋回事?我剽窃了领导人的概念?我开玩笑地说,因为我使用“普世价值”一词网站就屏蔽我,我只好使用“共同价值”来代替。不过,习主席显然不怕被屏蔽,但他还是使用了“共同价值”。


各位如果还记得的话,中国多位领导人包括前总理温家宝在提到“普世价值”包含的那些词语时也使用的是“共同价值”这个说法。仅2007年一年里温总理就多次提到类似的话:“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虽然外界大多解释总理就是说的“普世价值”,而且国内有些媒体甚至把总理的部分讲话当作“普世价值”给屏蔽了,但这些领导人毕竟都刻意回避了“普世价值”一词,为啥呢?


大家早就应该注意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包含的“自由、法治、民主、平等、公正”等同网友们推崇的“普世价值”几乎一字不差。这也是我多年的主张得到实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符合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走到一起,且一起走向光明的未来。否则轻则四分五裂,重则国将不国。十八大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后,我是极力支持并认真解读、推广与践行的。并把“24字”确定为“羊群”依存和践行的价值理念。


我并不认为“自由、法治、民主”的价值观的提出是用来“忽悠”人的,其实,不忽悠你,你又能怎么样?再说,再傻也不至于用这样“危险的辞藻”来忽悠人吧?我也不认同那些认为当局要劫持这些词语,并把它们完全解读成中国特色的“自由、法治、民主”,因为从长远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只会自取其辱。自由肯定不是奴役,民主不是专制,法治更不会是人治。我认为,从词的内涵和外延上来说,中国提出的“自由、法治、民主”的核心价值观同网友所说“普世价值”里的“自由、法治、民主”并无本质区别。但“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两个提法却有巨大的差异。


最大的差异是这两个词语展示的语境的不同,以及寓含的时态、实现途径的差异。“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也可译为“宇宙价值”甚至“宇宙真理”,不但高、大、上,而且词义本身就超越时间和空间,给人一种万古如此且万古长青的感觉。在当今的语境下,如果一定要给这个词语找一个主语,那肯定是当今的西方,甚至是坐在西方世界金字塔顶端的美国。也就是说,来源于西方的“普世价值”必须是世界各国依存与归顺的价值观,标准和判断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就制定好的。


从长远来讲,这可能没错,发达国家很多东西都是发展国家的目标,但却留下了很多漏洞,例如200年前美国黑人还是奴隶时代的“自由”同现在奥巴马当总统时的“自由”哪一个更加“普世”?那么,美国今天的“自由”同明天可能出现的“自由”相比,又如何界定“普世”呢?这并不是较劲,而是在当今存在200个国家与更多民族的地球上,一旦被很强势的国家认定某种价值理念为“普世”的时候,大同世界可能迟早会实现,但灾难则有可能离我们更近。


“共同价值”(common value)就不同了,他的『主语』一看就知道,是那些共同追求这个价值理念的各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总和。虽然价值还是“共同”甚至已经得到“普世”认可的,但“共同追求”本身就承认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先有后,追求到的价值也因为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两点恰恰是“普世价值”这个比较霸道的说法里没有包含的寓意。


英文里有这个差别,中文里“共同”和“普世”同样有这样的差异。“普世”给人一种霸道的感觉,共同则让人感到了“主语”群体的意愿和努力;“普世”是不管你认不认同,就一定要强加给你的,而“共同”则很明显带着你已经接受并愿意追求的意思。有人也许会说,既然都“普世”了而且也是“共同”的,为什么还不能霸道一些,整齐划一呢?


这就牵扯到每个国家和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轨迹,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如果用“普世”而又不考虑到各国具体的情况,很可能就“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好事变坏事。世界上各个国家对“共同价值”理念的接触、接受时间,理解与接受程度绝对是不一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国家的国民绝大多数还不能接受这些价值理念时,你可能得等到他们“共同认可”的时候,才能真正践行那些“普世”的价值理念。否则,你可能得用枪炮,用屠刀迫使他们接受你认为“普世”的价值观。


这可能是中国领导人更倾向使用“共同价值”而不是“普世价值”的主要原因,同样的自由、法治、民主等,冠上“普世”或者“共同”,意义发生了变化。在中国领导人看来,这个“共同价值”是中国人在他们领导下经过多年摸索而一步一步认同且开始追求与践行的,绝不是西方国家最早用枪炮稍后用商品晚近又用文化与价值观念来“强加的”。换句话说,中国某一天如果实现了当今“目标远未完成”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也一定是靠中国人自己探索与努力得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而不是美国试图推广与强加的那种。


我虽并不完全赞同这种区别与做法,但在中国现阶段,也并不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可以接受的。只不过,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中国领导人在推崇自由、民主的“共同价值”时,并没有排斥、反对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认清“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异同,对我们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只不过,中国一些不良文人与利益集团的顽固分子,总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去说清“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异同,却有意把两者极端地对立起来。


一些人在十八大推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时,在领导人推崇“共同价值”时,不时时机地跳出来丑化“普世价值”里的自由民主与法治,同时用极其庸俗化的方式解读和宣传24字核心价值观里的自由、法治与民主,甚至故意歪曲,这些做法不但让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认为中国人是地球上的异类,也让中国大多数民众越来越对当局的一些提法感到失望与反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真正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当然,无论是“共同价值”还是“普世价值”,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践行。我相信,只要中国当局能够确实按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步一步推进,中国民众能够有机会也有勇气去践行,人类共同追求的那些价值理念,迟早会普及到中国,自由、民主、法治终会成为我们政治、经济、社会与生活中的常态,公平、正义的光辉一定会照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让我们一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追求自由、法治、民主、平等、公平的“共同价值”,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


杨恒均 2015年10月1日 北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