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年庆回顾 | 谌洪果:总有一些努力  让我们闪闪发亮 ——知无知周年庆发言

2016-08-09 谌洪果 大案

总有一些努力 让我们闪闪发光

知无知周年庆发言   

谌洪果


王小波写过一篇杂文叫《理想国与哲人王》,其中记载他哥哥有一位同学,在“文化革命”期间读了几本哲学书,就穿上蓝布大褂,手握红蓝铅笔,在屋里踱来踱去,看着一幅世界地图,思考世界革命的战略问题。这位老兄,很像上大学时的我,也曾为人类的解放彻夜难眠。我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有了少白头的。后来,我成了一名高校教师,每年都会得知有很多大学生在假期扛着红旗,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去支农支教;我开设的《法律与文学》课,每每讲到充满革命浪漫情怀的切.格瓦拉,为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雷锋,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今天的年轻人,仍然是强劲的鼓舞。


▲ 知无知《理想国》读书会

在知无知文化空间,有一群人,每周六下午,都会聚在一起,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们的精神世界火光四溅,魅力无穷。进入先哲们激烈的争论场景,你可以真切感受到,正义的答案,来自理性的思辨;哲人王的梦想,也脱离不了人性的复杂和语境的局限。光辉的事业,从来需要在不断的思考和判断中前行。来知无知读《理想国》的朋友,年轻年长,各行各业,平日都得为生活奔忙,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家园。他们带着不同的阅历和视角,分享、交流、砥砺思想,其认真阅读和完成笔记的劲头,令人感佩。这群热爱读书的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没有一个妄想读完《理想国》就充当救世主或哲学王。值得欣慰的是,思维的乐趣、精神的丰盈,思想的高贵,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够实现的愿望。



在此,容我把知无知的理念,再作简要的阐述。知无知的名称,来自苏格拉底的无知之智,即“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在古希腊,知识和德行合二为一,苏格拉底乃是典范。他用生命来践行他的知识,活出了华彩的自由。他知道越多,在智慧面前越谦卑;他做好人的标准,是时时与内心保持一致;他也是一名好公民,以敦促雅典城邦变得伟大为使命。知无知的初心之一,就是向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的古典学园传统,以及向孔子、王阳明等的私学书院传统致敬。知无知期待搭建自由开放的文化平台,蕴育纯正典雅的文化境界,塑造平等多元的文化社群。这是这个时代所应向往的精神高度。其抵达的路径,是学在民间,方兴未艾。知无知也许正在汇入这样的时代气运与潮流。



万事互相效力。好人可能办坏事,而那些看似无能的人,甚至坏人,也可能成就好事。我们要内外统一、执守真道,学为好人,但就像帕斯卡所说,真正的好人,恰恰是知道自己是坏人的人。这对我和我的伙伴、对知无知的事业来说,是最必要的提醒。即便我们做了好事,也不一定配为好人。可以向着更高的标杆迈进,但要警惕自我拔高的倾向。知无知所做的事很小很小,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而言,过得阳光、充实而有意义,这就足够。扎根大地、播撒真爱、向往美好,是我们的心愿;温和而理性、温柔而坚定、温暖而纯粹,是我们的期许。这是一种谦卑低调、体贴入微、轻松自在的姿态,她立足于个体的卑微的生命,又将这种生命与人性的尊严建立关联。快乐的猪未必快乐,痛苦的苏格拉底未必真的痛苦。人活着,总想多看些美丽的风景,呼吸些新鲜的空气,经历些不一样的事情。



追求美善与幸福,却不要忘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肉身的局限。在今天,健全的常识、人文的关怀和理性的思考,皆具有格外的意义。所谓回归古典的精神,提升文化的品格,自然包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对人伦的尊重,对他人处境的理解,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当一个社会的精神被撕裂、立场在固化,观念变得极端又激进,唯有温润、深厚并且柔软的文化,才能弥合社会的伤痕。也许无力,但还要努力,因为我们每一个改善现状的具体而微的行动,都包含着某种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是文化的力量所在。文化之道,非身外可求。文化,不是奢侈品、垄断品或不动产;文化,就在人伦日用之间,人人触手可得,就看你愿意选择过怎样的生活。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本身。而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文化的关怀,需要在提升与堕落、文明与野蛮的张力之间,慎思明辨,中道权衡,认识人的不幸而不妄自菲薄,看到人的伟大而不妄自尊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到底这个时代与过去有何不同?也许它肤浅、虚幻不值得为之付出;也许正因如此,有人才会崇高地舍己,与之做飞蛾扑火般的搏斗。也或许,还有第三种态度,它既不因绝望而逃避、无动于衷,也不因悲壮或悲情而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个时代是我们所眷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所热爱的。我们要建构的,是如何与世界握手、如何与当下亲近的方式,它离不开对过去和未来所应具备的穿透历史的眼光。文化关怀在这方面能发挥关键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生命联结,我们发现了自己隐秘的真相,并开始重新塑造自我。文化,就是把你我本人,把你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事件化和问题化,在与自己的对话、省察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和谐,确立新的卓越,找到新的主体。这就是康德所谓的理性的成熟的状态,一种自我启蒙的开眼、终身学习的甘甜。


活在当下的我们,试图从转瞬即逝中捕捉永恒;我们既是这人文的构成部分,又需要跳出此在的束缚,去寻觅隐而未彰的精神文脉。没有为天地立心的抱负,也不敢去为往圣继绝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重属于我们的平凡,又抗拒消泯个性的平庸。这是一份平和从容而又积极进取的事业。知无知呼应的时代精神,不是英雄式的,史诗性的,居高临下的,也不是旁观超然的、冷漠嘲讽的,或玉石俱焚的。知无知的基调是平等、和睦、尊重、接纳;是渺小而伟大,柔弱而高贵;是不俯视苍生,也不仰赖圣明。在轻与重之间,在虚无与无限之间,在长安喧嚣与终南灵秀之间,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就这样活着,经历着一幕又一幕的喜怒哀乐和聚散离合。不同的爱与痛,各种幸福或不幸,多样的生活和梦想,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图景。我们要从中学习,终身的学习,开放地学习,一代一代地学习,放弃自我为中心的顽固,警惕因无知、傲慢带来的癫狂,在必要的地方怀疑,在必要的地方肯定,在必要的地方顺从,在必要的地方挺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知无知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定位,在陶渊明诗意安居的地方,找到了遥远而亲近的共鸣。文化,是辽阔高远的事业,她既超越于政治和现世的纷争,又为当下的处境及未来的方向,提供了更深沉、更根本、更基础的回应。文化因其包容而自信,因其纯正而大气,因其勇于挑战而创造可能,因其富有底蕴,而充满勃勃生机。颠倒红尘,沧海桑田,证明了文化积淀、携手与共的价值。努斯鲍姆说,人就像一颗葡萄树,和智慧公义的人牵手相依,就会向着清澈透明的蓝天茁壮成长。文化也好,时代的精神也好,说到底都来自温润的土壤,繁盛的社群,其中的累累硕果,属于每一个此心光明的人。知无知为平凡的我们存在,向普通的我们致敬!无论是陶渊明的结庐人境,还是李白的玉笛声声;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心中的闪闪光辉,还是康德头顶的灿烂星空,文化的情愫,都寄托着某种美丽的乡愁。进行文化建设的人,如同踏上一条寻找奶与蜜之地的回乡之旅。我们就这样沿着祖先的足迹,怀着对未来的渴慕,一路走来,走过美好的一生,如千树万树的梨花,散入春风,香飘大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