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姚轩鸽:关心税收制度就是关心你的尊严|专业视角

2016-08-18 姚轩鸽 大案


本期作者:姚轩鸽(财税伦理学者) 
 

 

一、抹不去的记忆

片段一

1976年,不仅是国家大事叠出的年份,也是我们家值得记住的一年。那一年,我们和叔父一家分开过。第二年春天,日子紧张得大约一个月都没有吃过面条,没见过油泼辣子(用开水烫的)。而且,每日早晨吃的是包谷糁子,中午吃的是玉米面搅团,晚饭是煎的剩搅团。秋天的时候,日子更是拮据窘迫。为了能吃上顿面条,我和大弟把人家在城壕边上伐倒的榆树,用镰刀全刮了皮,然后把内皮撕下来拿回家,让母亲放在灶火坑里烘干,然后砸细,过筛,再加水,和上玉米面擀成面条。折腾了一天,就是为了吃上一顿面条。多年以后我想,当一个人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是顾不上什么面子和尊严的。

片段二

1980年高考后,因为担心体检过不了关,上不成大学,在和祖父干了一仗,埋怨祖父不给及时看中耳炎之后,就穿上父亲退下的上衣和一条凡力丁裤子后,硬向母亲要了一点钱,独自到省城西安中心医院去看病。为了省下几个住店的钱,就去找村里在省农机公司工作的范四爷。下了火车,拿着有地址的字条,一边走一边问路。黄昏的时候,在一栋不高的住宅楼院子里,向一堆打扑克的同龄人问路。问了几遍,专心致志打牌的他们,根本没人理我,不得不向其他过路人问路。这个自尊心受伤的场景,直到多年以后,依然无法释怀。或许,这让年少自卑又自傲的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城乡的巨大差别,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地无视。尽管此前也曾经和母亲、弟妹们一起到过父亲在铁路工程单位工作的地方。

片段三

具体年份记不清了,但这件事以及所受的教育,至今还是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就是一次村里有家正过喜事,他们家族里一位前来“闹事”,用家乡的话说,是在“礼问”。听人说,原因是两家以前曾经发生过一些矛盾,这次过喜事前,没有提前通知这家主人。我问母亲这件事的是非曲直。母亲告诉我,过喜事这家做得不对,失礼了。以前再有矛盾,过大事一定要尊重人家,告知人家,来不来是人家的事,但你不告知,就等于失礼。作为家里的长子,这件事我记住了,每逢家里过事,一定要把每族里每户主人告知到。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尽管“闹事”一家的方式可以商量,但“闹事”显然是为了捍卫自己一份“尊严”,并不是为了其它的,比如一顿饭等。


二、税与你的尊严

 

过往生命历程中的这些刻骨铭心的片段,总是历历在目,难以抹去。

 

沉潜十几年,从伦理学角度研究探讨税理以来才慢慢发现,这些看似无关的生活经历其实与一个国家的税收治理、与人的尊严息息相关。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国民总体的生活水平与尊严状况,总体上是受制于一个国家的税收治理状况,或者说受制于一个国家税制本身之优劣的。



 

片段一其实告诉我们,如果国家的税收治理总体水平高,或者说税制优良,那么,国民受饥饿的人就少。反之,如果国家的税收治理总体水平低,或者说税制恶劣落后,那么,其国民受饥饿的人就多。

 

道理在于,税制越优良先进,政府提供给每个国民的公共产品就可能越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就可能越高。毋庸置疑,政府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应是制度,比如政治体制的完备与不完备、经济体制的优劣、文化体制的先进与落后,以及法律、道德体系的完备不完备,等等。具体到经济体制,如果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计划、命令经济类的,就会因为这类公共产品背离了经济自由的原则,背离了人性基本行为规律,最终会压抑和阻碍人们创获物质财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缓慢,物质财富匮乏,无法大规模满足每一个国民的生存需求,包括尊严的需求。

 

相反,如果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市场经济类的,就会因为它遵从了经济自由的原则,顺应人性基本行为规律,从而鼓励和激励人们创获物质财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进而大规模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免于饥饿与贫穷,也免于因为饥饿与贫穷而导致的尊严受辱。



 

片段二启示我们,即使一个国家提供了市场经济类的公共产品,诸如优良的市场体制规则,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了,但如果没有提供高性价比的政治类公共产品,诸如政体等基础制度类的话,也是无法保证大多数国民的尊严不受侵害的。

 

这是因为,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的丰裕增长,仅仅是国民免于饥饿与贫穷类尊严受伤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如果物质财富的分配不能做到基本公正与平等的话,大多数国民还是难于免于饥饿与贫穷尊严被无视的命运。

 

直言之,要保护大多数国民尊严不受伤害,毋庸置疑,政治的清明,即税权的合意性及其能否形成有效的“闭环式”监督等制度类公共产品的性价比高低,才是根本和关键。因为政治越清明,税权的合意性越强,对税权的监督越有效,物质财富的分配便会越公正和平等,国民之间、国民与政府之间基本物质财富权利与义务分配便会越公正,越符合完全平等原则,国民的免于贫穷与饥饿尊严受损的可能性就越大。


同理,政治越清明,民众对税权的认同程度就越强,对税权的监督越有效,国民之间、国民与政府之间非基本物质类财富(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也会越公正,越符合完全平等原则,国民免于精神贫穷与饥饿而无尊严的可能性就越大。


简言之,国民因为政治不清明、腐败丛生而导致尊严丧失的可能性就小。

 

反之,如果政治不清明,民众对税权的接受程度就越弱,对税权的监督乏力,国民之间、国民与政府之间物质财富的分配便会不公正、不平等。自然,国民之间、国民与政府之间基本物质财富的分配便会越不公正,越不符合完全平等原则,国民免于贫穷与饥饿尊严受损的可能性就小。



 

片段三则告知我们,尊重是尊严的前提。尊重意味着,既要把自己当人看,也要把他人当人看,更要“使人成为人”。“尊严”是指“尊贵”“庄严”,是指人具有极高的存在地位和价值地位,因而也就成为神圣不可侵犯、威严且令人敬畏的存在。

 

因此,黑格尔才说:尊严“就是一切个人的行动的不可动摇和不可消除的根据地和出发点,——而且是一切个人的目的和目标,因为它是一切自我意识所思维的自在物”。而人本身之所以具有最高的价值或尊严,在霍尔巴赫和斯宾诺莎等诸多先哲看来,这是因为对于人来说,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人,因而人对于人就具有最高效用、最高价值:“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

 

以此推之,优良的税制,也就是“把纳税人当人看”的税制,就是“使纳税人成为人”的税制,就是“未经同意不得征税”的税制,就是征多少税,在哪里征税,以怎样的原则征税,在哪个环节征税,以及如何减免税等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都掌握在纳税人手里的税制。

 

逻辑上,也只有建立了这样的税制,才可能真正保证税收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特别是“用之于民之所需”,从而增进全社会和每个国民的福祉总量,保证每个国民基本物质类的需求、社会层面的需求,以及高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免于尊严的不保与尽失,实现自我价值。

 

三、关注税就等于捍卫你的尊严


如果说政治犹如空气,每一个人也无法逃离。那么,税就是空气的重要成分。税的优劣,也就直接关系空气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人们一生的得失与福祸。

 

可见,税既然与我们的尊严有如此紧密的关系,那么,捍卫税,关注税,拥抱良税,拒绝恶税,积极参与和推进税制改革,也就等于我们在捍卫自己的尊严,为自己的尊严免于受损在未雨绸缪。

 

而且,就税是国民与国家之间就公共产品交换价款缔结、履行契约的活动而言,国民交税,就是为了从政府那里交换到高性价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因此,凡是能交换到高性价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也就意味着,每个国民的尊严会得到相应的保障。反之,便可能使国民的尊严受损。



 

毋庸讳言,关注税,重点要关注“用税”的方向与质量,即用税的最高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谁是税款最终的真正的受益者,以及用税权如果失责,谁来问责等等大问题。

 

但就税权是保障征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正交换的前提而言,则应重点关注税权的民意基础、税权的合法性这一根本问题。因为,权利是权力保障下的利益索取,义务是权力保障下的利益奉献。权力不合法,民意基础就不广泛、不坚实,也就不能保障征纳税人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公正交换。逻辑上,也就意味着每个纳税人、每个国民的尊严缺乏有力有效的保障前提。

 

最后,就税权是一种迫使被管理者——纳税人,也包括征税人——不得不服从的力量而言,如果没有被管理者特别是纳税人的同意,税权就仅仅是一种强力,便无关乎权利与义务,也就无关乎纳税人的尊严。可见,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闭环式”监控的话,税权就可能异化成为侵害每个纳税人、每个国民尊严的重要手段。因为,正如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所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税权亦然。无疑,税权需要纳税人同意机制,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制衡的制度与机制。

 

因此,请不要不假思索地以为:税与你的尊严一点关系都没有。


事实上,税是你的尊严“晴雨表”与保护神。透过税之优劣,不仅可以大致预知你当下或未来的尊严状态。而且,税的优劣,本就直接关涉你的尊严。

 

无尊严地活着,状如行尸走肉。税与人的尊严紧密相关,了解税,关注税,思考税,追求良税,应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生活方式,生死相伴,不弃不离。


(作者:姚轩鸽,编辑:李大白、张宁;文中图片皆系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系腾讯思享会独家约稿,其它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文章


姚轩鸽:你“税痛”吗?刨刨中国“税痛”的老根

姚轩鸽:中国纳税人处于“植物人”状态

姚轩鸽:政府“节流”的可能性与极限

姚轩鸽:对政府税外“开源”的猜想

姚轩鸽喊话楼继伟:免征额≠起征点,个税改革需要敬畏常识


作者简介



姚轩鸽,财税伦理学者。现就职西安市国家税务局,任西安市税务学会副秘书长。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同时被广州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聘为客座教授或研究员。已出版专著《困惑与观照:伦理文化的现代解读》《拒绝堕落:中国道德问题现场批判》《税道苍黄:中国税收治理系统误差现场报告》等。主要研究方向:财税伦理学、伦理学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问题。


栏目简介



厚重、深远、兼容,秉持专业主义标准,汇集精英独到见解,让深刻平易近人。




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其它媒体不得转载。欢迎朋友们转发本文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关注我们,可在微信里搜索ThinkerBig添加公众号,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订阅。微信公众号已开放置顶功能,欢迎您在本号设置页面里打开置顶开关。新增搜索关键词:闻一、毕竞悦、丁学良、邢悦、萧功秦,欢迎微信后台留言搜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