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爸爸去哪儿4》渲染3岁女童和成年男演员“感情戏”,我们真的想多了?
今日大案:
【头条】深度丨习近平: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胡耀邦同志
【二条】破解执行难丨透视全国法院逾千件“官员失信”案的背后
【三条】冯兴元:竞争政策才是最好的产业政策
【四条】关注丨《爸爸去哪儿4》渲染3岁女童和成年男演员“感情戏”,我们真的想多了?
作者:孙莹,央广记者
主持人:陈亮、张蕾 编辑:崔天奇
来源:新闻纵横
本文经作者授权大案发布
【作者按】
有朋友认为质疑该节目太矫情,应该善意看待,但您的善意不代表犯罪分子善意,我们不怀疑董力和阿拉蕾的善意,但是要正视误导的伤害……稍有责任感的父亲,能接受一个成年男人让你的女儿叫他爸爸,跟他一起吃住,洗澡,同睡吗?有多少性侵幼童犯罪是这样发生的?——陌生男子对小女孩说,我给你好吃的,我来保护你,我们是假爸爸和女儿,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我不觉得矫情,这种节目必须禁止?!它不是真正的亲子节目!教一个没有孩子,甚至没结婚,以后还不知道结不结婚,有没有孩子的人做爸爸,是成人幼稚的愿望,想过对孩子的影响吗?我做这个节目,不仅是因为我是名记者,更因为我是一位母亲。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专家。宋英辉教授感冒了,强忍着咳嗽强调他的观点:“任何有可能将儿童置于危险境地的事都要千方百计去避免!”王英检察官用她特有的沙哑嗓音告诉我们:“用食物,关爱拉近关系,熟人性侵幼童的案例比比皆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孙雪梅,作为女童保护的发起人之一,疾呼“临时父女模糊的界线会误导孩子,我们千方百计教孩子的那些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全让这个节目否了!”长期从事未成年保护宣讲的郑子殷律师断喝:“媒体监督不是什么淫者自淫!”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强调“不要拿儿童做游戏!”人性是很复杂的,不知道哪个点会触发那根邪恶的神经,我们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去防范,防止悲剧的发生。我们不是杞人忧天。
我们经常说“童言无忌”,儿童纯真的语言、情感表达方式,往往会触动人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但是,相关的娱乐节目也容易忽视对儿童的特殊保护。此前,一度火爆电视屏幕的各档亲子真人秀节目,就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未成年人个人隐私保护、节目过于娱乐化、商业化,以及误导未成年人价值观等问题的担忧。今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下发通知明文规定,“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
近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4》重新通过网络平台播放,而与以往参与节目的只是明星及其亲生孩子不同,这次加入了由明星和普通家庭儿童组成的临时父子、父女组合。其中,国家击剑运动员董力和阿拉蕾组成的临时“父女”走红网络,被大量粉丝、网友追捧。然而,节目对于这对临时父女组合的呈现,也在网络上引发了诸多争议。
最近几天,公益组织“女童保护”以及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司法人员、法律专家通过多种渠道,对节目发出质疑,强调这类节目的播出将模糊社会儿童对成年男子与女童界限的认知,不利于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
在节目中,年仅3岁的阿拉蕾对董力说:“长大要嫁给你”,洗完澡后穿着董力的衣服,董力在节目中向阿拉蕾索吻、帮其脱衣、共睡一张床等内容……
这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王英看来,都有很强的误导作用。
“女童保护”发起人之一孙雪梅分析:
孙雪梅说,教育部门、公益组织、司法人员千方百计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而这类节目却会让孩子们产生模糊的认识。
对未成年心理有深入研究的王英检察官强调,3到6岁是人性发育的第一个高峰。
“女童保护”基金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儿童案例0.95起,而有数据表明,被曝光的案例与实际发生案例的比例是1:7,80%是熟人作案。王英认为,节目最大的误导是让儿童对所谓“熟人”失去防范意识。
图: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官方微博称,在目前节目组和董力本人的导向下,这对所谓“父女CP”正在异化成披着羊皮的“情侣CP”,在主流网站上这样的文章比比皆是
正当一些网友和粉丝热捧节目中的“情侣CP”,指责公益组织、司法人员小题大做、大惊小怪的时候,网上已经有了一些言论、图片与解读,表明有些内容、宣传成了恋童幻想素材。广东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子殷分析:
《爸爸去哪4》官微回应:“单纯的总是美好的”(如下图),但是四川成都金牛区检察院检察官江晶撰文指出,从节目中可以看出,阿拉蕾的安全意识里已经有了基本行为准则,不能一个人出门,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等等,但是节目中,却让阿拉蕾喊陌生人爸爸,接受好吃的就亲吻这个“临时爸爸”,并在他的呵护下允许他为自己洗澡、换衣服、睡在一张床上……这些完全违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宋英辉教授强调,成人社会的责任是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教会他们与陌生成年人,特别是异性相处应该怎么做。
或许这只是一档综艺娱乐节目,然而在涉及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上,再谨慎也不为过。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呼吁:“请不要拿儿童做游戏!”她认为,孩子因为幼小,其心灵更要小心呵护,一旦引入歧途,可能需要矫正与治疗,甚至会造成终身的困扰。而有媒体指出,希望这场激烈的讨论能够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能为今后电视节目绷紧一根儿童保护的弦。
昨日大案:
【头条】搜狐·锐言 | 马光远:中国企业税负被指接近"死亡税率" 企业靠逃税求生
【四条】聚焦“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京举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热文《马光远:“死亡税率”下中国企业能活下来已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