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叹世人凉薄,只为符号杀戮符号——评某地枪击案 | 熊培云

2017-01-05 Xiong Peiyun 大案


今日大案:

【头条】大案原创 • 啥是玩具啥是枪 | 法院拍卖、警察犯事、法官申诉有感

【二条】呼声丨关于呼吁北京市教委统一安装新风系统的提议

【三条】时政观察丨茅于轼:谣言背后的真相

【四条】我叹世人凉薄,只为符号杀戮符号——评某地枪击案 | 熊培云




作者:熊培云

来源:理想国 1月4日

连日来一直在关注天津赵春华的玩具枪案。没想到玩具枪大量被抓后,真枪表示不服。

 

2017年1月4日上午,在四川攀枝花会展中心发生了一起真实的枪击案件。枪手是攀枝花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忠恕,他在会展中心枪击了张剡书记和李建勤市长后逃走,并在抓捕过程中自杀身亡。

 

一个可怜人,不知道为何走上了绝路。由于两位被枪击者转危为安,网上有一些报复性话语开始广为流传。有人责备陈忠恕“枪法太差”。言下之意,张剡、李建勤该杀。

 

绝大多数人与张李二人素无冤仇,二位被诅咒“不得好死”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官员身份。如果只是面对两个活生生的人,我相信为开枪叫好者也并非真心希望两人去死。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我在大学课堂常给学生推荐阿马蒂亚•森的书《身份与暴力》。答案其实就在这本书里。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暴力,是基于单一身份认同。

 

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身份认同。它不仅会给人一种共同体的幻觉,也是人类生活丰富性与友情的源泉。然而阿马蒂亚•森同样看到,“坚持人类身份毫无选择的单一性,哪怕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观念,不仅会大大削减我们丰富的人性,而且也使这个世界处于一种一触即发的状态,因为单一的别无选择的身份认同同样会杀人”。

 

关于这一点,可以援引的事例实在太多。国外有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当那些黑人被告知自己是胡图人,而且“我们憎恨图西人”的时候,“无知的民众实际上是被套上了单一而且好斗的身份,由熟练的刽子手带领着酿造了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至于中国,远者有革命时代的惨烈,近者有时事新闻中的血腥。2010年3月23日,郑民生在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杀死8名小学生。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知道郑民生恨令智昏。然而,面对如此悲剧,有人仍坚持认为郑民生此举系“弱者”的无奈反抗,而这些官家和富家的孩子并非无辜,因为他们一出生即有“原罪”,既然享有父辈依靠特权占有的更多社会资源,就应该承受更大的社会风险。当郑民生冲进幼儿园的时候,“官二代”、“富二代”成了这些孩子单一的、别无选择的负性身份。正是这些标签,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人爱自我标榜,也爱给别人贴标签,喜欢以局部代替整体。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标示一件物品,通常是为了增加其辨识度。然而,当我们将某个人贴上一个负面的标签,并且将其简化为唯一身份的时候,暴力便已经在酝酿。因为别无选择的单一身份抹杀了人的多元群体特征与多重忠诚。当年地主被杀,是因为他是“十恶不赦的地主”,在他被赋予这个单一身份时,他不再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同样,当很多人声嘶力竭地要求处死药家鑫时,他也只有一个身份,即“军二代家的杀人犯”,“药不死则正义死”。

 

在许多人那里,这些走到时代风口浪尖的人物被符号化了。这种符号化首先是将一个人变成他者,将他从原本所属的丰富的群体里区别开来。在这个物化与隔离的过程中,原来有血有肉的人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被限定的物和意义,一个符号。杀一个人时世人常有恻隐之心,而消灭一个符号就像是推倒路边的一个雕像,它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快感。

 

更隐秘的激情是,有人将从这场符号之战中获利。以攀枝花枪击案为例,在新闻当事人与叫好者之间建立起某种利害关系,不是别的,恰恰是符号化。当枪击发生后,陈忠恕变成了反叛者,而张剡、李建勤变成了压迫者。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民众相信“官员没一个是好东西”,他们会将这起枪击事件理解为“黑吃黑”。无论是反叛者枪击压迫者,还是官员群体“黑吃黑”,这些都会给叫好者带来某种生理上的愉悦。符号成为一种连接,它让叫好者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反抗,看到了身边的黑势力遭受了压制或者报应。

 

我不清楚陈忠恕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冤屈,以至于他要以当众杀人的方式来进行报复。事后的社会反应可以看到今日中国社会的怨憎之气是如何炽烈。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谈到过,中国最严重的不是缺少公民教育,而是人的教育。国家与社会的和解,最终都要回到人本身。一个社会,面对经年累月的不公平与非正义,如果没有基本的愤怒与憎恨,自然不正常。但若是只剩下愤怒与憎恨,甚而发展为一个戾气弥漫的互害型社会,将正义的诉求扭曲为一种以血还血的报复、仇恨的宣泄,乃至殃及无辜,只能说这个社会既失去了爱的能力,也失去了就事论事的能力。

 

而以我对中国社会的观察,缺少就事论事的能力也是这个国家许多悲剧的根源。而这背后同样有符号化的鬼魅。比如说街头运动,在功能正常的国家,它本是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对话,其最容易失控或变形的也是不就事论事。政府不就事论事,就会上纲上线,找敌对分子,反抓了有良知勇气的人。而社会不就事论事,容易拔高意义,偏离当地民众的现实诉求,结果是变相鼓励他人无谓地牺牲。

 

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困厄,我能理解许多民众的反对派立场,我也因此时常投身其中。让我常常感到不安的是在这个社会杀人总是被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理解。以前民间有胡文海、马加爵、杨佳、贾敬龙……而现在官场又添陈忠恕。一个为杀人叫好的社会终究是一个可怕的社会,这意味着在多数人的观念里人皆可杀,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炽热的快意平生后面藏着一种凉薄。那里没有人与人的战争,有的只是符号杀戮符号。

 

真正要消灭的是时代的危机,而不是同时代的人。不要简单地在社会或者政府内部寻找可以消灭的敌人。中国若要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进步,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的命运本身。

 

今天借攀枝花官场枪击案,我着重谈到了符号化过程中的去人性化问题。在此我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符号的价值,因为语言的贫乏,我也时常不得不借助符号或者隐喻来完成思考。然而我更看到一种危险,在寻求正义的路上,符号抵达的地方也常常是理智崩溃的地方。





攀枝花市国土局长枪击市委书记,书记秘书:伤势不重问题不大


来源:澎湃新闻 2017-01-04 


2017年1月4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发生枪击事件,市委书记张剡被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忠恕用枪击伤。


1月4日中午,张剡的秘书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确认这一消息称,市委书记张剡伤势不重,只是皮外伤。具体情况,当地选择部门正在准备新闻稿,随后将会发布。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一位负责人也向澎湃新闻确认,目前张剡在该院治疗,但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市委保健办。


简历显示,1962年生的张剡是四川德阳人,2006年12月开始任攀枝花市委副书记,此前他是四川遂宁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2015年6月,张剡升任攀枝花市委书记。


陈忠恕系四川自贡人,与张剡同龄,1990年12月开始在攀枝花市纪检监察系统任职,先后任市监察局干部,市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二室副主任,市纪委监察局行政监察、纪检监察一室副主任。2001年4月开始,陈忠恕先后任攀枝花市米易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2005年3月,陈忠恕再次回到攀枝花,先后任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东区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党组书记。


攀枝花市委书记市长遭枪击 嫌疑人曾获国土系统先进个人


记者:贾华杰

来源:财新网2017年01月04日


2017年1月4日,多位消息人士对财新记者证实,今日上午11时前后,四川省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市长李建勤在攀枝花宾馆一会议现场受到枪击,目前仍在抢救中。


消息人士称,开枪者疑为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忠恕,凶手随后在攀枝花宾馆临近的会展中心底层开枪自杀。


中午13时许,财新记者拨打了市委书记张剡的手机。一位人士在接通张剡手机电话后对财新记者表示,“书记仍在医院手术室抢救,更多的情况需要联系采访当地宣传部。”

  

截至发稿,财新记者未能联系到攀枝花官方对此事给予置评。川报观察从攀枝花市新闻办获悉,张剡、李建勤两人受伤送往医院救治,目前无生命危险。

  

据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显示,2015年9月,陈忠恕曾被表彰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先进个人”。


昨日大案:

【二条】突发丨攀枝花市委书记市长遭枪击 嫌疑人曾获国土系统先进个人

【三条】锐言丨郝铁川: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官

【四条】洗冤丨聂树斌案因何能平反?三个关键亲历者告诉你真相



促进
法治
推动
公益
洞悉
法律
品读
大案
大案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哟~!

主编:李轩

投稿合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热文《锐言丨郝铁川: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