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隆平儿子接棒,继续“袁梦计划”!

华声 2021-07-04



距离袁隆平院士逝世将近一个月,袁隆平儿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已继承衣钵,北上内蒙古,继续“袁梦计划”。



助力“袁梦”,“一中心一基地”落户内蒙古

6月18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以下简称“一中心一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揭牌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副主任袁定阳出席揭牌仪式。

据悉,“一中心一基地”成立后,将着力开展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等国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新品种育成审定、新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步伐,实现种业自主创新,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

齐绍武介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加大支持力度,长期派驻专家组,开放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学术培训交流,共同开展水稻多领域科研攻关,为“一中心一基地”提供前沿技术支撑、理论研究支撑、人才培养支撑和协同创新支撑。

袁定阳表示,研究中心将借助“一中心一基地”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规划的“袁梦计划”,力争3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培育兴安盟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实现兴安盟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3年达到20万亩。

2020年1月13日,袁隆平在三亚发布“袁梦计划”,在盐碱地上种水稻。这一技术既可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又可为沙漠地区的人口解决口粮问题,并实现种植户收入翻番。

因为兴趣,他从小追随父亲的脚步

袁定阳出生于1970年,是袁隆平院士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就表现出了对农业的浓厚兴趣。父子二人一起走过了无数稻田,踩出了一条又一条泥水和汗水铺就的道路。

由于受父亲影响,袁定阳从小对“水稻事业”感兴趣,幼时的他便经常成为父亲的“小跟班”,经常跟着父亲在水稻田中玩耍,喜欢观察水稻的性状、寻找不同的样本。也正因对“水稻事业”的热爱,1990年,袁定阳考入广西农业大学农业专业,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农学研究之路。正是在这段时间,通过比较国内外农业研究的不同方法,他对水稻育种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1994年本科毕业后,袁定阳决定将四年的理论学习付诸于工作实践中,他毅然决定进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父亲袁隆平院士成为了“同事”。

“袁隆平的儿子,能做成什么样?”在父亲的光环下,袁定阳备感压力。为了能够在杂交水稻的路上走得更远,袁定阳决定继续深造,1996年,袁定阳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学专业攻读硕士;1999年,他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研究分子生物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的袁定阳加入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正式开始了对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工作。

从1994年至今,袁定阳投身于研究杂交水稻已经有二十余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袁定阳已成为了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科研成果颇丰,在“袁梦”路上越走越远。

因稻结缘,他们是科研路上“夫妻档”

在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下,袁定阳与稻田结缘,也在田野上收获了与妻子段美娟的爱情。

1997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段美娟来到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想要应聘成为一名杂交水稻研究团队的一员。而当时负责审查的正是袁隆平院士,袁隆平先生虽对她的简历非常满意,但思来想去,还是拒绝了她,理由很简单,农学研究是一个“苦差事”,经常需要下田,风吹日晒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过于辛苦了。

可没想到,为了争取到袁隆平院士的支持,段美娟和袁隆平院士定下了“五年之约”——五年稻田野外实践。袁隆平感动于段美娟的决心,于是便同意留下她。段美娟也果真如自己所说,勤勤恳恳、坚持扎根在田野,甚至连吃住都在试验基地。随后,段美娟还参加了袁定阳分子育种的研究课题,其工作大大推动了杂交水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而后,两人还一同开展了对C4型杂交水稻的研究。

常年一起工作,让志同道合的两个年轻人互生好感,并最终结为夫妻,成为了科研道路上一起前进的“夫妻档”。

数十年如一日,袁定阳和段美娟夫妇始终都在杂交水稻领域深耕。在两人的努力下,杂交水稻分子育种研究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两人正不断地向父亲的“禾下乘凉梦”迈进。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杨斯涵 黄京  莫芷盈
编辑:周培

大家都在看

全天候接种!节假日不休息
矮寨到十八洞开通旅游公交专线
最多一天接待30个高考生!毕业生季,理发店的tony老师很忙

提供新闻线索请加QQ:2084559279

视频报料微信:hszxwe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