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挺福:高校外迁、更名潮下,如何选择院校?

2016-12-22 梁挺福 圣达信升学规划研究中心

      2016年年初,一则关于北京多所高校将迁往河北的消息火了。结果接二连三地被几所涉及的高校以不同形式否认,一场外迁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


  不过,2016年12月16日北京官方指出: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本科教育功能将整体迁出。迁哪儿?没详细说。不过外迁,设立分校区已是既定事实。


  相信很多还未迈进象牙塔的学子对于大学生活的想象是这样的:自己的大学肯定在处这座城市里繁华的地段。白天,和师哥师姐在图书馆里,在大树下取经交流;夜幕降临,约一众好友一起去看风景吃宵夜;周末则穿梭于城市的博物馆、文化馆等地汲取知识养分。生活美得几乎不能再美。然而,大学报到当天发现自己置身于这座城市的几环之外甚至是村儿里时,相信很多学子的内心会是无比失落、无比崩溃。曾有网友调侃:在北京,学校住在5环外是一种什么体验?神回答:睡觉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有可能翻个身,就会收到一条短信:“欢迎来到河北,优惠订购机票酒店请拨打……郊区的大学生活最最悲催的莫过于:出门打黑车,购物靠快递。周围啥都没有,只有快递和黑车。

 

 

  理想中的象牙塔生活面目全非,原汁原味的高等教育貌合神离。追根溯源,高校名目繁多的分校区首当其冲。2016年年初,一则关于北京多所高校将迁往河北的消息火了。结果接二连三地被几所涉及的高校以不同形式否认,一场外迁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抛开消息的真实性,其实高校设立各种分校区已是既定事实,这些分校区也算的上另一种形式的“外迁”吧。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校区)……放眼望去,村儿里的大学还真是不少。这些分校区多少还可以接受,孩子们在乡下待段时间还是有机会回到城里的校本部继续学习的。像作为中国政法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国政法大学,基本上本科生都在昌平就读,研究生院在海淀区蓟门桥边。中央财经大学也有将其沙河校区作为校本部的规划和打算。这种校本部完全在郊区也就意味着大学四年都要在村里死磕了。当然还有一种校本部和分校区分居两地,相隔数千里的存在形式: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和烟台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和威海校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和苏州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和威海校区)、山东大学(济南和威海校区)、山东科技大学(泰安和青岛校区)、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和日照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和宣城校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和盘锦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和沙河校区)……这种异地办学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师职工的精力,更是考验其学术氛围和教学质量能否切实得到保障。

 

 

      在一切都求新求变的时代,原汁原味已然成为一种奢侈品。原汁原味的高等教育更是难以寻觅。如今,几乎每一所大学里都驻扎一支拆迁部队,“破旧立新”,大兴土木,样样精通;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曾掀起一股“更名潮”或“合并潮”,设立分校区的热情更是从来没有丝毫消退。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的那句传颂至今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仅要有高楼,更要有大师。大学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高大的图书馆、先进的实验室和一大堆数字指标上。大学的文化更体现在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教授身上,以及积极向上、具有责任感的学生身上。现在能轻易找到这种大学精神吗?现在在大学里恐怕都难以找到一颗棵见证高校历史变迁与文化底蕴的大树呢。

 

 

       现实中,老梁也曾遇到了不少大学生和家长,悔于当初选择去大学新城就读大学,原因在于:在那里找不到就读大学时氛围、底蕴、人文和历史沧桑。这个有点像名人故居或历史古迹一样,离开遗址,事物已经不能原汁原味了。老梁当年在北大读书时,最喜欢去逛图书馆,不仅仅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更是因为在那里聚集着全校各院系的学霸,他们中有本科生,有硕士生,还有博士生;那里也有各种珍贵,平常难以借到的书籍。在这种浓浓的学习环境里,求知欲自然迸发,北大图书馆带给老梁的正是那种求知若渴的情结。现在各种各样的分校区,虽然也有高大的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已然物是人非。在那里,你能看到的只是同龄人,眼界与视野自然会受影响。甚至有的高校连图书馆到没建好。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一些高校采访时发现,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从7年前开始就有本科生入住,直到2016年图书馆才建成。至今这个新校区的图书馆还未建成,只有一个位于半地下的简易图书室。图书馆明显“缺位”的部分高校,他们或因工程规划晚于学校其他建筑硬件,或装修日久难以启用,以致出现了“没有正式图书馆的大学”的怪现象。这些分校区连图书馆这样的硬件都无法保障,师资队伍更是难以想象,何谈学术氛围与环境?

 

 

      老梁曾经在2010年写过一篇文章《不妨以‘有色’的眼光看中财》,主要的内容是说中财的本科教育在2009年差不多全部迁往新校区郊区昌平沙河会严重影响的招生,而在北京央财的招生宿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却有着她的优势,她的学生都在校本部上学,学生享受着原汁原味的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等优质资源。

  

何为原汁原味的大学教育?在老梁看来,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校名本是一个学校历史积淀的证据与体现,频繁改名一定会冲淡学校本身的历史底蕴。再看今日之高校,更名之风不亚于社会上的整容之风,为迎合大众审美而不惜开刀磨骨,注射玻尿酸。迄今为止,有9所左右高校逾百年而未曾更名: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中山、武大、山大、川大、山西大学。相关统计,在全国近1500所公办高校中,过去20年,有将近一半改过名字。寻常百姓都不可能频繁的更名换姓,更何况人才的摇篮高等的学府。关于高校更名的弊端,可详见老梁《高校更名潮的背后驱动:发展靠刷颜值?》一文。愿高校能早日回归教育的本源:重育人而轻更名。


2、未曾设立分校区。如今要找到未设分校区的高校真是一件难为人的事情。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灵魂。名校、良师、骄子云集,人文氛围浓厚,创新潜能巨大,对城市而言,的确算得上宝贵的智力资源。反过来,这些又会正向影响高校与学子。高校设立分校区或是因为生源大而空间不足,遭遇“僧多粥少”的尴尬;或是因为教室、宿舍等硬件条件太差,亟需改善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理解。关键是在将学生往外“赶”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配套设计,以保障学术氛围与学习环境为优先。


3、未曾合并其它院校。对于高校合并,也并非一刀切的全是坏处,有的高校的确因合并而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把一墙之隔的中国金融学院并入囊中,使其金融学科实力大大增强,校园面积大大提升,是一次软实力和硬实力非常成功的“加法”合并。也有高校因合并而成为形式上的“巨无霸”,比如吉林大学,合并近十个院校,校园就是整个长春市,同是吉大的一届学生,大学四年间见不到一两次面。因此,需要广大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擦亮眼睛,仔细挑选。


4、不会因政策缘故而搬离校本部,到外省办学和招生。高校乃人文聚集之处,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文化底蕴绝非易事。所谓“百年树人”,一座高校,正是一株百年大树,轻易移植难免有所水土不服,也难免会破坏它本来的根系,以至枯萎。或许,高校外迁,自有其理,比如解决高校自身发展空间局限问题,推动地区协同发展。但是,可外迁的机构很多,高校不一定是那个必须让路者。


      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承担重要文化教育功能的大学外迁呢,那么首都北京还会是那个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吗?没有历史街区的城市没有文化,没有底蕴大学的首都则没有气场,这个值得我们深思!


      而今就读原汁原味的大学教育已经是一件奢侈品。尽管如此,老梁还是建议未来的大学学子,上大学,优先考虑那些没有新校区,没有分校区,不在大学城的大学。对于更名与合并的高校,一定要摸清高校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甄选适合自己发展的高校。


    读大学,努力去原汁原味的大学,听老梁的,没错!



 自主招生报名已经开始了,那些孩子适合申请自主招生?那些学校初审通过率高?一起来听圣达信专家怎么说的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57ngo9g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更多梁老师原创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