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杂志主编到腾讯云副总裁 | 一个职场女性10年间的蜕变

2017-04-11 人物 勺海市场研究

很难想象,在这个几乎由男性主导的互联网IT行业的大环境下,曾佳欣作为一名女性在腾讯这家互联网巨头公司拼杀了整整十年。从杂志主编,到腾讯云副总裁,这十年间曾佳欣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


作者|宋长乐

转自|36氪


自2007年加入腾讯,她陆续负责QQ秀、QQ空间等公司核心产品的内容运营和市场管理,如今已经成为被马化腾频频站台,并认为是腾讯下一个增长级业务“腾讯云”的副总裁。


进入腾讯之前,曾佳欣曾是典型的传统媒体人,在国内一线杂志担任主编一职。


从杂志主编,到负责QQ秀、QQ空间、腾讯社交平台,再到腾讯云副总裁。十年间,这些印记在曾佳欣身上的标签,诠释的不仅仅是个人一次又一次转身,更是见证了互联网发展波澜壮阔的十年,这同时也是腾讯最具代表性的十年。


十年前,一位传统媒体人走进互联网企业

2007年,iPhone一代正式发布,开启了智能手机新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因为智能手机的推陈出新也迅速加快。也恰恰是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驱使深处传统纸媒的曾佳欣开始谋变。


2006年之前曾佳欣一直在传统媒体工作,从2006年开始,她发现以往的工作方式开始发生转变。


“以前做杂志选题,更多是看外国媒体刊物,然后做本地化延展。但从2006年之后,做选题会优先选择在互联网上找素材,互联网信息急剧膨胀,人们对互联网信息开始越来越依赖了,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一定要到互联网看看。”曾佳欣说。


在传统媒体工作期间,她感受到两个突出的特点:传统媒体在选题和内容上有深度性,其次是在传播上,传统媒体是B2C的方式。而互联网正在开始打破这里的边界,在内容上更加快速和广泛,在传播方式上,UGC已然开始兴起。


如何拥抱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并且快速跟进,是当时曾佳欣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


很快,当转战互联网公司的机会来临之时,曾佳欣选择了参与进去。当时,一些她身边的不少人均表示很惊讶,事实上就连曾佳欣自己还是有些许挣扎。


挣扎的核心在于:互联网彼时不过刚起步,尤其是媒体的形态,就相当于搬运工的角色。而纸媒已经形成一套相当成熟的模式,干嘛不在舒适区待着。


但在曾佳欣眼中,如果去了互联网,以后就有机会成为互联网专家,继续停留在纸媒可能会面临淘汰和再次寻找机会。于是,在面对身边人的质疑时,曾佳欣说了这样一句话:


“今天不去互联网,未来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如果把我们的视角转向2007年,当时3G时代刚来临,电子商务进入“应用为王”阶段,腾讯的市值也不过100亿美元,纸煤依然是最流行的传播渠道。


事实上,曾佳欣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在十年后的今天应验了。大量的案例证明,面临新的媒体形态冲击,纸媒的转型路可谓步履维艰,停刊倒闭的不在少数,媒体人何去何从也一度成为焦点话题。


从纸媒走入互联网,对于曾佳欣来说,是一次职场的转折点,对于腾讯来说,2007年被内部认为是二次创业的开始,当时的目标是要打造在线生活一站式平台。事实上,早在2005年的时候,马化腾就表示:腾讯要打造出一个“在线生活”的新模式。


于是,就在这样一个节点,一位媒体人,机缘巧合的走进了一家巨头公司的大门。


一个纸媒出身的人,凭什么谈互联网打法?

曾佳欣进入腾讯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加入正处于下滑期的QQ秀团队,QQ秀这款产品最早出现在QQ2000版本,一度吸引了40%的QQ用户安装和使用,并且给腾讯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爆发之后,2007年由于受到各种互联网娱乐和游戏产品的冲击,QQ秀单一化的形态开始被碎片化割裂,无论是从产品设计和理念、甚至营销方式都必须找到新的价值点,如何持续获取新增用户并给集团带来营收?


不过,对于一个传统媒体人来说,曾佳欣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适应互联网公司的节奏和氛围,甚至更进一步的说,一个互联网公司都没待过的人,凭什么谈互联网玩法?


“开始就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听不懂他们的语言和做事逻辑,确实挺郁闷。到办公室,看到大片的人坐在那里,一人一台电脑,就像一个大网吧,是很不适应的。因为在媒体没那么多人,环境也比较好,工作方式更是存在差异,沟通时用的词汇都不一样”,曾佳欣如此描述初入腾讯时的场景。


但是曾佳欣很快就队暗下决心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算前面有一座大山,即便第一次把自己拌倒了,也一定要跨过去。


四个月后,曾佳欣就提出“打造QQ秀的第二个春天”这样一个口号,旋即招来内部的质疑:QQ秀还会有春天吗?凭什么有机会再扭转?


曾佳欣当时的做法是赋予QQ秀个性化和时尚基因,为QQ秀定位为“在线时尚虚拟平台”,通过内容运营的方式赋于这些虚拟物品更好的附加值:


  1. 打造QQ秀2.0时尚版Flash,让QQ秀身上所有的部件都可拆开,再重新根据个人的喜好DIY;

  2. 让QQ秀跟真实的时尚相结合,与跟伦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等建立合作,让用户第一时间体验潮流和时尚的走向。


在曾佳欣所著的《赋能:互联网+跨界运营与融合实践》一书中曾对这段经历有详细描述,但总而言之,互联网的产品团队和运营团队关心的是速度,追求产品的快速上线,曾佳欣采用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打法,即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也是腾讯内部普遍适用的产品法则。


曾佳欣与吴晓波,讨论新书《赋能:互联网+跨界运营与融合实践》。


就这样,QQ秀从2007年的低谷期,经历2008年的调整,开始起死回生,2009年回转反弹,2010年大幅上升,之后创出了超过之前6倍的业绩。


也正是在2010年,赶在QQ空间上线5周年,曾佳欣在腾讯内部的二次转型开始了,从QQ秀转而负责QQ空间和开放平台的相关工作,相对于QQ秀专注商务、内容和品牌,这次曾佳欣着手去做大社交平台的市场。


在面临中国社交网站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信息,腾讯不得不主动求变,制定了开放战略。这也可以理解为何曾佳欣用了大半年时间运作QQ互联,把账号体系植入到第三方平台,为跨入巨头搭台、小公司唱戏的新时代建立了基础。


也正因此,社交平台部的发展从单一的小窝形态,逐步变成一个大社交平台。


事实上,在2011年时QQ空间就已经定位于一个平台,向第三发软件开放接口,做分发和导流,同年广点通上线,QQ空间的营收模式从单纯的增值服务转变成增值服务、平台分成、广告三种业务。


曾佳欣负责QQ空间时,有几个典型的营销案例不得不提:


1、“QQ空间人物志”系列,以人物为切入点,推出了《回家》、《镜头之外》等系列视频,聚焦人物最朴实的情感刚需,半年总播放量超过 1 亿 5 千万。;

2、2013 年 7 月,小米公司首款红米手机在 QQ 空间独家首发,1 分 30 秒内 10 万台全部售罄, 小米的 QQ 认证空间粉丝从 100 万增至 1000 万......


“如果说QQ秀和QQ空间,这两个台阶算是一只脚迈进互联网,因为它至少和原来时尚杂志生活化的业务有关联”,曾佳欣如此总结这段经历。


然而当做了腾讯云服务副总裁之后,曾佳欣才真正进入到互联网的核心领域,因为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行业,而且是从TO C到TO B的跨越。


从To C跨入To B,考验的是对中国商业的理解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当时老板就直接让过去做云”。


最初在成立腾讯云部门的时候,曾佳欣是一边做着QQ空间的事情,同时兼职腾讯云的工作。


“有段时间很分裂,上午可能参加发改委关于云的策略大会,下午可能就在参加QQ空间联合举办的一个电影首映式”,曾佳欣表示。


这样的“兼职工作”状态,大概持续了三年之久,直到2015年曾佳欣才全岗到腾讯云业务,正式负责腾讯云的商业运营、品牌推广及渠道建设。


谈及腾讯云团队组建初期,曾佳欣透露最难的就是统一思想,因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办?


“老板坐在台上,让下面的员工提问题、吐槽,每个月一次,不断的吐槽我们”,


曾佳欣如此说道。而老板们则带着统一的信息,持续给员工Push,让员工跟领导在一条道上发奋地跑。


组建新团队、统一战略不是唯一的困扰,从To C跨跃到To B,曾佳欣也深知自己的个人短板:1、之前没有做过To B业务;2、对云相关的技术了解不多。而从商业层面来看,云计算作为虚拟化的服务形态,的确为向大众传播带来了难度,决策链和价值传递周期更长 。


针对以上质疑,曾佳欣认为,无论是To B还是To C,有很多方法论和经验都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关键要看你如何举一反三。“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她说。但是,在互联网时代,2B的玩法也不同于传统的方式,要敢于尝试去用2C的逆向思维来做2B。


曾佳欣在“腾讯云会客厅”录制现场

同时她还观察到,TO B业务就是做中国商业,要比TO C业务依赖对中国商业的理解和玩法去打仗。


“To B可不像TO C能做到一家独大,别人家就没有饭吃了。在TO B层面,行业非常大,业务根本做不完”,曾佳欣表示。


事实上,对于所服务的企业来说,他们各自对云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比如传统企业上云,就需要一个立体性的服务,不仅仅是前端的服务和教育,公司的CEO、CTO对云都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这其实也是为何腾讯云一直说自己要做第一梯队,而不是说谁第一,其他家就第二、第三,因为在TO B的业务,能服务好你的客户,盘子就足够大了。


“只要我们把行业的玩法摸得透,把资源投够,腾讯云绝对是第一梯队的,这个席位不可能缺了我们”,曾佳欣坚定的认为。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腾讯云已经拿下垂直领域诸如视频云和游戏云行业No.1的位置,同时也在探索更细分的金融云、工业云、教育云产生的新需求。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腾讯云在全球拥有24个服务节点,遍布五大洲,出海作为一个热门刚需,大量的业务需求也推动着腾讯云尽快完善海外版图。


马化腾、雷军都在关注的“教父”级人物Keso如此评论曾佳欣:腾讯云出了一招妙棋,让云计算的人做云市场不会有惊喜,但是你不一样,很难猜到接下来会打什么牌。


事实上,正如Keso描述的那样,曾佳欣是那种外表看起来很婉约甚至有些少女心,但在职场上,却懂得顺势而为,敢于正面迎接挑战的人。


以当下竞争激烈的云端之战为例,曾佳欣认为每天都是在打仗,但是很多时候打仗需要有更长远的目标。“虽然不必争一城一池,但又需要我们分毫必争,真要做到是挺不容易的。”说这话时,她面带微笑,内心有些纠结,也充满了坚定。


十年前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十年前从传统媒体离开,到如今担任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可以说是媒体人转型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2007年加入腾讯,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第二次转战QQ空间、开放平台恰恰是腾讯全面开放,内部号召第二次创业的开始;如今云服务已经被认为是水电煤的存在,曾佳欣已经身在其中。


谈及十年前去腾讯面试的场景,曾佳欣依然记忆犹新。背着自已一大堆发表的杂志,陆续见到了汤道生、吴宵光、刘炽平,也恰恰是当时这几位老板,让她下定决心放下舒适区,走进未知的互联网,走进腾讯。


曾佳欣在腾讯的十年,侧面也反衬出腾讯围绕社交核心的商海搏击史,从QQ到微信,再到征战游戏行业半边天,这家互联网巨头已经从十年前的100亿美元市值,突破了2000亿美元,一步步走向了开放的“大腾讯”战略。


但是如果要问曾佳欣个人这十年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内心强大了很多” ,她笑了笑说。


“十年前,算是一个外表理性其实内心很感性的文科女;十年之后,内心更加勇敢理性,外表却感性多了。这算是好事吧?” 她补充道。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