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获2019·脱贫攻坚篇】 脱贫攻坚中农大人的使命与担当

新疆农业大学官微 新疆农业大学 2021-12-05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新疆农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积极响应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号召,整合学校资源把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助农兴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农大人智慧和力量,为当地百姓的致富插上科技的翅膀,彰显了一所涉农高校的价值追求与使命担当。


这一年,我们选派195名优秀干部、专业教师肩负重托,奔赴阿瓦提县、于田县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和支教、内派工作;选派34名学生赴阿瓦提县“访惠聚”驻村点开展科技帮扶活动;选派57名农学院等学院实习生前往和田地区于田县33个深度贫困村,帮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工作;选派24名大学生志愿者到于田县参加暑期志愿活动;校领导先后31次到帮扶村调研并督促检查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项目扶贫 发挥科技扶贫引领支撑


建基地、作示范,帮助特色产业发展。年初,校领导多次到学校“访惠聚”驻村点和深度扶贫村调研和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执行科研项目和资金向驻村点、贫困村倾斜政策,增拨30万元作为扶贫专项资金,用于1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一般贫困村开展工作。整合学校资金176万元,组织农业科技示范类、科技推广与服务类、政策调研与咨询类等16个科研项目落地“访惠聚”驻村点,扶持当地产业发展。鼓励专家教授将科研项目聚焦脱贫攻攻坚一线,共计355万元的自治区农业推广红枣、香梨、核桃高产示范等项目先后落地“访惠聚”驻村点。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与阿瓦提县慕萨莱思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协助申报地理标识产品,牵头制定阿瓦提县慕萨莱思地理标识产品标准。


校党委书记谢树青(左一)与皮山县委书记冯武年共同为“新疆农业大学地方多胎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皮山县创新示范基地”揭牌(点击图片查看链接)


校长蒋平安参加新疆农业大学2019年“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科技计划”项目启动仪式(点击图片查看链接)


金秋十月,新疆“白浪滚滚”的各大棉田进入大面积采摘期。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秋马克村盐碱地棉花试验田,新疆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和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研究员对棉花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这里的棉田在施用了新疆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研发的一种改良调节剂和专用肥料后,每亩均产提高了8.8%,达到每亩370公斤,比往年棉花单产和周边棉田单产均有明显增加,成了高产“明星”棉田。秋马克村盐碱地棉花取得这一成果,得益于新疆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过程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颜安和团队进行的《南疆盐碱地棉花专业高效肥与改良调节剂》项目。


新疆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和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研究员对棉花进行了测产


学校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朱金芳副教授团队,开展特色中草药种植与开发技术集成示范,成功种植了驱虫斑鸠菊、毛菊苣、红花等11种特色中草药,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阿布力孜·吾斯曼教授主持的牛、羊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在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落地实施,目前牛羊高效繁殖育肥项目已让阿瓦提县的6个村的387户养殖户受益。


朱金芳副教授团队示范种植的红花喜获丰收


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依提帕克村村民阿里木·艾孜买提说:“新疆农业大学的老师们给我们开展了养殖技术培训,学到了这些技术以后,我们在家里自己配制饲料,羊和牛长得特别快,特别健康。”

谢树青对我校2019年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蒋平安(右一)调研代热亚博依村黑木耳种植基地


在今年全国第6个“扶贫日”,教育部公布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结果,由新疆农业大学科研管理处推选、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专家教师团队完成的《发挥技术优势 助力南疆饲草业发展》项目榜上有名,位列全国31个典型项目排名第五位,是新疆地方高校唯一入选项目。


(点击图片查看链接)


人才扶贫 发挥教育扶贫治本功效


学校注重发挥科技人才优势,为帮扶地区输送人才资源、开展人才培训,志智双扶,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今年,我校组织畜牧专家团队,在阿瓦提县召开“母牛高效繁殖技术推广现场会”,为550余名养殖户及畜牧养殖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邀请360名干部、专家专程或利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来到村民院落、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法律知识、种养殖技术培训讲座4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6万余人次。抓好国语教育工作,发挥新疆农业大学师生优势,由高年级大学生授课,举办村民夜校600场,提高干部国语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


新疆农业大学于田县农牧民培训工作站在于田县农牧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揭牌


“只有让农民掌握技术得到实惠,农民才能接受新技术,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新疆农业大学驻于田县喀尔克乡拜什托格拉克村第一书记助理、扶贫专干年轻的留日农学博士玉素甫江·玉素音,为了给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他不仅在村里举办了几场专题培训班,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节水节肥效果、投入成本以及增产增收效益,而且建立示范园让农民亲眼看见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效果。


玉素甫江·玉素音给农民普及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阿布力孜·吾斯曼教授的团队主要从事绵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肉羊品种改良等技术的研究,有着丰富的教学、科研和新疆绵羊养殖、繁育的实践经验。今年,针对依提帕克村的贫困户开展帮扶,团队对全村的142只扶贫生产母羊全部进行了人工授精,使母羊受孕率达到70%以上,产生效益5万余元。


阿布力孜·吾斯曼教授团队给贫困户生产母羊进行了人工授精


新疆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依提帕克村贫困户阿布迪尼亚孜·麦提托合提激动地说:“自从新疆农业大学工作队来到村里以后,他们将牛羊人工授精技术和红枣、核桃种植技术等都带到了我们村,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收入,今年农业大学的专家除了给村里的牛羊人工授精外,还给我们传授了牛羊的科学养殖、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知识,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


林学与园艺学院曾斌副教授现场演示红枣修剪技术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老师,为木耳种植技术培训班的学员讲解木耳种植技术,图文并茂的授课,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业扶贫 发挥稳定脱贫示范作用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就业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优势作用越来越突显。新疆农业大学精准摸排“访惠聚”驻村点和深度扶贫村富余劳动力个人特长、就业意向,针对性地提升就业技能,为转移就业打下前期基础。先后组织贫困村100余名村民到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务工,其中稳定就业80余人。挖掘工作队员和结亲干部社会资源,推荐550余名村民到区内外企业务工,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向外转移的同时,积极推进家门口就业创业,利用现有商业基础,振兴村巴扎集市,挖掘地域优势资源,进行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支持和鼓励贫困户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为残疾贫困户购置安装铁质商铺2个,解决创业初期资金投入大的问题。


学校为“访惠聚”驻村点转移就业人员发放生活用品


在新疆农业大学学生食堂稳定就业的托万克拜什艾日克村的务工代表阿依先木古丽·麦麦提激动地说:“感谢新疆农业大学和驻村工作队给我们这次到学校工作的机会,我们一定会珍惜工作机会,服从安排,努力工作。工作期间,好好学习国语,多存些钱回来孝敬父母,培养孩子,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期望,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吐逊江为参观者讲解“索克满休闲公社”


在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索克满村,新疆农业大学驻村“访惠聚”工作队依托湿地天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邀请新疆全景旅游规划院专家,规划设计了国家3A级景区“索克满休闲公社”,动员41户村民以自己的房产、果园等资产入股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在保留原民居的基础上,打造以少数民族风格为主的特色民宿,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目前,民宿可提供标准床位60张。


“访惠聚”工作队为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


新疆农业大学专家为贫困村村民提供小拱棚种植的全程技术指导


村民阿卜杜如苏力·吐尼亚孜听了索克满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吐逊江的建议后,率先在自家院里办起了民宿。“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我准备把房子好好收拾一下,争取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住宿,增加收入。”阿卜杜如苏力说。


这一年,新疆农业大学“访惠聚”驻村点和深度扶贫村干部教师始终把贫困户脱贫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中,殚精竭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心交流打成一片,在房前屋后和群众一起谋划脱贫良策,为贫困户寻找稳定的就业岗位,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夸赞,涌现了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他们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义无反顾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展现了农大人的责任和担当。2019年我校4名驻村队员被自治区授予“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记功奖”。


【收获2019·主题教育篇】初心植根于思想 使命落实在行动


【收获2019·育人篇】坚持立德树人 培育时代新人


【收获2019·科研篇】主动谋篇布局 聚力改革发展——2019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


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策划 : 校党委宣传部 

作者 : 杨森林

编辑:刘隆萱

审校:宣农

客服官微君:XJAU1952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