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刊700期!一起来见证!



编者按

翻看一张张泛黄的《新疆农业大学报》,就如同翻看学校历史,学校师生捡拾动物标本自制教具、迁往玛纳斯林场办学、八一农学院更名新疆农业大学、教育部学科评估优秀、校庆60周年、科研经费突破一亿元……700期报纸,十余万篇文章,不同的编辑、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语言风格,生动体现了学校“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真实客观地记录着农大人传承红色基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印记,铅字里记载着几代农大人无悔的奉献,也见证着农大发展的闪光历程。



700期


(左右滑动查看新疆农业大学校报)



700期第一版


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 本报编辑室


光阴荏苒,岁月流转。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新疆农业大学报》迎来了出刊700期。700期里,《新疆农业大学报》用文字记录着学校的发展,用照片珍藏着学校辉煌的记忆,形成了独特的办报风格。《新疆农业大学报》一直在时光中奔跑,在责任中坚守,在理想中奋斗,在信念中笃行。


《新疆农业大学报》原名《八一农学院》,一直是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汉文版创刊于1957年1月26日,1960年底停刊,1966年6月复刊,同年8月停刊,1978年4月再次复刊至今。


《八一农学院》创刊之时就明确了定位,发刊词提出:“它的任务是在本院范围内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报道和推动教学任务,对群众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并从各个方面反映群众的生活和意见,使领导和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协助学院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院的任务。” 


1960年校报在办了四年后停刊,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办报经费困难。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经费紧张,难以支持校报继续办下去;二是办刊条件不具备。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纸张极度紧张,印刷校报的纸张难以为继,只好停刊。


“文革”期间,学校被迫搬迁到玛纳斯林场办学。1978年,学校还处在玛纳斯办学的颠簸之中,校政治处宣传科指派祁有才同志做复刊前期筹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第三次复刊的第一期(173期)于1978年4月20日面世。此时与校报1960年底停刊已相隔了18年。18年中,校报曾两度复刊,两度停办,可以说复刊是党委的正确决策和广大师生的期盼。


1995年4月21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新疆八一农学院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校报从5月22日第384期起,报名由《八一农学院》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新报名仍沿用毛泽东手写体拼成。院报编辑室也更名为校报编辑室。


1998年4月15日,根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通知,校报从第 415期开始,刊号由“新内部报纸准印证第0081号”改为“新疆内部资料(报形)第0002号。”从1999年1月1日第426期起,校报以国家统一刊号 “CN(G)65-0005”的编号出版。至此,校报有了公开统一的刊号。报头也由《新疆农业大学》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报》。字样仍沿用毛泽东手写体拼制。


1999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对全国高校校报系列重新编发统刊号,校报刊号更改为CN65-0805/(G)。该刊号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8月,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要求,原有报名只要不是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题写的,一律不许采用自拼报名。经请示校领导,校报报名从2005年12月30日第530期起,改用电脑黄草体至今。为了加大校报宣传力度,美化版面,吸引读者,校报从2005年1月6日第513期起,进行改版,增加了中缝,对一四版采用套红印刷,对专版采用了胶版彩色印刷。从2005年3月16日第515期开始,校报变更报头,将报头变更为占15行通栏位置,将校徽放在报头左上角,将主办“中共新疆农业大学委员会”,编辑出版“新疆农业大学校报编辑室”放在了报头中报名的下方,并将统一刊号、出版时间及总期数放在报头的右边。2009年,校报加入了中国高校校报联盟,首次尝试了校报数字化发布形式。


2011年2月10日,校报第596期起,由1、4版套红印刷改为1、4版彩色印刷,校报质量再创新高。2014年4月18日630期开始,报头还增加了学校官方微信二维码,做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互动。


真实记录,是校报的职责,也是它存在的意义。700期之际,我们已无法历数校报究竟记载了学校多少重大事件、多少个先进人物、多少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直沁人心的瞬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学校近70年发展历程中,应该记录的重大事件、先进典型,应该关注和弘扬的精神和主旋律,应该批驳的错误言论和事件,校报都做到了。从黑白到套红再到彩版、从纸质到增设电子校报,是校报多年来笔耕不辍、探索创新的见证。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全校上下正在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而努力奋斗,还有更多精彩的农大故事有待我们去书写,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700期,是里程、是收获、是新的起点,更是新的展望,校报还将迎来下一个700期。融媒体时代,我们从来不缺流量,只缺静下来阅读的时间。在《新疆农业大学报》700期之际,诚邀您与我们一同翻开这一期报纸,重温那一段历史。

向下滑动查看700期第一版完整文章






校党委书记谢树青为《新疆农业大学报》题词






校长蒋平安《新疆农业大学报》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新疆高校校报学会贺信



700期第二版


原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庭英

我与校报

□ 马庭英


今年4月,《新疆农业大学报》迎来了出版700期纪念。作为一个“老校报人”,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我是1978年8月调入校报编辑部(那时叫院刊编辑室)从事校报工作的,到2007年1月调离,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9年。从校报第176期到540期,我参加了364期校报的编辑出版工作。


我经历了校报报名、报头的变更,我经历了校报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从黑白版印刷到套红版,彩色版印刷的变迁,经历了校报4版、8版、16版到32版扩版的出版历史。


校报不仅及时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记录了学校的历史发展,见证了学校精彩岁月,展示了学校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特别是校报文艺副刊,为我校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搭建了抒发情感的平台。


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那是1994年的一天。时任学校党委副书记的赵君哲先生给我们说,校报副刊上的文学作品不错,让我们编辑一个册子公开出版。在赵君哲副书记的指导下,我和我的同事李小成从1978年至1994年的校报副刊上选编了诗歌69首,散文及散文诗86篇。在匆忙中编完了《校园诗文精选》一书后,赵君哲副书记带我来到著名作家周涛先生家,想请他为之作序。周涛先生当时很忙,让我们先放下他抽空看看。让我吃惊的是,没过多久周涛先生便让我去取书稿,而且给《校园诗文精选》写了1680字的《序》。对我校师生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序》中说:“这些出自新疆农业大学师生之手的文学作品,这些散文诗歌、散文诗、古体诗词,是完全可以使相当一些文科大学的学生感到惭愧的。尤其是一些散文,表现出很高的文学修养和水准。”周涛先生的《序》还发表在了《人民日报》1995年的副刊版上,《校园诗文精选》也于1995年7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校报还有一个特点,培养了一批大学生记者。校报于八十年代就成立“大学生通讯社”,后来称“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每年从大一新生中招收,由校报编辑老师从采访、新闻写作、校对、版面设计、稿件编辑等内容进行培训,有不少学生记者毕业后都走上了记者、编辑的岗位。


我是从中学教师的岗位上调到校报工作的。22岁的我对编辑工作一无所知,当时负责校报的祁有才老师对我严格要求,让我从抄写修改过的稿件开始学习,逐渐学习采访、写稿。从小豆腐块,到长篇通讯的写作,我逐渐对校报工作上手,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了。


我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先后在校报及新闻媒体上发表文章数百篇。我写的稿件,编辑的校报也多次在新疆高校校报学会、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评比中获奖,校报的质量在逐步提高,获得了学校广大师生的认可。


可以说,我从事校报工作29年,与校报相伴29年,是校报锻炼了我、培养了我。我有今天的成长,都要感谢校报。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新疆农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志强

校报——永留生命的记忆

□ 马志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眼,离开校报编辑岗位已经6年多了。回想在校报工作的15年,心中就像是在湖中投入了一颗石子,荡漾起一圈圈涟漪,不断划向过往的日子。


大学期间,出于对文字的喜爱,我加入到《新疆农业大学报》,成为了一名校报小记者。当时,在校报主编马庭英老师的指导下,我先后在校报上发表了一些“豆腐块”。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校报上刊登,心里着实比吃了蜜还甜。渐渐地,我在学院和同学们中间也小有名气。毕业那年,党委宣传部要留一名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校报编辑工作。我主动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我被“相中”,成为一名大学校报的编辑。在大学里,我读的专业是动物医学,同学们都说我这是“弃医从文”了。至此,我踏上了党的舆论宣传和新闻这条大道。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大学中与校报的结缘,让我热爱并喜欢了这项“事业”。因为热爱,我曾放弃过无数个节假日,为了多出精品,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辛勤的汗水最终变成了一行行铅字,日渐稀疏的头发见证了每一版稿件的生产过程。付出总会有所收获,几年间,我先后获得中国高校好新闻奖、新疆高校好新闻奖等20多项荣誉,其中《农大校园里的“沈妈妈”》一文还获得新疆新闻(报纸类)三等奖,实现了新疆高校好新闻“零”的突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一名光荣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一双勤奋的手还要有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每次去各单位参加会议、报告、活动或者和学生一起聊天,我都积极寻找方方面面信息和背后的故事。几年间,《“牛博士”和他的“牛”事业》《三年援疆路 一世新疆情》《435名大学生参与爱心马拉松》等100余篇稿件,就是从会议发言、师生来信,以及和同学们有意无意的聊天中获取的线索。这些线索经过挖掘、整理,反复修改润色后,发表在了《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教育报》《新疆科技报》等媒体上。


在校报编辑岗位上,我还结识了一大批热爱文学、写作的老师和学生。他们丰富的人文知识,深厚的写作功底以及字里行间流淌着充满青春气息、充满幸福温暖的文字,都让我获益匪浅。在校报这个平台,他们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文字的隽永。这些师生当中有些人已经溘然长逝,有些人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还有人成为了作家,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纸质媒体在师生中的关注度也有所下降,校报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但对于我这样一个“老报人”来讲,每次拿到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报,我都会反反复复认真阅读,在阅读中找寻过往的岁月,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真实与生命的蓬勃。


在校报即将迎来700期之际,我衷心地祝愿她不负过往,未来可期!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晓露

我的校报情缘

□ 赵晓露


2021年4月,《新疆农业大学报》将迎来出报700期。每逢百期,校报编辑部都会出一期特刊,以此记录和纪念校报的发展历程。作为农大校报人,陪伴校报从600期走到了700期,每一期报纸都见证了编辑老师和学生记者们用辛勤汗水播撒下的梦想和收获的果实。此时,我正在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提笔撰写“我的校报情缘”,有怀念,有感动,更多地是校报给予我奋力前行的动力。


和校报结缘,当从2003年谈起,那年我考入了新疆大学,参加了大学生记者团,成为了一名学生记者。“学生记者”这个称号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它牵引着我的脚步去触摸理想的脉搏。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文章,第一次领取稿费,第一次受到校领导的表扬……大学学习生活的很多个第一次似乎都和校报有关。因为学生时代的历练,因为对报纸的情有独钟,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报社记者,在那里,文字的舞蹈,思想的交锋,让我更用心地去讲述故事、感受社会。


2011年,我进入了新疆农业大学,成为了学校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的一名编辑,和校报再续缘分。在这里,让我第一时间了解到学校的大事小事,让我在最快的时间里融入学校,融入各项工作。在这里,采访、写稿、编辑、排版、校对、核样,每一篇文章都要字斟句酌,每一道程序都要精雕细琢。在这里,我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细心地出版着每一期校报。看见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看见一张张生动的照片,看见一个个精美的版面跃然纸面时,心里不自觉地就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虽然新媒体时代,校报没有了曾经那夺目的光辉,但他却像一位老大哥一样默默地承载着学校的历史,记录着每个时代的那些人那些事。 


和校报的情缘还因为师生间无私而又真挚的感情所系。老校报人马庭英、马志强老师,亦师亦友,工作上毫无保留的指导帮助,生活上关心关爱,温暖明媚;还有一届又一届大学生记者团的小伙伴们,他们不忘初心,温暖前行,和他们不仅是师生情,还有着浓厚的友情。如今,校报培养的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记者编辑,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表现出色,像留校任教的新校报人冯魁老师,曾经的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现在的校报编辑,虽然身份从师生变成了同事,但不变的是大家对校报的这份感情和执着,这是校报工作的延续,是校报精神的传承。


和校报的相伴,让我满载荣誉,一次次获得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新疆高校校报学会好新闻奖,优秀校报工作者……荣誉的背后是认可是鼓励,更是给予了我们满满的动力和自信,将始终伴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校报,承载着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记录着一段段农大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农大人物,融情于字,以文感怀,以文育人。不忘来时路,薪火相传承,祝福校报越办越好,祝福学校越来越好!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700期第三版


与校报同行

□ 张金汕


2011年5月,《新疆农业大学报》刊印了第600期,那时我大三,正收拾行李,准备去南疆泽普县试验基地实习。转眼十年过去了,母校的校报迎来了第700期。


尽管十多年过去了,对校报依然有着特殊的情感。大学四年里,最快乐的事大概就是看着自己写的文章在一期期的校报第四版文艺副刊上刊发,尤其拿到刚印发的报纸时,总是习惯性的再看一遍自己的文章,那种雀跃的心情记忆犹新。毕业时,把所有发表过的散文和诗歌从报纸上剪贴到了一个笔记本上,隔几年偶尔会翻看,字里行间浸透着青涩、文艺、充满梦想又略带忧伤的气息,这大概就是青春的气息吧。

是的,就像照片能够记录一种面貌一样,文字的特殊魅力,就是它能记录一种原汁原味的气息,那种气息久久在文字间流淌,岁月愈久气息愈浓。那一期期的校报,一篇篇的新闻、简讯、散文、诗歌,记录着农大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我们的心语情愫,终将融为一体,成为生命中美好的一部分。700期,祝愿校报越来越好!


(作者为农学院农学082班学生,第三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现为农学院教师)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永远都是校媒人

□ 韩兆辉


一张八开四版的校报曾寄托着我们的梦想,从套色印刷到一、四版全彩印刷,再到60周年校庆特刊全彩铜版纸印刷,看着自己一篇篇“豆腐块”的文章变成铅字,一张张照片刊登在校报上,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想起在母校的日子,在校媒人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农业大学第一届、第二届校园记者节,首届校园媒体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为母校60周年校庆营造了浓厚氛围,举办学生记者编辑培训班,邀请疆内知名记者授课,对优秀学生记者、优秀院报进行表彰。我们还和新疆大学等高校的校园媒体进行交流,加强了校媒的沟通互动。


现在,新疆农业大学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校报等共同构成了母校外宣的全媒体矩阵,提升了母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作为母校历史的记载者和见证人的校报更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记者,其中很多人选择了新闻道路。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祝愿《新疆农业大学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


(作者为经济与贸易学院农林经济管理092班学生,时任校记者站站长,现为兵团日报社记者)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梦想开始的地方

□ 尹佳琪


2016年,初入大学校园的我更多的是迷茫和不知所措,好在大学的包容性很强,它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经过一天天的积累和沉淀,曾经的迷茫越来越淡了,眼前的计划也越来越清晰。“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喜欢的事有价值,这将是我每一天的生活”。


在记者团的工作也令我受益匪浅,这段经历更像是一场永远都不愿醒来的梦。何其有幸,能成为一名学生记者,结识了诸多的良师益友。从读者到记者身份的转变,征稿、选稿、排版、校对……我从未了解过报纸的出版竟是如此复杂,能参与其中都源于老师对我的信任和磨练。《新疆农业大学报》见证了农大无数个历史时刻,坚持做校报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做好校园宣传工作,守好阵地更是对每个人的考验。


学生记者的经历让我不再畏惧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曾经不敢说是因为怕犯错,现在敢说是知道了凡事没那么多对与错,有辩有论才能收获新思维、新观点,才能拥有更宽阔的视野。何不趁着年轻乘风远航,在工作岗位上积蓄力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散发农大学子的光和热!


(作者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信管168班学生,第十届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我的校报 我的青春

□ 李佳


初入大学对什么都很新鲜,那时候各学生组织、社团都在招募纳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科技学院门口的宣传栏看到了校报的招新信息,便发邮件报了名,也因此认识了良师益友。


犹记得在记者团这一年,司玛丽学姐给我许多照顾,我和风趣幽默、富有才华的马志强老师也保持联系,记得毕业前夕,我专门找了趟马老师,他对我说了很多推心置腹的话,我很感激。


那时候还没有记者团,只是几个文学爱好者在马老师的带领下负责校报的文艺副刊版面,后来他和几个前辈们决定把记者团建起来,我们就趁晚自习去各学院分发校报并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走进校报了解学校。大二快要结束,由于各方面原因,我退出记者团,虽然离开,依然惦念记者团。毕业后,我在铁路系统上了五年班,后来决心辞了稳定的工作,在2020年创业开办了付费自习室。来自习室的大部分是考研考公的,也有为各类证书、注会法考所准备的人。与我年纪相仿毕业多年为了理想仍在学习的人也有很多。作为第一批进入30岁的90后,我越来越明白了责任与付出。时值中年的我们或许才能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好好学习。你们也许会继续读书深造,也许就业,但这可能是最后能安安静静学习的四年。


(作者为科学技术学院经济学082班学生,参与组建大学生记者团,2020年创业开办漫舒卷共享自习室)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庆幸我曾是一名校园记者

□ 王彩霞


回想7年前,抱着热爱写作的心态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那时候还是主攻校报,我们每个月会写文艺稿,老师会择优刊登在校报的四版上,我们还会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采访学生活动。


记得第一次采访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看到校园里有篮球比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了我的首次采访。了解活动背景,采访球员和观众,拍摄照片……虽然历时3个小时才结束,当稿件刊登在校报上时,我激动万分,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那张报纸。


后来有了新媒体,宣传部申请了“新疆农业大学”官方微信,思想比较活跃的我开始摸索新媒体运营,每天找素材,编辑微信,审核微信,每天最紧张的就是微信发布前定题目、让学长审核。审核群里学长的语音从50秒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到30秒完善一些细节、再到2秒“可以发送”,“微信语音”见证着我们的进步。后来我们开始策划特色活动,2015年由我牵头组织了校园中13个少数民族同学代表,拍摄了一组献礼国庆、献礼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创意照片,相继得到了人民网、中国教育报、新疆日报、天山网等各大媒体的转载和报道。


大学4年在记者团收获了很多,我还养成了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好想法的习惯,这些都是课堂以外的收获,却也是伴我一路成长的瑰宝。如今校报已出刊700期,希望校报越办越好。


(作者为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142班学生,第五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现为我校2018级应用经济学研究生。)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一路成长一路歌

□ 陈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载时光,倏然而逝。和大学生记者团以及《新疆农业大学报》结缘,令我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好回忆。


从第一次知晓记者团与校报,到完成第一次编辑,第一次投稿,第一次审校,再到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最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学生记者,担起记录和见证农大发展的职责。匆匆走来,可谓一路成长一路歌,初心不改。


回望在记者团的时光,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有幸遇到了和蔼可亲的师长,认真负责的学长学姐,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千百个日与夜中,我们朝夕相处,从萌新开始,自点滴起步。通过文字与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做好农大发展的记录者与见证者。虽然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在记者团这个大家庭,没有人是孤军奋战,我们彼此关怀,共渡难关。这也许就是相聚在记者团的温暖吧——“不忘初心,温暖人心”,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所以相知相爱。


一路走来,记者团的成员几经更迭,生于1957年的校报也染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我们都不会忘记,在校报上刊登自己作品的那份欣喜,在官微上遇见自己姓名的那抹心动,在记者团中留下自己印迹的那种开怀。作为学生记者,青春的河流与农大的记忆交融,这是属于我们的情怀。如今校报已经站到了更高的起点上,我坚信,会有更多优秀的学生记者共同完成这场接力赛。


 (作者为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172班学生,第十一届大学生记者团副团长)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文章



700期第四版


闪光的历程


(左右滑动查看往期新疆农业大学校报)

从左到右依次为校报创刊号、校报第100期、校报复刊号、校报第200期


(左右滑动查看往期新疆农业大学校报)

从左到右依次为校报第300期、校报更改校名期、校报第400期、校报拥有国内统一刊号期


(左右滑动查看往期新疆农业大学校报)

从左到右依次为校报第500期、校报第一次改版期、校报第二次改版期、校报第三次改版期


校报第600期


电子校报


电子校报



延续传统,传递力量

700期的我们

将继续见证

新疆农业大学的成长


截止到5月12日12:00,留言前50名的师生可到大学生记者团办公室领取700期校报珍藏版。(老图书馆后门)


大学生记者团5月面向全校师生文艺稿征稿啦!!!


一、文艺稿选题(不是标题哦): 

1.茅檐长扫净无苔,争做辛勤劳动者

2.芝兰并茂,桃李争芳,五四风采永不倒

3.岁月从不败美人,母爱似水永长流

4.爱己,方能爱人

5.我的毕业季(主要面向大四学生或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征稿)


二、要求:

1.字数800字左右。

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不限字数)

3.坚持原创,严禁抄袭,如有抄袭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4.文章末尾标清姓名、班级以及学院,文档以部门-姓名-班级-主题命名。

5.稿件格式:标题居中二号黑体加粗,班级姓名四号宋体居中,正文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两端对齐,1.5倍行距。

6.发word文档文件,以文档方式发送,不接受链接。

 

三、交稿方式:

1.发送至QQ:1613710482

2.发送至官方邮箱:

xjnydxdxsjzt@163.com


截稿日期:5月18日晚22:00前


  ps:1.坚持作品原创,严禁抄袭。2.我们同时还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图片、书法作品,也望同学积极参与。3.有偿征稿。


排版:鲁冲

责编:闫瑞娟

审校:宣农


运营:大学生记者团

客服:官微君(微信号:XJAU1952)

版权:本文由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记者团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与客服联系并标明出处(来源:新疆农业大学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