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甘肃丨凌晨进入高速且无人换驾的驾驶人 将被强制休息……

2017-08-22 兰州晚报

近期,我省高速公路连续发生天水“8.3”、嘉峪关“8.15”3人以上较大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其中嘉峪关“8.15”事故还导致1名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牺牲。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自驾游驾驶人昼夜兼程、疲劳驾驶导致车辆追尾碰撞所致。


为确保全省高速公路“西部旅游黄金通道”的交通安全,严防自驾游驾驶人疲劳驾驶行为,遏制和减少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决定,在全省高速公路联合开展小型客车疲劳驾驶提示警示工作。



召开联席会议,立即安排部署


要求天水、酒泉、平凉、庆阳、陇南、兰州、白银等所有建有省际执法服务站的市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一路四方”联席机制组织召开公安交警、收费管理、路政执法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事故情况,分析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特别是G30连霍高速、G6京藏高速、G75兰海高速、G22青兰高速、G70福银高速等凌晨时段(0至6时)小型车辆发生伤亡事故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各自路网结构,系统分析凌晨时段小型客车运行数量、行驶方向、车辆户籍、出行属性等,研判因疲劳驾驶导致事故的形态、时段和路段,加强信息互通,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工作配合。


收费部门负责对“凌晨时段”进入我省高速公路的小型车辆驾驶人“驾驶时间询问、疲劳驾驶提示、提神小药和安全提示卡发放”;高速交警负责对检查发现的凌晨时段进入甘肃高速且无驾驶人换驾条件以及有明显精神疲惫状态的驾驶人收取证照(核实真伪、查询违法、处理违法)并指定在收费广场安全地带暂时停车;对有充分证据证明驾驶人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休息少于20分钟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以200元罚款、记6分。



实行联勤联防,守住省际关口


从8月21日起至9月30日,全省所有省际高速公路执法服务站和收费站执行凌晨时段联合勤务。交警执法站统一将执法区域转移至主线收费站广场,在完成好“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将执法监管重点放在凌晨时段小型客车驾驶人疲劳驾驶违法行为的预防上。对0时至6时通行ETC通道的车辆由高速交警和收费部门会商后采取引导措施给予有效提示。


对经过人工收费车道的车辆,在缴费领卡的同时接受收费人员和高速交警的安全提示警示。高速交警部门对这一时段入省小型客车的来源、去向、出行目的地等将进行详细询问,通过问询观察其驾驶状态,发现有明显精神疲劳征象且无换驾条件的驾驶人,由执勤民警收取驾驶证照,对其进行证照核查、违法查询等,并要求驾驶人在收费广场指定安全区域休息20分钟;收费员随机发放风油精、清凉油、十滴水等驱困、防暑、提神小药品,供驾驶人缓解疲劳之用。外省收费站代发通行卡的刘寨柯、东岔、余家湾主线站的提示工作由辖区公安交管部门协调邻省收费部门代发提示卡。《疲劳驾驶安全风险提示卡》标有“快乐出行不是昼夜兼行;疲劳驾驶会让危险随行”等警示提示语,并标明前方第一个服务区、驶离高速第一个出口的具体位置和行驶里程等,告知驾驶人就近进入服务区或驶离高速进入县市城区充分休息。



落实夜间勤务,路警联合巡逻


要求没有省际执法服务站管理任务的市州交警支队,全面落实高速公路夜间勤务要求,针对辖区内小型车辆夜间事故特点和规律,合理调整现有警力,强化效能勤务,既防控“两客一危”重点车辆凌晨2至5时禁行监管,又兼顾警示提示小型车辆疲劳驾驶行为发生。要求公安交管部门联合高速路政部门开展夜间巡逻检查,用车载警示灯、喇叭实现对夜间通行车辆“唤醒”提示,提高路面管控密度。其他匝道收费站将在凌晨时段重点对进入高速的外省籍小型车辆发放《疲劳驾驶安全风险省内提示卡》。



以上管理措施在每年7、8、9月旅游季节常态实行。



昨日新闻回顾

第七届中国•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开幕

关于对王胜太等10名同志进行任前公示的公告

“敦煌号”列车上的“朗读者”

因违停被拍照心生不满,女司机竟驾车追出警车两百多米

这客车司机夜间开车竟还有胆子一直看视频、抢红包,吓死人了!

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8月20日填报


来源:兰州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