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CF学会论坛:杜子德 | 社团中的人力资源

杜子德 中国计算机学会 2022-05-15

从事社团工作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COO)、项目经理、项目专员、市场营销员、财务人员等多种角色的人,而且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社团从业者旺盛之时就是中国社团发展之日。


本人阴差阳错安排到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工作,一晃已经二十多年了。想当初到CCF,根本不懂NGO(非政府组织)为何物,从零开始,潜心摸索,经过这么多年历练,有了一些体会。


社团专职员工的素质要求



运作学会,除了业务发展之外,一个重要事项是抓专职员工队伍建设,因为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员工队伍,学会的服务和项目的运作就会落空。CCF的员工总体不错,但我总觉得还不够专业。人们常把社团的工作比作是“万金油”式的工作,谁都能干,于是把不好安排的人就放到了社团,这表明对社团工作的不了解。就我体会,从事社团工作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运营官(COO)、项目经理、项目专员、市场营销员、财务人员等多种角色的人,而且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领导力。领导力(leadership)即让他人工作的能力。领导力不是领导(leader),前者是能力,后者是职位或角色。领导力包括对工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并能吸引和激励他人参与到工作中来。社团涉及的大多是人,特别是在专业性程度很高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社团,其成员都是造诣很深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一个没有任何行政权力的社团让会员以志愿者的身份甘心情愿为组织贡献需要很强的领导力和高超的技巧。领导力不仅是作为社团的负责人需要具备的能力,一般的员工也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


产品设计能力。社团从事的大多是服务,即看不见的较“虚”的东西,要把“虚”的东西打包成产品并让客户感知到很“实”的东西就需要有很强的产品设计能力。一个科技社团的产品很多,学术交流、标准制定、培训、竞赛、咨询、奖励和认可(能力认证)等都是产品。社团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故其产品并非总是能够盈利,比如制定标准及学术道德规范就需要资金方面的投入,但这种投入对专业(profession)的发展、专业人士、专业共同体(community)及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投入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当然,一个组织的影响力最终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源。


融资和商务能力。融资能力体现的是经营能力和商务能力。在社团,必须能融到足够的资金以支持该组织的运行和活动的举行,否则这个组织就难以为继。社团不像政府是靠税收过日子,也得不到公共财政的预算支持,而会员的会费收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经费(如CCF上个财年会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为10.5%)。所以“找钱”是运营社团的首要任务。


专业能力。尽管从事社团工作并不一定非得是那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具有相当坚实的专业背景对从事那行的社团工作具有很强的优势,因为如果没有专业方面的理解,就很难和会员对话,在判断力方面也大受影响。


表达和沟通能力。从事社团工作主要是和人打交道,那么,社团的从业者就需要有很强的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以及沟通能力,这几乎是从事社团工作的入门能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其他诸如法务、礼仪、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常识,如果作为社团主要负责人,还必须具备治理架构设计、规章起草等方面的能力。


对社团从业者的要求要这么高吗?!是的,不开玩笑,这确实是真的!当然,不是每个在社团的从业者都要达到如上的水平,社团中也分高中低不同的职位,但无论何种职位,具有较全面的修养和专业技能是必须的。这里的“较全面”即是前面说的“万金油”。在专业分得很细又不强调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中国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满足社团工作要求的毕业生还真有难度。即使降低一些用人标准,从社会上招聘社团从业人员也非易事。


社团人力资源匮乏的原因



中国社团众多,但满足要求的从业人员却非常缺乏,原因在哪里?


中国没有形成社团人力资源市场。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全能的,一切都由政府主导,即使是社团,也按行政机构来配置,不存在独立的社团。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社团,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但大部分社团从理念、组织和运营等方面都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脱离出来,它们还是政府的一部分或挂靠在政府机构(的事业单位),其雇员由政府或下设的机构指派,不需要从市场上开放式招聘,故没有对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刚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需求方不足,供给方自然不足,大学里鲜有专业是和社团相关的,因为毕业了可能找不到工作。在中国的职业目录里找不到在社团服务的行当。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06年发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仅适用于在社会福利等领域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职业资格问题,对于其他领域的社团从业者没有涉及。只有当社团像公司那样社会化了,才有可能形成社团的人力资源市场。中央已经下令让商会、协会和政府完全脱钩,鼓励它们独立发展,这是社团迈向社会化的第一步。


社团从业人员待遇低。由于社团普遍存在缺钱的问题,员工的待遇自然不高,对应聘者吸引力不大。


社团认同度低。中国的社团没有行政权力(当然也不应该有),没有影响力,没有经济实力,更没有名分,得不到认可,没机会升迁,再加上政府部门常常把NGO(非政府)看成是不稳定因素加以限制(让社团挂靠在政府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此社会上并不认为从事社团管理工作是一种职业也是自然的事了。


上述情况反映了目前中国社团发展的窘境,说明社会和政府对社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上,社团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首先,社团的发展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社会服务水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发挥政府和企业难以发挥的作用。其次,人们通过参加社团可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或兴趣方面的诉求,对提升国民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对社会的稳定也很有好处。第三,可以扩大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和政府负担。据统计,2012年,美国非营利组织创造了1140万个就业机会,占私人部门就业总数的10.3%。只有真正理解社团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支持社团的发展,才能有更多的人能够并且愿意从事社团工作。


用一句流行语:社团从业者旺盛之时就是中国社团发展之日。


致谢:华北电力大学朱晓红教授对本文有贡献,特表谢忱。


作者介绍





杜子德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1998年创建YOCSEF,2004年4月起任CCF专职秘书长。2005年当选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主席,2009~2015年担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信息与通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计算机学会   

微信号:ccfvoic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