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F卷首语 | IEEE限制审稿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这个世界不同情弱者,如果想要有话语权,只有自己强大。IEEE事件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折射出了我们自己的问题,希望并建议政府能开放并有效监管社团、学术社团能自立自强、学者能自信并结成共同体保持学术独立。
今年5月29日,网传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通信学会(ComSoc)给该学会所属刊物主编并通过主编向编委发出通知,要求禁止来自华为的员工参加审稿,这一行动显然来自IEEE的指示。中国国内的网上立刻炸开了锅,当天即有学者对IEEE的行为进行了公开谴责,并声明退出IEEE的相关编委会。CCF在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之后,于5月30日公开发表声明,表明CCF的立场,谴责IEEE ComSoc的这种行为。
许多学者表达了对IEEE做法的愤慨,对CCF的声明表示强烈支持,但学者或学术团体公开站出来署名反对IEEE做法的却不多。大多数团体保持沉默可能和体制及内部决策机制有关,而中国众多的科学家不公开发声则可能出于多种原因,或感觉此事与己无直接关联,或认为自己人微言轻,或惧怕承担风险,影响此后的学术发展。还有一些学者则出现了某种焦虑:担心文章无处发表,自己的成果得不到认可。
为什么这件事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因为IEEE越过了学术底线,即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恢复的索尔维物理会议,也没有拒绝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科学家参加。许多人认为IEEE是国际组织,科学无国界,IEEE这样做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想。
我们应该明白,IEEE不是一个国际组织,而是一个在美国注册的机构(I是Institute,并非International),只不过美国过去非常开放,常以国际化思维行事,IEEE后来在全球发展会员,于是大家以为它是国际组织。表面上IEEE这次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把“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口”解释为“禁止华为员工成员参与审稿”,但骨子里却是其高层决策者价值观的真实表现,即使其在6月3日解除了对华为员工审稿的限制时,IEEE也并无任何歉意的表示,而只说是为了会员规避风险,这样的解释未免太过牵强。实际上,IEEE的行为不仅是对学者的伤害,也是对学术共同体的伤害,更是对中国专业人士的伤害。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把学术评价权让给了外国人,SCI依赖就是明证。2005年,YOCSEF就曾以“我们为什么把学术话语权让给SCI?”为题展开讨论,十四年过去了,情况并未改观。我们固然可以在这件事情上谴责IEEE,但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外国学术组织的行事规则,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这次IEEE“风波”给中国、中国学术团体及中国学者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为什么中国没有构建起自己的学术共同体(学会没有真正的会员,实行挂靠制)?为什么中国学术界不能独立进行学术评价,而要依赖国外的刊物和会议?为什么没有构建我们自己认可的学术交流平台,而把“庄稼种在了人家的地里”?为什么我们的出版物刊号申请长期受到限制?
今后,我们仍要在平等基础上与国外学术组织开展合作,但这个世界不同情弱者,如果想要有话语权,只有自己强大。IEEE事件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折射出了我们自己的问题,如果政府能开放并有效监管社团、学术社团能自立自强、学者能自信并结成共同体保持学术独立,解决上述问题并不难,但如果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把此事置于脑后,那么IEEE们将来再上演这样的“把戏”也是毫不奇怪的。
作者介绍
杜子德
1996年任CCF专职副秘书长。1998年创建YOCSEF,2004年4月起,任CCF秘书长。2005~2008年任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主席,2009~2015年担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信息与通讯委员会秘书长。
zidedu@ccf.org.cn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