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服来侃|2016最喜欢的拍品之张大千《瑞士雪山》

2017-01-06 路聪 雅昌拍卖图录

本周二的征文“2016年你最喜欢的拍品”结果出来啦,感谢路聪同学的投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大千的《瑞士雪山》吧!

1965年作 173×344cm

2016年逛了不少拍卖,最喜欢的还是张大千的《瑞士雪山》。当时在北京保利秋拍的预展现场,我久久站立在这幅巨作面前无法动弹——实在是被这幅画作所展现的雄浑瑰丽之气魄所震慑。余生也晚,不知道这幅作品其实是一幅“老货”,分别在2005年、2009年都曾上过拍场。后来我仔细查了一下这幅画作背后的故事,更是惊觉这幅作品在中西艺术史上的独特价值。    

1956年7月底,张大千夫妇与毕加索合影

张大千在画论中经常提及中西艺术本质上没有差别,其最高境界是相同的,只是表现的手法和到达的路径有异。而这幅作品似乎正是张大千艺术创作观的一个最好的展现:他在1956-66年间经常在国外旅行,这种跨国经历在两个方面给予了他新的创作灵感——一是艺术理论上开始尝试理解和吸收西方现代抽象主义(1956年7月他甚至和毕加索见面切磋);二是国外新鲜优美的风景给了张大千新的图像刺激。这二者的结合,促使大千运用新的手法描绘他在国外的新见闻。

张大千创作《瑞士雪山》时照片

《瑞士雪山》采用泼墨和泼彩的方法来表现瑞士雪山之美景,且其创作介质是日本素绢,可想见创作难度之大。整个画面几乎放弃笔墨,通过泼墨和在墨上泼彩的方式一方面具象地表现了雪山的基本造型和环境,同时又抽象地晕染出山岚云雾和云飞水动的自然仙境。令人不禁想起杜甫的《望岳》一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而大千先生晚年的艺术造诣,怕是也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境地了。

《瑞士雪山》局部

就笔者所查阅的信息,这幅巨作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上就已经在诸多名家名作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1400万港币的冠军成交额;而2009年在北京匡时则拍出了5264万的“当时天价”;如今七年过去,这幅作品以8000万起拍,最终以1.6亿成交,创下张大千作品的拍卖纪录。从05到16的11年间,这幅作品价格翻了十倍多,再次验证了学术界和收藏界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很希望以后能够在拍场上继续见到张大千先生的精品之作。


自从关注艺术市场以来,雅昌网就是我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渠道。以前都是看电子版的春秋拍报告,这次很希望能够得到纸版的2016秋拍报告,非常感谢雅昌网对艺术市场发展规律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往期佳文回顾

近代最大规模的盗墓案,比《鬼吹灯》还要精彩

梵高只不过是西方的徐渭罢了

佣金上升、保税拍卖,2016拍卖行都发生了些啥?


(长按下载雅昌拍卖图录APP,了解最新拍卖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