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洲摄影之父,张大千给他当模特

2017-08-03 刘龙 雅昌拍卖图录

在中国,说到“观念摄影”这个字眼,总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亮相生猛、骇世嫉俗的摄影行为艺术。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有中国人以浑然天成,淡泊恬静的集锦摄影风格让“观念摄影”披上了“中国外套”,而这种摄影风格的开创与推动者正是摄影家郎静山。


2017年香港春拍中,苏富比推出的“光之绘画”郎静山摄影专场,再次将这位曾被加冕为“中国第一摄影大师”、“亚洲摄影之父”的摄影家推到台前。摄影专场的成交额历来并不抓人眼球,但专场平稳、积极的市场表现还是给了我们一次机会,来重新梳理和关照郎静山以及他同辈摄影人在当下市场中的境遇。


郎静山,1992年摄于故乡兰溪芥子园

  

郎静山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很有兴趣,而少年时期国画老师李靖兰则启发了他对摄影的爱好。1928年,郎静山受聘上海《时报》,成为中国首位摄影记者。

  

1939年,郎静山将现代科学摄影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之路。所谓“集锦”,就是“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其实西方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人使用“暗房叠放技术”,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法”之所以显得别具风格,主要是他本身具备了深厚的国画造诣与修养,并将国画中的画理与摄影技巧融合为一。


郎静山以张大千为主人公创作的《飞泉幽涧》、《万壑松风》、《松荫静坐》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成交价:45.6万港元


郎静山和张善孖、张大千兄弟是至交好友,因此郎静山也拍摄了许多张善孖、张大千兄弟的照片。

  

长期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郎静山,在创作过程中也吸收了很多文人雅士的精神营养。作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他与知名画家张大千、黄宾虹、朱屺瞻、叶浅予、刘海粟、齐白石等人都有交往,张大千本人更是经常以模特的身份出现在郎静山的作品之中。与这些国画名家的交往无疑对郎静山的摄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别人是用水墨宣纸,郎静山用的是相机胶卷加暗房。但是从画面来看,那些精心布置的山高云淡、闲云野鹤,营造出浓厚的文人雅趣氛围。摄影术是西方发明,但民国时的中国摄影,却有了强烈的中国美学风格。在那个孱弱的时代,郎静山就已经懂得在拿来主义的同时,加入自己的优秀传统。

  

正如美国摄影学会会长甘乃第(Kennedy)所指出的:郎先生为中国人,并且又研究中国绘画,所以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个人


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光之绘画”专场中,郎静山的《黄山云海》以81.25万港元成交


1989年所作的《湖山揽胜图》被认为是郎静山集锦摄影中最为精彩的一件,200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78万元成交

  

在国内的老照片收藏圈中,长久以来流行着“南郎北张”之说,南郎即郎静山,北张则是张印泉。而如果要用一个直观的类比来描述郎静山的市场位置,那么近现代书画中的齐白石,应该是较为恰当的。之所以如此类比,一是由于郎静山的声名之隆;二是因为郎静山的作品数量多,据统计,郎静山至今共计上拍摄影作品568件,为中国摄影师之最,而其作品总数估计达万件以上,且诸多尚未问世;三是其作品价格水准普遍较高。

  

在公开的二级市场中,郎静山是最早一批进入的先行者。根据可查询的拍卖数据显示,郎静山作品第一次拍卖成交纪录是2000年4月23日台北佳士得春拍,2000年正好是台北佳士得成立十周年,台北佳士得征集早期摄影家郎静山、邓南光、林寿镒、李鸣雕的10件作品组成小型早期摄影专场,试图为华人早期摄影市场走出一条路。拍卖结果虽不理想,只拍出4件。但郎静山的《晓汲清江》和《古阁重峦》却同以15万台币顺利成交,足见郎静山摄影作品的市场潜力。而在2003年,郎静山作品进入北京华辰和中国嘉德的拍场,为尔后的郎静山摄影作品市场打开知名度,奠下开始往高峰攀爬的基础。

  

2005年前后,随着王庆松、高氏兄弟等当代艺术家用摄影媒介创作的作品引起人们关注,一时之间,多家拍卖行试图将摄影作为下一个目标而纷纷开设摄影作品的拍场。而在一级市场,画廊的嗅觉似乎比拍卖行还要早,除了798老牌的摄影画廊百年印象外,映画廊、巴黎·北京摄影空间、大河画廊、上海的N97等画廊都以摄影为主要对象。


郎静山摄影作品2003-2017年春成交趋势图(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借着摄影市场整体崛起的东风,2005至2007年,郎静山的二级市场出现了大跨步的飞跃,量价两端均急速上升。2005年于香港苏富比秋拍以78万港元成交的《湖山揽胜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老照片的最高成交记录。

  

不过,根基薄弱的摄影市场很快便遭遇了金融危机对艺术品市场的整体性调整,同时由于收藏接受度弱、市场规则混乱以及价格泡沫透支市场空间的原因,摄影市场进入了沉寂期。对郎静山个人而言,2008至2012年的5年间,市场表现也相对平淡,并无太多亮点。

  

2013年底,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这是解放后,郎静山作品在大陆的首次集中展示,而郎静山之女郎毓秀也借此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134件其作品。入藏国家级美术馆,对郎静山的历史地位无疑是一次肯定,而官方机构的背书也正面推动了郎静山国内市场发展,市场买气逐渐活络,成交量也大幅攀升。


2013年中国美术馆“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所呈现的由郎静山所拍摄的齐白石像


2013年中国美术馆“静山远韵”郎静山摄影艺术特展呈现的张大千像

  

此后郎静山作品,也更加频繁出现于两岸三地的美术馆展览中,随着对其作品和贡献研究的深入,国内的收藏机构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郎静山在早期摄影史中的位置。因此在近几年的拍卖中,郎静山作品逐渐复苏,不仅上拍量和成交量相对前一个时期明显增长,重要作品的出现频率也更多。2017年春拍中,香港苏富比推出“光之绘画”专场,拍品便来自一位多年收藏郎静山作品的台湾藏家之手,最终24件作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693.125万港元,其中《黄山云海》和《东西横贯路》都以81.25万港元高价成交,从而使郎静山的总成交额达到历史新高。


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光之绘画”专场中,郎静山1962年的的《东西横贯路》以81.25万港元成交


郎静山摄影作品成交TOP10(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郎静山摄影作品成交量和总成交额分布示意图(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中国摄影的主要市场在海外,这点通过郎静山作品成交额的区域分布也可见一斑,尽管北京是郎静山作品成交最多的地区,至今共成交了136件作品。但香港市场却贡献了郎静山成交额总额的55%,而高价作品同样主要集中在香港拍场当中。

  

与目前拍卖市场上中国传统书画走强的趋势相一致,影像作品中“老照片”版块也持续受到买家追捧。在李欣看来,这是现阶段市场的一个真实反映,前几年曾经火爆的当代摄影作品由于价格偏高,而且很多藏家看不懂,所以老照片成为今天影像市场中的主流。除郎静山外,吴印咸、郭锡麒、吴中行、金石声等中国老一辈摄影家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中国第一代纪实摄影大师吴印咸,其记录上世纪40年代战争时期以及领袖人物的作品在近几年的拍场中便屡有高价拍品出现,最高价为2015年在华辰秋拍中以80.5万元成交的1942年《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历史价值卓著,但吴印咸的其他作品市场表现一般。同期更偏重风光摄影的郭锡麒、吴中行、金石声上拍量较少。相较而言,郎静山作品无论在市场接受度、作品流通数量以及价格体系而言,都更加成熟。


吴印咸、郎静山、郭锡麒、吴中行、金石声等第一代中国摄影师最高拍卖成交价对比图(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郎静山摄影作品个价位分布示意图(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从个人的创作脉络来看,郎静山的早期集锦摄影,多是表现佛门的幽静、独坐的赏溪者、悠闲汲水之人,以及山水风光、亭台楼阁。后来,他以鹤、鹿为题材,创作了《翠竹仙禽》、《绿荫双侣》、《松鹤延龄》和《鹿苑长春》等作品。20世纪60年代起,郎静山转而创作带人物的风景,模特儿主要是国画大师张大千。他将道家装束的张大千,作为集锦山水中的主角,创作了《松荫高士》、《松荫静坐》、《飞泉幽涧》等作品。而摹仿国画横幅长卷的《湖山揽胜》图,是郎大师生前作的最有代表性“集锦摄影”作品。此照是山水集锦巨构,可说是郎大师运用国画山水的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上。郎静山各个时期的作品都不乏高价产生,同时由于其作品在传统的老照片价值之外,还多了一层中国画的意境,因此其普通作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也相对较高。

  

从市场构建而言,我国对于影像收藏的文化培育与规则建设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老照片在审美意义之外,还具备完善我国摄影史,丰富历史研究资料,促进地方影像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相当的一段时间中,都将是摄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而作为这个领域中市场资历最为成熟的郎静山作品,也将会有更大的空间。




往期佳文回顾


52 29144 52 15290 0 0 2766 0 0:00:10 0:00:05 0:00:05 3040

AMMA艺起聊 | 拍卖市场真的回暖了?
盘点 | 2017春拍佛像TOP10&唐卡TOP5

8月拍卖会预展指南


(长按下载雅昌拍卖图录APP,了解最新拍卖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