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樵这条村,出了两百个学霸!

南海西樵 2023-02-24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11月18日即将开幕

首届主会场就在西樵镇

一山一湖、一岛一墟、三村一园

八大艺术分区

全域176平方公里

一系列在地化艺术作品即将诞生
今日,西樵君就带你走进

八大艺术分区之一的松塘村

被誉为“翰林村”的它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

绽放出了别样的芳华



01西樵松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传承了文化 记住了乡愁”,这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松塘村的盛誉!至今已有800年历史的松塘村,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樵山麓下,镬耳屋群倚岗列建,百巷朝塘...



漫步在松塘古村,清风习习,古老村庄静谧宜人。松塘村三面岗峦环抱,因村中有数棵古松和连片数十亩水塘而得名。

长街深巷、百巷朝塘、家塾宗祠序列……松塘村,虽历经悠长岁月的洗礼,但村中的建筑肌理依然严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保留着岭南古村的原汁原味。


2010年至今,松塘村荣获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广东旅游名村”等称号。
02南国翰林,人才辈出翰墨流香
“古来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这是一副立于上金瓯社区松塘村翰林门上的对联。


具有800年历史的松塘村,在明清时期曾走出了4位翰林、6位进士,连同考中举人以及获颁优贡者近20人,是名副其实的“翰林村”。


“华山乔木千章秀,春水支流万派同。”岭南乡村,开村必开祠,科甲高中必立旗杆石。
旗杆石指的是古时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后,村中便会竖起一根碗口粗的旗杆,悬挂旗帜,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石上刻着应试中选者的姓名和名次。

区大典,光绪癸卯举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二甲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区湛森,光绪三年丁丑科三甲进士,钦点内阁中书……”

在松塘村村内月池畔、区氏宗祠前,竖立着一整排旗杆石,成行成列,成为这个“翰林村”最显眼,也最具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


03千年松塘,擦亮翰林文化品牌


“南海衣冠推望族、西樵灵秀萃吾门”,翰林文化观光是松塘村最亮眼的金字招牌,因百年历史文化衍生出了众多极具书香特色的文化习俗,每年都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围观。



“千年松塘  翰林书乡”,每年10月,松塘村都举行别具特色的翰林文化节,拜孔子,走青云路,登翰林门,学生们在丝竹声中跳起传统舞蹈六佾……

翰林文化节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习俗,非开笔礼莫属。走进翰林名村,让孩子穿上秀才服背上藤萝,化身“宁采臣”,在人才辈出的松塘村内开笔,体验一番高中状元的感觉很特别。



翰林文化节过后,松塘村又开始了“出色”巡游的筹备。松塘村的“出色”巡游源于清光绪年间,是松塘先贤弘扬祖德的民俗活动,三年一届,至今已有143年历史。

“出色”原名“飘色”,巡游时,队列前头有凌空撑起的巨大彩旗,叫做“飘”;后面跟随的乡人抬着明德、文昌牌匾、罗伞等,队列中醒狮起舞,鼓乐齐鸣,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清光绪年间,松塘村农业、手工业发达,人丁兴旺,百姓富足,“飘色”的队伍亦由村内巡游至村外,故改名为“出色”。



每逢中秋节,村中还会上演烧番塔等特色民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央视《记住乡愁》、浙江卫视《高能少年团》等知名节目纷至沓来取景。


中秋松塘烧番塔盛况吸引央视前来全球直播

(戳此看报道)

王俊凯随浙江卫视《高能少年团》节目到访松塘村
04红色松塘村,巾帼英雄正气扬

松塘村不仅走出许许多多功名人物

更有声名显赫的岭南女杰

她就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区梦觉



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松塘村区于2019年建设区梦觉生平事迹展陈馆,二楼结合多媒体展示手段介绍区梦觉生平事迹,展现区梦觉的爱国情怀。



革命战争年代,区梦觉为党组织工作和妇女运动奔走,历经无数次考验,被誉为“岭南女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
1924年,区梦觉(前排右二)与陈铁军(前左二)在广州坤维女子中学毕业时留影。

1955年,区梦觉工作照。


当松塘古村遇上大地艺术会有怎样的在地化艺术创作呈现?一起拭目以待吧!


探村攻略坐标:自驾:导航输入“上金瓯社区”或“松塘村”即可公交:外地游客可乘车到达西樵客运站,换乘樵08路公交直达“松塘村总站”公交站      



关注南海西樵视频号,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来源 | 佛山新闻网 编辑 | 王明晖审校 | 何锦婷  杨荣燕声明: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在后台联系小编,我们将予以删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