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系列,又更新啦!
在前三期的内容中,我们了解了唐代女子的发式、妆容,璀璨的大唐遗宝。
唐代是一个多民族汇合的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不管来自何方的种种人色,都会以族群聚落方式最后融化在中国之中,成为了脱离了原住地民族母体的离散群体,如波斯人、粟特人、回鹘人、突厥人、高丽人、大食人等等。虽然是华化后“碎片化”的群体,他们心灵深处还蕴藏着民族观念、家族利益,但是在国家意志与凝聚认同上,“入乡随俗”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整体成员,变成了唐朝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章怀太子墓壁画 客使图
章怀太子墓壁画 客使图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毕竟这部剧可以说是良心剧组的良心之作~《长安十二时辰》主创多次到访陕历博,服化道经得起推敲。特别是馆藏文物安伽墓围屏石榻、石门,体现了粟特的民族风情、宗教历史和来华活动,为剧组的创作带来了不少灵感。
在今天,小编要带大家来认识,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粟特文化。
|
电视剧的更新速度挡不住小编的好奇的脚步~
小编也在认认真真追原著唷!看到这一段对粟特祆教祠的描写,画风似乎很熟悉呀……好像我馆馆藏文物安伽墓围屏石榻、石门!
21世纪初,北周年间的三座粟特古墓相继在西安发现,他们是2000年在西安市北郊炕底寨村发现的安伽墓,2003年西安市北郊井上村东发现的史君墓,以及2004年在西安北郊炕底寨村西北发现的康业墓。粟特人在长安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状况,突然集中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安伽墓围屏石榻、石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名称:安伽墓围屏石榻、石门
尺寸:长228厘米、宽103厘米、高117厘米,由11块青石构成
年代:北周
出土: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安伽墓出土,2000年5月—7月发掘。
你看看,这不跟书里写的一样么!
在安伽墓入口处,有一座石门。
门框为长方形,门额呈半圆形,门楣及门框刻有大回旋的葡萄卷枝。半圆形的门额高大气派,上面绘刻有精美的一大两小3个拜火祭祀圣坛图像。正中是一个大型的三驼圣火坛。三只骆驼头部向外,三尾相接,驼峰上莲座上放置一大圆盘,圆盘中有垒成井字形的燃料,冒着熊熊烈焰。圣坛的右上侧有弹拨箜篌的天人,左上侧有手持琵琶的天人,身侧祥云缭绕,飘带飞扬。圣坛左右侧各有一位人首鹰足的神祇。神祇前方各有一六足祭案,上置备类金银器。
这幅图像雕刻在门额这一显要的位置上,证实了墓主安伽的萨保身份,也是北周时期祆教在中原流行的物证。
围屏石榻长228厘米、宽103厘米、高117厘米,由11块青石构成。石屏内面有12幅精美的浅浮雕彩绘图案,有车马出行图、狩猎图、乐舞图、宴饮图及民族友好交往图等,都采用细腻的手法和巧妙的构图来表现。
榻本来是汉人的床形座具,但以它作为葬具,则是北朝时期旅居中国的粟特人特有的葬俗。粟特人有自己的一套丧葬礼俗,但在西安发现的三座粟特墓葬中,墓葬的形制却是与同时期中原的墓葬形制一致,并且供墓主人安睡的都是由石板拼合而成的汉族传统的床榻。从石刻内容及墓志字体来看,说明他们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汉化情况。
除了丰富的图案内容之外,每副浮雕图案刻画好后,对衣物、头发、五官等处都进行彩绘装饰,还大面积地采用贴金工艺,使画面更加富丽堂皇,散发出雍容华贵的贵族气息。
据发掘报告,安伽的家族属粟特族,原居住在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撒马尔罕,即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粟特族信仰祆教(拜火教),擅长贸易和游牧。大约在汉唐时期,粟特人组成商贸团队,沿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甘肃、陕西、宁夏、河南、河北等地。墓志铭中说安伽是昌松县人,可见安伽家族早在公元5世纪中期前就定居在古浪(今甘肃武威),而且和当地汉族联姻,曾经在古浪长期生活或集聚。
墓志显示,安伽为姑臧昌松人。姑臧即今天的武威,南北朝时期这里是粟特人的聚居地。唐《元和姓纂》记载,姑臧凉州安氏,出自安国,汉代居凉州,后魏安难陀和他的孙子盘娑罗,世代为凉州萨保。到唐朝时,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之一。可知安伽祖先显然是原居住于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安国粟特胡人。两河之间大约即今乌兹别克和塔吉克、土库曼等地区。
安伽曾任萨保,萨保的确切含义是“伊兰系胡户聚居点上的一种政教兼理的著客大首领”。萨保除管理入华贸易的粟胡外特商,还是祆教的首领,管理着祆教事务。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祆(xiān)教是世界上历史较为悠久的宗教之一,又称为拜火教、火祆教。公元前6世纪在波斯东部创立,一度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该教认为火是善神的儿子,礼拜圣火是教徒的首要义务,所以安伽墓中出现三个拜火坛,屏风图案中有粟特人祭祀的场景,充分显示安伽的萨保和粟特人身份。
粟特人在中国干嘛呢
粟特人以善经商闻名,多豪商大贾,操东伊朗语,早就创立粟特文。粟特人在中国的主要活动有:
一是商贸活动。粟特人从中原购买丝绸到西域,又从西域运进体积小、价值高的珍宝,如美玉、玛瑙、珍珠等,几乎覆盖了一切重要市场领域,控制了丝路贸易的命脉。粟特人商业成功的奥秘,除了精通业务,善于筹算,不畏艰险,谙熟各种语言以外,还具有许多经商的手段。商队一般都要两三百人一起走的。
二是投附一定的政治势力,取得一定政治地位,从而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例如粟特人马涅亚克曾代表突厥,奉使波斯、东罗马,西魏酒泉胡安诺盘陀曾奉使突厥,唐代著名粟特商人康艳典、石万年、康拂耽延、何伏帝延等,皆拥有城主称号,曹令忠官拜北庭大都护、康感官拜凉州刺史、康进德为安西大都护府果毅。凭借官员身份或投依官府,进行商业活动,自然是得心应手。
三是用宗教活动掩护商业活动。粟特人的宗教信仰相当复杂,祆教、佛教、摩尼教皆拥有其信徒,例如华严宗大师释法藏就是康国人,曾与玄奘同参译事。回鹘皈依摩尼教亦赖粟特人之力。而“摩尼至京师,岁往来东西市,商贾颇与囊橐为奸”。可见这些具有宗教人士身份的粟特人也在经商牟利。有意思的是,唐玄奘西天取经,一路上跟随粟特商队,特别是他回程的时候,还被粟特商人选为商团的萨保,就是大商主(商队首领)。
四是培植壮大自身实力。粟特人充分利用隋、唐王朝推行胡汉有别、各依其俗的政策,发展自身势力。这一政策对汉人推行重农抑商,严禁汉人从事国际贸易,从而为粟特人创造了独霸丝路贸易财源的有利条件。粟特人宁肯附籍或客籍,多不肯甘为编户,就是利用蕃、汉有别的空隙,由之成为巨富。
倘若说丝绸等商品是丝绸之路必不可少的养料,粟特商人就是推动这些养料流动的“丝路之血”。
安伽墓的发现,有力地佐证了粟特人,不远千里,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迁移到中国,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早期丝绸之路商贸担当者,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传播者。目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受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认同和呼应。了解粟特人的历史,对于弘扬丝路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升古浪历史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曾经,丝绸之路绵延万里,“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
今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跨越高山深海,在大陆上落地生根,在海洋中乘风破浪,画出一条各国共赢最壮美的经济走廊,奏响文明交流互鉴的华美乐章。
资参考料:《粟特人安伽及相关问题考述》 作者:王雪莲 王子璠
安伽墓发掘简报、史君墓发掘简报、康业墓发掘简报等
宠粉环节&下期预告
怎么样,小编的解读是不是能帮你更加深入了解大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呢?前三期大家的留言小编都有细细阅读,很多读者朋友反映唐朝人的装扮太美了,看了唐发和唐妆流连忘返,还觉得不够看,还想学习美美的唐制汉服的知识呢。
好吧,满足大家的愿望!宠粉力max的小编表示,安排!敬请期待下期推送内容!但是……
不是明天!不是明天!不是明天!
最近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系列的推送,小编们已经连续几天查资料、校对,熬到凌晨两点啦!
但是只要大家感兴趣,陕历博的小编会继续为大家更新,为了保质保量,就不日更了唷!
粉丝福利
大家快来在文章下留言
参与话题#我心中的大唐风华#
畅想你心目中的盛世长安
特别的留言也许会给你带来特别的好运哦~
金银| 是时候亮出我的“走龙线”了
金银| 一条铜蚕见证一条丝路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投稿合作邮箱:7490433@qq.com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