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东南亚观察]從東南亞視角淺談“一帶一路”

2016-11-29 胡逸山 东南亚问题研究

 中國與東盟各國在上世紀下半葉陸續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後,兩地關係不但越趨緊密,也踏實地開了花、結了果。中國是東盟最大的贸易夥伴國,而東盟也是中國的主要贸易夥伴之一。而中國與個別東盟國家(如馬來西亞)之間的關係更已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的層次。

  東盟各界積極看待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思,也期盼中國在這方面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然而,東盟瀕海各國與中國的海運往來早已頗為頻繁,但彼等的港口軟硬體設施皆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中國如能在港口建設、物流組建等方面加大力度協助這些東盟國家,那以後雙方的海上往來必更為便利。雙方也可更主動地利用各自科技與經濟優勢提出各方面的海事合作建議。

  在健全的基礎設施建設之上,中國與馬來西亞就海上新絲綢之路的交流合作,可以經貿提升、多元文化、教研合作這三個主題為起點。

  其一,東盟各國普遍希望新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以經貿為主軸,促進雙方的互惠互利。當然,海上絲綢之路也應是雙向的,即海外與中國的原產品與製成品都能邁入對方的市場。中國與東盟是簽有自貿協定的,所以如商品、資本、技術等的往來問題不大。主要的瓶頸在於人員的往來。如中國與東盟各國,可達至相互入境免簽證的話,當可很大幅度上促進雙方的全方位交往。未來也可著重在占各自經濟比重越來越大的服務領域裡消除障礙,進一步邁向《區域性全方位經濟夥伴協議》(RCEP)的宏偉目標。

  其二,在文化方面,東南亞與中國一樣,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多姿多彩社會。大家各自傳統多元文化原汁原味的傳承、交流等固然很有必要,但也應考虑,如何把這些傳統多元文化、民族藝術的精髓加以現代化、大眾化,卻又不流於形式。近代中國在演藝事業發展方面,做得尤其出色,可以與馬來西亞的多元化社會分享。如在實地考察後,把一些創作基地也就地設點,提升當地的文化創意經濟,或至少在中國與當地數百年的交往歷史中尋找靈感、題材,讓世人都能通過現代藝術的賞識,來瞭解兩地密不可分的傳統友誼。

  其三,在教育科研方面,最基本的一點,中國與東南亞雙方面都可開拓更多管道讓更多青年同學們到對方的學校裡、企業裡去學習、實習,從而不但培養人才,也促進兩地人民之間的友誼。中國的大學、研究院等也可考慮到東南亞來開分校、分院。如今廈門大學就正在馬來西亞建設分校,預計學生將來自中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

  另外,東南亞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動植物品種琳琅滿目,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還未能將它們全都命名,更勿論把它們的各種實用價值、醫藥療效等研究出來。所以,中國領先科技的研究所,如設在東南亞,必能生事半功倍之效,也造福全人類。

  展望未來,東盟各界覺得海上新絲綢之路的穩健發展還是應該堅定不移走“實際幹事、共興區域”的行之有效的道路。有在於中國與東盟雙方放眼大格局、著眼正能量方面的持續努力經營,方能繼續為本區域帶來繁榮穩定的發展局勢。


(作者系馬來西亞太平紳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防與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學者)


转自东方财经杂志微信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