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的教养不在于家庭的贫富,而在父母的生活态度

2017-07-21 赵荔 今日佳音


几乎没有几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优秀,从小也力所能及的给予很多的关爱,尤其在物质方面,让孩子从小不输给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把家庭的贫富与孩子的未来绑定在一块,以为只有从小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优秀。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一次我在外蒙古,跟其他游客一样去买物美价廉的开司米制品(编注:山羊绒制品,即羊绒衫)。在商店里,我的蒙古朋友跟我说:“我从来不给我的孩子们穿开司米。因为开司米特别御寒,如果小孩子从小穿惯了,就会失去本身自有的抗寒能力。”


我的这位年轻的蒙古妈妈朋友有六个孩子,老大20岁,小六一岁多。她30来岁就当了蒙古一家石油公司的总裁,还拥有许多加油站。她丈夫也是一个成功的IT企业家,去年刚刚当选上国家立法委员。他俩在蒙古是有名的富豪夫妻。


我们每次到蒙古,都会在他们家住上几天。从早饭到晚餐,都是CEO母亲亲自下厨。家里的孩子们大的照顾小的,九岁的姑娘是老三,整天帮忙和面切菜、洗碗、晾衣服什么的,从没见到大人要求她做。而且,她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多次跟蒙古少年艺术团出国演出。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孩子们上床睡觉大多都是由爸爸照看。



这个家里有iPad在桌子上,电视巨大无比。可是从早到晚我从来没见过哪个孩子玩过iPad或看过电视。只有父母在孩子们睡了以后看看体育节目什么的。孩子们要么在屋里屋外跑来跑去,要么在沙发上蹦蹦跳跳,要么一起或独自玩玩为数不多的几样玩具。开心得很。


我跟他们一起生活,感慨万分。觉得他们,尤其是做母亲的,太了不起了。


可是孩子们的父母轻描淡写地说,我们蒙古人都是这样,很年轻就生孩子,而且生好多个,我们是游牧民族。而我认为,他们说的有一半是对的,这与蒙古人的民族本性是有一定关系的,但绝对不是全部。这一对受过高等教育,超级成功的企业家夫妇,在理家育子方面也是非常有智慧的 47 32433 47 15232 0 0 4056 0 0:00:07 0:00:03 0:00:04 4056



首先,他们把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看作是平等的家庭成员,没有谁伺候谁这么一说。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分担所有的家务,不分上下你我,看到有什么需要做的就去做。


第二,大人们不按自己的意志去设计,安排孩子们的生命和生活。除了一日三餐,起床、睡觉有固定时间以外,其他时间完全随意、放任,由孩子们自己支配。爱做什么做什么。当然,在学龄的孩子们有上下学的时间。


第三,家长们从不干涉孩子们的兴趣取向,完全由孩子们自己选择。孩子有什么爱好,家长全力支持。他们家的老二上高二,喜欢画画,她的作品多次入选画展。可是她告诉我,她也不知道中学毕业后去不去上大学。如果上大学,还没考虑过学什么专业。她父母听她这么说,既不发表评论,也不贡献建议。


第四,家庭的贫富与理家育子毫无关系。我们这家朋友自己设计建造的豪宅非常宽敞高级。可是他们的孩子们没有任何奢侈品。三个小的睡一个房间,上下铺。家具结实、实用。弟妹一般都是穿哥姐穿过的的衣服,因为他们是男、女、男、女排下来的,所以常常是男孩儿穿粉的,女孩儿穿蓝的。家里的玩具只有几样,都是最最普通的娃娃和小汽车什么的,再有就是一大包用羊关节骨头做的骰子。羊骨头是自己家人啃完了洗洗留下来的。我也把我啃的留给他们了。一样高科技的电动的都没有。我看到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六岁的老四一样小玩具或者几张漫画卡片可以玩很久,玩得津津有味。三岁的那个老五小丫头爬上沙发跳下去,再爬上来跳下去,反反复复几十遍,一边玩一边呵呵笑。一岁的小弟整天跟在哥哥姐姐们的屁股后面,试图模仿他们,磕磕碰碰的,在地上爬来爬去。这些孩子们也没有什么零食。就是一日三餐,吃家里做的,有营养的食物。



最后,家长们很刻意帮助孩子们自然地成长。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习惯自然,融入自然。本文一开头讲的,孩子们的母亲刻意不给孩子们穿开司米的衣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天生具备的的抗病、抗菌、抗寒、抗热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我们的(除了那些还没出生就被人为的因素摧残了的小生命)。家长不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中的泥土、动植物,孩子对病和菌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冬天把孩子裹得根粽子一样,不让风吹雨淋雪打,夏天空调风扇阳伞照顾着,孩子们抵抗寒热的能力就会消失。用温室里的花朵或弱不禁风来形容这些孩子,只是表面的。实际上,这样长大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奋斗的意志弱,不勇敢,没勇气,更无斗志。一生都可能只是一只生活上的可怜虫。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赶快重整自己的生活态度,不要等到把龙养成了虫以后后悔莫及。

 


最分享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言 22:6


赵荔老师相关文章

赵荔,资深教育工作者,社会活动家。出生于天津知识分子家庭,现定居美国夏威夷。1984年赴美国读研,获文学和企业管理学两个硕士学位。在中国和美国教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有近30年的教学经验。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 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出处


今日佳音微站更多精彩内容

佳音微站是本平台的一个附属网站,可以浏览更多福音内容,包括文章、诗歌、讲道、查经、灵修、故事、有声书等。

向本公众号发送 ‘0’,进入微站或查看更多功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