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洪青年李冀:公益之路,一旦开始,就是长行

民小薇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6-23

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461条推送



他说:“我叫李冀,冀是家乡河北,也是父母对我未来的期待,后来我又赋予了它第三层含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给别人的生命也带去希望。


图书馆志愿者、湿地使者行动

无偿献血49次

震后救灾、川渝抗洪……

踏水逆流 李冀一直走在路上



李冀

满族,中国共产党员,我校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现为2019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主席。曾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团支部书记等学生干部职位,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4项,校院级奖项30余项。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参加无偿献血49次,被聘任为"四川省首批无偿献血宣传大使",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现任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熊猫救援队副队长。




踏水逆流,做前行的战士



“志愿这条路,我不能停下来。”

2020年8月18日5时,四川历史首次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全国人民聚焦四川汛情。而早在6月15日,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就启动了应急响应,立即开展川渝联动救灾行动,并安排四川熊猫救援队立即进入备勤状态,紧急储备救灾物资,驰援川渝受灾群众。


▲李冀洪灾备勤出勤


作为副队,李冀在备勤期间,需每日紧盯省内天气变化及相关预警信息,及时传达重要关注地区的相关信息,同时协助物资的装卸工作,为灾区提供有力保障与支援。此外,作为救援队备勤队员,他还需要负责线上打卡,填写备勤日志,将每日备勤情况反馈给救灾中心。


▲李冀协助物资装卸


国内疫情稳定后,李冀就奔赴宜宾市珙县,前后参与了7场灾后重建活动,回到成都后又无偿献血了4次。在校期间的志愿经历让他坚定:“我们应该走出去更深入的接触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慢慢地改变这个世界”


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面对困难,李冀逆流前行,坚定的走在更远的公益路上。



踏水逆流,缘起十八岁



“十八岁的价值观,决定了后来的道路。”

说起“做志愿者”,李冀讲起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亲人的离世。高三时,因为上课没能见到外公最后一面,这让他十分悲痛。那时的李冀并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他想“几十年后,我也会像外公一样离开这个世界,在至亲的眼泪中化作一抔黄土。百年之后,除了亲人,谁还会记得我呢?那么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能给世界留下了什么呢?”



《寻梦环游记》里说:“当世间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离去之时,就是你真正在世间死去的时候。”那时起,李冀就想:人活于世,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志愿的种子,就这么悄悄地在李冀的心中种下。


另一件事是一则公益新闻,七岁儿子在车祸中脑死亡,他的爸爸为了满足儿子生前的愿望,不惜花费很多的钱去维持儿子的心脏跳动,把遗体捐赠给需要的人,最后,6个人因此获得了新生。


就是这则新闻,让李冀意识到,原来一个人离开之后,还可以用另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存在下去。种下的志愿种子,就这么慢慢地在李冀的心中发芽。



高中的晚自习,满怀心事的少年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了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做的五件事情:终生无偿献血、器官捐献、长期支教、照顾好父母和将来的那个“她”



踏水逆流,是勇气在叠加



三起三落,“我献血成功了!”


高考之后,李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献血车上去献血,由于备考长期睡眠不足和身体发福而血检不合格。上大学前的第二次献血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以失败告终。直到2016年,李冀再一次鼓起勇气,走上成都街头的献血车,这一次,他成功捐献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全血!


▲李冀在献血


为了能够长期献血,他坚持运动,风雨无阻;为了成功献血,他把献血日期写到备忘录,在献血前两天就开始调整作息;了解到血小板的稀缺程度,他成为了血液中心的“固定献血志愿者”,从此踏上了每半月捐赠一次血小板的道路。


▲李冀的献血证书


有的同学对李冀坚持献血产生不解,问他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说“我的每一次献血可以拯救两个人的生命,我每献一次血就有两个人因此活下来了,在我心里,这就是一件伟大的事业。


49张献血证、一根根导管的背后,连接的都是鲜活的生命。李冀的事迹先后获得了中新网、人民网、中国之声等多家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荣获国家卫健委“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并成为了“四川省首批无偿献血宣传大使”。



踏水逆流,行走在公益路



“我想走出去看看。”

初心萌芽在高中,实践在大学,从学院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学的几年时间,李冀的志愿足迹从盆地到高原,从城市到藏区。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做志愿者活动是在四川省图书馆。后来又进入了户外越野的圈子,做越野赛的志愿者,一做就是5年。2017年暑假,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2017湿地使者行动,从红原返回成都之后,九寨沟发生了地震。也正是因为这个机缘巧合,李冀在同年9月份报名参加了四川熊猫救援队,然后一步一步的坚持到现在。


▲李冀在做志愿活动


“在校期间的志愿经历让我坚定:我们应该走出去更深入的接触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慢慢地改变这个世界。”


李冀说,一路走来遇到了太多善良的人,也遇到了许许多多同行的人,前进的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鼓励和陪伴,让他一步一步的坚持到了现在。



“抗震救灾,我没能参加这辈子唯一的本科毕业典礼。”


加入熊猫救援队后,让李冀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6月的宜宾地震,地震当晚接到救援队电话就和队长第一时间开车前往宜宾参与救灾。其间有两次比较大的余震,当时他就站在震中双河镇学校的操场中央。他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危险的存在,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那么大的震动。”


也正是由于参与救灾,李冀没能参加自己这辈子唯一一次的本科毕业典礼,当校长讲话提到他时,他正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我觉得这次救灾就是我的一次特别的毕业典礼。”



踏水逆流,公益任重而道远



在无偿献血被报道而“走红”后,他坦言:“刚开始舆论对自己有一点点影响,在网络上收到了正面负面的评论。那个时候还是挺难受的,有一点点惧怕媒体和舆论,后来自己也就慢慢调整过来,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些舆论的质疑和争论,我才要坚持做下去的。我想要用志愿精神去改变一个人,去改变一些人,甚至去改变一代人


▲“励志青春”优秀大学生成长故事分享


谈到如何平衡公益和学习的关系,李冀说自己并不是学霸,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有着很多缺点的正常人,“但有一点是必须要明确的就是学习很重要,学生首先的任务是要完成学业,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做好自己的志愿者,因为只有你学习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技能之后,才能更好的去做志愿。学习和公益并不一定非要分出一个地位,可以把他们两个融合在一起。”


▲李冀本科同学进行无偿献血


关于未来在哪、做什么,他认为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不管以后我从事什么职业,在哪里,做什么,都会坚持做志愿者”。在李冀的影响下,他本科所在系的每一个男生都去血液中心做过志愿者,有更多的老师、同学也参与到了志愿服务行列中,一颗颗善良的心汇成的志愿力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




聚沙成塔 汇溪成海

在世间行走 为公益停留 

踏水逆流的青春

花开满路 爱在四方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QQ号、官方迎新群、官方抖音号会持续跟进录取情况,敬请扫码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QQ号、官方迎新群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抖音号


往期精彩回顾

九条朋友圈文案,教你如何在七夕大声说爱!
“叮”民大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已发出
榜样力量|缘起乡土,在保研路上乘风破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文编 | 刘小菲 秦雪晖 王雅瑄

图源 | 李冀 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 四川熊猫救援队

资料来源 | 李冀

责任编辑 | 刘佳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QQ公众号、抖音号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为优秀校友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