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民大两位英雄荣获“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

民小薇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6-22

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491条推送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西南民族大学,有两位特殊的老人——袁彰猷和袁定中,荣获了这承载着特殊意义的纪念章。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袁彰猷:报效祖国,无上光荣




出生于1931年的袁彰猷老师,刚过了89岁的生日。1949年,十八岁的他参军入伍,1953年6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指挥所司令部文训大队,在朝期间荣立二等功。转业后,先后在西北民族学院和西南民族学院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工作。任教期间,其教学工作屡获表彰,被授予“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




▲英气勃发的战士袁彰猷


回忆起入朝作战的经历,袁彰猷老人仿佛又走进了那段令人热血澎湃的岁月……
“敌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我恳请出战!” 1953年,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袁彰猷毅然迈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列。“渡过鸭绿江时,原有的江桥被敌军炸毁”,袁彰猷回忆,“桥面就是在铁链上临时铺就的一层木板。卡车经过嘎吱嘎吱响。我们坐在车里上下振荡,振动的幅度让桥底的铁链都几乎触到了江面。”进入朝鲜后,举目四望没有一座完整的房舍,映入眼帘的到处是废墟,满目疮痍。尽管在国内就做了思想准备,但这样惊心的场面涌现时,袁彰猷心里一下升腾起满腔的怒火:“美帝国主义和它的所谓联军是这般疯狂,把战火都烧到我们家门口了,欺人太甚!”问及当时年轻的他是否有顾虑时,袁老目光炯炯,仍然铿锵果断地说:“既然志愿入伍,就是抱定了为国捐躯的打算。为了新中国牺牲,对我来说无尚光荣!”


抗美援朝纪念勋章


由于文化层次较高,袁彰猷主要担负的是对战士进行文化教育的任务。休战谈判期间,他和其他教员爬进山沟里,进驻到备战的一线连队,开始了他们的“战地教学”。在那样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环境下教学,一切都格外艰难。驻扎的地方一般是在两侧山地的稍微平整的坡面上,两棵树中间搭一个棚,就是临时的营房了。战士们在这里休息备战,一面进行战地“课堂”。除了课堂上的讲授,为尽快提高战士们的语文水平。


▲袁彰猷老师畅谈往事


▲袁彰猷老师坚持阅读


袁彰猷缝制了一个特殊的“修理袋”。里面装着他整理好的典型题目,战士们空闲时可以任意抽取进行练习作答,再放回袋中,到了晚上他一一批改指正,再反馈巩固。“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即便是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都是这么热切,”袁老讲述起来非常动容,“战士们都学得非常认真,都期盼着胜利回国后,能用充足的本领知识去建设我们的国家。”1954年胜利回国,袁老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大家斗志昂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信心倍增。和平,我们就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若要战,我们奉陪到底!”




▲袁彰猷的荣誉证书


退伍后,袁彰猷继续求学之路,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北民族学院任教,后又调入我校中文系。袁彰猷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勤奋耕耘,受表彰为“成都市优秀党员”,获评学校和成都市的“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等。袁老用一生的刻苦奋斗践行了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



袁定中 : 为国建功,永怀丹心




袁定中老师今年90高寿。1950年参军入伍,进入第八航空学校机械班学习,之后被调入空军某部,1950年6月入朝作战,在师团担任飞机维修机械员兼文化教员,1953年12月回国。退伍后继续大学学业,主修农业经济,毕业后分配到阿坝州的农场工作。1984年调入西南民族学院担任专任教师。


▲青年战士袁定中


入朝后,袁定中在机场负责地勤工作,既要检修战机又要保卫机场,警惕敌人的破坏。战场没有前后方之分,美军不分昼夜对机场进行密集扫射,机场人员时有伤亡。检修任务繁重又紧张,但机械师们必须保证故障“不过夜”。“通宵达旦地干活是家常便饭。维修和检修也是战斗啊,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尽快排除故障,绝不让有隐患的战机上天,”袁定中感叹当时紧张急迫的场面如今依然历历在目,“敌军飞机时常趁着半夜到我方机场搞破坏。警报声尖利刺耳,探射灯把整个夜空照得如同白天。我们架设高射炮进行还击,我所在的师团还曾经打下了一架B29。”谈及战场经历,袁定中难掩自豪。


▲袁定中老师的空军帽徽

▲袁定中老师获得的勋章


战火纷飞的岁月终于结束,袁定中回国不久后退伍。“还是想继续学习,和平来之不易,只有学好了本领才能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不受帝国主义欺辱。”袁定中出生在农村,少时读书就希望为农业做贡献。转业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所农业中专继续学习。一年后,他考取了西南农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农业厅。袁定中还是不甘心:“当时满腔的抱负,就是想着自己学农,应该到最需要我的基层单位去。”经过申请,他又被派驻到阿坝州的唐克农场任会计,这一干就是整整25年。


▲袁定中老师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刚到阿坝州时,袁定中有一些高原反应,做重体力活喘得厉害。但是他克服了各种艰难,扎根下来。“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我是学农业经济的,想亲眼看到中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谈及这段往事时,袁老的眼中闪烁出的是光荣与自豪。当时的唐克农场是国家建设的全机械化农场,对于这位年轻人而言,这里就是他实现人生抱负的最佳平台。


▲精神矍铄的袁定中老师


1984年,袁定中调入西南民族学院牧医系任专职教师,一直到2000年正式退休。翻看以往的工作照片,这位老人依然意气风发:“当时经常带毕业班在内江、重庆等地实习,毕业生嘛,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难免遭遇一些困惑,也会主动来找我聊一聊,我就结合自身的经历感悟和青年时候的理想同他们交流。”袁定中老师回顾十几年的教学经历,难掩对教育工作的深厚感情:“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一届届自己带过的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最可爱的人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向他们致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采访记者 | 海润青 黄麟子 其其

图文编辑 | 靳云茜

资料来源 | 离退休处 组织部 人民网

责任编辑 | 赵祺祺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QQ公众号、抖音号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点点“在看”和“赞”,向两位英雄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