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票!建校70周年“立德树人奖”评选开启,快来为老师们打call~

民小薇 西南民族大学 2022-04-27


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671条推送



近日,学校启动“立德树人奖”评选工作。西南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立德树人奖”的设立,是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及建校70周年、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领域设置的最高荣誉。该奖项旨在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弘扬高尚师德,潜心教书育人,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改革创新的气魄、奋发竞进的状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立新功。




“立德树人”成就奖推荐人选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杰

男,汉族,1940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2年。


王杰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民族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我校原生命科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教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硕士点导师。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关心学生和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从事本科教育32年、研究生教育20多年,深受师生好评。担任硕士生领衔导师,其指导的研究生毕业时均系共产党员。曾担任国务院扶贫办骨干培训教师,多次深入昭觉等贫困地区开展培训工作。

治学严谨,辛勤耕耘,在科研上不畏艰辛,取得显著成果。长期深入青藏高原和农区进行藏山羊、四川各地黑山羊、成都麻羊本地山羊的保护和利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九五”攻关项目和省部级应用基础项目4项。部分项目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藏山羊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研究成果为所在研究地区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曾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5项,教学成果奖1项。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王启涛


男,汉族,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7年。

王启涛同志自任职西南民族大学以来,十余年风雨兼程,孜孜矻矻,做民族高等教育筑梦人,以德为范,以身为教, 提出将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全面贯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西南民族大学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同道者、先行人。

学术贡献: 1、积极倡导对体裁语言进行全面研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致力于冷门绝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吐鲁番文献合集》。3、主持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吐鲁番学大辞典》。4、撰写出版了第一部断代语言学史《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在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5、主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吐鲁番学刊》《中国语言学研究》四家学术期刊,坚守学术规范,打造学术精品。 

服务国家战略:1、担任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藏羌彝文化研究院院长,为促进大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竭尽全力。2、振兴冷门绝学,获聘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奔赴一线,全力支援“一带一路”建设。3、担任中宣部“马工程”首席专家、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并受国务院侨办派遣,去欧洲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同美


男,藏族,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5年。

同美同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藏本教通论”的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获国家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从事教学科研35年来,为藏语文现代化教育实践与藏古文明源头探索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分别担任民族学藏学专业硕博导师、哲学宗教学专业硕博导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6项。出版专著10部(含合著),在《世界宗教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开设了四川省精品课程《五明概论》,创办了中国西藏本教研究中心。参与组织召开了“首届中国北京象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西藏拉萨·阿里象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2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曾先后应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兰州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相关部门的邀请,做了若干次学术报告,应邀赴美国、法国、德国、韩国、蒙古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多次。代表性专著有《象雄文明研究》、《西藏本教研究》、《象雄·三星堆·金沙遗址》、《象雄与藏彝走廊》等。应邀参加了青海省电视台安多卫视专家论坛节目、四川省电视台康巴卫视专家论坛节目、甘肃省甘南藏族卫视藏区万里行节目。参与了香港凤凰卫视制作的《西藏的西藏》《象雄》等大型纪录片。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人民网》《光明网》《中国西藏网》《中国甘肃网》《云南香格里拉网》《拉萨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做了报道。《中国社会科学网》做了重点报道,四川省党委机关刊物《藏地阳光》做了同美同志的专题报道。

                                           

祁和晖

女,汉族,193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45年。


祁和晖同志始终秉承“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各族中华子弟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的初心,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岗位45年,用自己的一路成长与拼搏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在学科建设的探索时期,她勇于担当挑重担,积极参与硕士点的申报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她热爱民族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搞教学。先后承担《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明清文选》《中国文学史》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祁和晖同志科研能力强,关于杜甫研究、李白研究、陈子昂研究、薛涛研究、苏轼研究,在国内同行都有一席之地,取得了较高成就,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曾先后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成果奖三等奖,并成为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岳华


女,汉族,1963年7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3年。

岳华同志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潜心教学科研。教改成绩突出,主编出版教学参考书2部,主讲的《禽病学》获评四川省一流课程,主持建设的《兽医微生物学》等三门课程获评四川省精品课程。先后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科学研究成绩突出,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学科发展。坚持科技服务社会,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就业空间。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过硬的专业能力赢得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先后获评四川省教学名师奖、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和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郑长德


男,汉族,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7年。


郑长德同志扎根民族高等教育37年,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和学术取向,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把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主讲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四川省精品课程和四川省一流课程,主编教材入选四川省规划教材。近10年来,指导的学生中, 10余篇论文入选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和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获四川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7项,获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2项,8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

在民族地区经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作为首席专家和主持人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20余部.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受聘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专家服务团和四川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专家,积极为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建言献策。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


                                                             

周青平


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7年。


周青平同志从事草业科研教学工作37年, 用兴趣、事业和情怀引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树立为牧业服务、牧民服务和牧区服务的理想,用耐心与匠心教会学生钻研知识、塑造品德。坚持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倡导翻转课堂,实施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从生产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一批坚守在农业战线的新生力量,遍布青藏高原、北方草原,是各地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的科技骨干。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立德树人”卓越奖推荐人选(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尚林


男,回族,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从教35年。

马尚林同志扎根教育35年,辗转9个岗位,包括历史、财经、外语、成教、国教和预科等5个院(系),党务、教学、学生管理、党政双肩挑。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协力办财经系,保历史,呕心沥血创办外语系,第一次开办英语、日语本科,首次成功开办自考专业;拓渠道,扩大成人招生规模;首邀3名诺贝尔获奖大师讲学等5个“首次”,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留学生常年保持500人次,成功申办教育部日语考点。教书育人、诲人不倦,长期担任班主任,倡导培养受欢迎的学生,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获优秀指导教师,认真备课,为本预科、研究生讲好民族史等课程。两度太平园校区拓荒。潜心育人,桃李满天下。为学校外语、成人教育、国际教育、预科教育、三校区一基地建设等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民委“社科学奖一等奖”等省厅级以上奖9项。



王启涛


男,汉族,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7年。

王启涛同志自任职西南民族大学以来,十余年风雨兼程,孜孜矻矻,做民族高等教育筑梦人,以德为范,以身为教, 提出将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全面贯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西南民族大学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同道者、先行人。

学术贡献: 1、积极倡导对体裁语言进行全面研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致力于冷门绝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吐鲁番文献合集》。3、主持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吐鲁番学大辞典》。4、撰写出版了第一部断代语言学史《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在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5、主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吐鲁番学刊》《中国语言学研究》四家学术期刊,坚守学术规范,打造学术精品。 

服务国家战略:1、担任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藏羌彝文化研究院院长,为促进大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竭尽全力。2、振兴冷门绝学,获聘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奔赴一线,全力支援“一带一路”建设。3、担任中宣部“马工程”首席专家、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并受国务院侨办派遣,去欧洲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乌尼乌且


男,彝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7年。

乌尼乌且同志始终怀着对教学工作的敬畏之心扎根于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中,把“双语教学”作为“教书”特色,把“民族团结”作为“育人”内容,贯穿于立德树人之中。

他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并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主讲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我校第一门国家级课程)1门、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四川省精品课程2门;主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等6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出版《20世纪优秀彝文作品选读》等6部教材;发表《双语教育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6篇教学研究论文;出版《彝族文化探微》等专著2部;发表《呼唤批评》等学术论文和译作60余篇。作为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彝语言文学教学团队”负责人,他坚持对青年教师“传、帮、带”,指导、关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他和他的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不懈努力,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彝语言文学)打造成了四川省品牌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

三尺讲台,方寸之间,他始终坚守本分、牢记使命、忠于职守、笃敬躬行,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教师身份的敬重,用真情实感描绘了教师职业的崇高。


    

刘兴全


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3年。

刘兴全同志一直在民族高等教育一线岗位工作,热爱民族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先后在财经系、历史系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自1996年担任专门史硕士点导师以来,先后开设了《中国史专题》、《中国民族史》等课程,精心培养了近100名研究生,育人成绩显著。

刘兴全同志作为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又担负行政管理工作的“双肩挑”干部,先后在学校的多部门、多岗位工作。1988年进入西南民族大学历史系工作,并担任财经教研室主任,开拓创新,与同仁一起创建了财经系,为学校后续成立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等打下坚实的基础。2000年担任新成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第一任处长,为学校的外事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2010年至2013年担任科技处处长期间,为学校“科技强校”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使得学校科研经费、项目数量、科研成果翻了一番。2013至2019年任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期间,在学科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学校博士点由1到3的历史性跨越以及有的学院学位点零的突破;在国家民委和四川省排名第一,同时9个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占前70%。而且,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统筹协调完成了2018年本科教育评估评估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和高度评价,此外还组织编写、完成了学校十三五规划等大量工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2019年担任艺术学院院长以来,勤奋工作,努力把艺术学院建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艺术学院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省部级研究基地等零的突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学院党委获得2021年学校优秀基层党组织,个人也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刘兴全同志从教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一、二、三等奖10项,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项目。


                                                    

李键


男,藏族,1967年5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20年。

李键同志是我国第一位藏族兽医产科学博士,他扎根青藏高原,情系雪域之魂,倾情打造一流牦牛研究团队,多项标志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践行“把论文写在草地上,把成果留在牧民家”,通过工艺创新和技术集成,构建了牦牛乳肉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牦牛胚胎体外高效生产技术平台、牦牛补饲及短期肥育技术等一系列关键产业技术体系,谱写了高原畜牧业新篇章。他是牧民口中的“牛专家”,更是不忘民族教育初心,辛勤培育畜牧兽医英才的好园丁。

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高等院校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创业人才、四川省直机关“十佳青年”称号,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创新团队等省部级人才项目。


    

张世均


男,汉族,1963年6月生,民盟盟员,教授,从教35年。

张世均同志扎根高等教育35年,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仰,教书育人,长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授《世界当代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等10余门课程,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喜爱,领导褒奖,连续3届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和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精品课程等称号;潜心科研,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成都市软科学项目等20余项,践行为国家战略大局、为民族地区服务的理想,先后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的科研成果奖;兼任成都市政协委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成都经济、文化及学校发展的提案,获得政协成都市委的采纳,发挥了参政议政、参政咨政、服务社会的作用。

曾获“重庆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四川省精品课程”、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七、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等教学成果奖励;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统战系统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成果”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励。


  

张淑芳


女,汉族,1965年3月生,教授,从教30年。

张淑芳同志从事高等教育30年,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省部级、校级多项荣誉和奖励。

校级教学质量奖三等奖;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指导学生参加正大杯比赛,从项目确定到比赛结束,反复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改,先后三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商业统计学会颁发的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2016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和主研省部级和校级项目7项。2020年9月,参加由四川大学主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绿色发展与城市治理”国际研讨会,并做了学术报告。


                                                     

陈炼红


女,藏族,1967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1年。

陈炼红同志扎根民族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身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以饱满工作热情、扎实工作作风、优异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好评。

在学生心中,她既是严师,又是慈母,严把教学关,视学生为己出,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倾其所能解决学生困难,同学们亲切的称她为“陈妈妈”。她坚持“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坚持参加国家公益性科研项目,服务社会,在课堂外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民族地区公益服务以及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锻炼动手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校级奖项。

曾获省级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农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以及校级优秀教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教学质量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罗庆春


男,彝族,1964年5月生,九三学社社员,教授,从教35年。

罗庆春同志于2010年开创民族高等教育“百名博士培养工程”,纳入培养人数已达400余名。输送10余位我校青年教师赴国外访学。2014年创办中国民族医药教育史上第一个中药学(彝药学)本科专业,填补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空白。连续主办9届“中美大学生彝英双语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凉山23所小学建立“雏鹰书院”助力教育扶贫。切实推动我校“彝语文+”各本科专业办学。努力扩大生源范围达18个民族,让多民族学生平等享受民族高等教育资源。2012年以来成功举办多届高层次前沿性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讲座,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全力参与并完成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及授权。主持申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钟金城


男,哈尼族,1963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5年。

钟金城同志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扎根民族教育工作35年,把论文写在高原上,成果留在牧民家。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专业基础扎实,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一大批人才,其中培养研究生82名。

钟金城同志始终怀揣共产党员的初心,牢记教师的使命,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学风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近10年均超额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先后2次获学校教学质量三等奖;参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8篇;出版著作9部。


    

陶斯文


男,土家族,1969年7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26年。

陶斯文同志作为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学和科研的少数民族教师,始终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与越南、台湾学者交流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及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效果良好。曾免费为新西兰华人和留学生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文化讲座,反响良好,被新西兰《乡音报》报道后,先后被央视网、中新网、腾讯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报道。他还到雷波、屏山、金口河等地指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获得好评。

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五项。先后获得重庆市石柱县优秀共产党员、洗面桥社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先进个人、西南民族学院首届优秀青年教师、西南民族大学优秀教师等称号,曾获西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三等奖。系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委组织部特邀研究员、成都市民宗局专家智囊团成员,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

他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懈努力,践行着一代又一代民大人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



黄毅


女,汉族,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4年。

黄毅同志热爱教育事业。她承担中级微观经济学、资本论选讲等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课堂,深受同学喜爱。2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8年她给全班84位学生政治经济学论文作业留下手写批语共计2万多字。她通过记住每位同学姓名,熟悉关爱学生,同学们称她“黄妈妈”。

黄毅同志具有较强科研能力。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出版专著、合著6部,主持完成四川省首部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是四川省服务贸易专家。

曾获全国师德标兵、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科教文卫体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和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


                                                                           

彭翔


男,汉族,1967年11月生,副教授,从教33年。

彭翔同志生长在教师家庭,父亲、母亲和他均是体育教师。母亲是成都市政府援予的“新长征突击手”,奠定了家庭注重教书育人的家风。彭翔秉承家训,工作出色,获得“国家民委文明职工”和“西南民族大学第六届教学质量一等奖”荣誉。

彭翔同志把对学生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倾注在33年的教学生涯。为学生工作到凌晨2、3点钟几成常态;椎间盘突出犯病站立困难,他硬是拄着拐杖给学生上散打课;用中药、西药交替使用强行压制阑尾炎长达半年直到全部课程结束的第二天才躺进手术室。严于律己的他却用满腔赤诚和爱心鼓舞学生,用春风化雨的柔情和耐心帮助学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彭翔同志是四川省教育厅“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征文比赛”高校组“一等奖”的获得者,是“国家民委系统科普讲解大赛”、西南民族大学“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职工演讲比赛、“学习孟二冬精神,弘扬高尚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先后两次获得西南民族大学优秀教师殊荣。

  

曾莉


女,汉族,1974年10月生,民盟盟员,副教授,从教24年。

曾莉同志扎根教育24年,一直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播撒师爱,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关注孩子的成长;她积极研究教学,开展分层分类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录制教学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所带班级获市级优秀班集体,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对该班及作为班主任的她赞不绝口。曾获得全国民族院校教学观摩课“高等数学(理工类)”评比一等奖;西南民族大学第十届教学质量奖一等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巾帼师韵》媒体报道;曾担任教学质量奖与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评委。


                                

魏清光


男,汉族,1970年7月生,民盟盟员,教授,从教30年。

魏清光同志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以课堂教学、指导大创项目、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翻译实践对学生进行中西文明互鉴教育、中华一家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筑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梅田雪主持的国家级大创项目获得“创梦2015”第三届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周“我最喜爱的十个项目”荣誉。指导常玥主持的国家级大创项目成功进行转化,该项目的翻译成果——国家级非遗《藏族婚宴十八说》在美国出版。指导赵寄佑主持的大创项目国家级大创项目获得优秀结题,成果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所指导的研究生,已经有三名成功考取博士。作为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以该中心为平台,培养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指导研究生、本科生翻译的“骏马奖”获得者了一容的短篇小说集《红山羊》在美国出版。个人获得国家民委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立德树人”优秀奖推荐人选(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长庭


男,汉族,1968年9月生,九三学社社员,教授,从教26年。


王长庭同志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及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和校级项目20余项。在本领域国内外生态学主流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Plant and Soil》、《中国科学》《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收录,2篇EI收录,80余篇被CSCD收录;主编(副主编)专著《冰冻圈变化的生态过程与碳循环影响》,参编专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截至目前,总计SCI期刊被他人引用300余次。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达到较高水平,科研成果已在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功能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成平


男,彝族,1979年3月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从教16年。


王成平同志扎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16年,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立足于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前沿领域,开展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工作,长期致力于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项目2 项、省部级3 项;主研国家级项目3 项、省部级6 项;参编著作、译著3 部;获国家软著专利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完成《语言学概论》、《中文信息处理》、《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多门本科、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能将理论知识教学与个案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受本专业学生的欢迎;所负责的中心2015年被授予“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2016年被获批为“共产党员示范团队”、2017年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13人,其中6人获国家奖学金、20人次获学校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生称号。

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曾获西南民族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建华


男,汉族,1976年7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16年。


王建华同志扎根教育16年,坚持“立德树人、立志成才”的教育理念。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分层教学。提倡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推进实践教育,积极对学生进行田野考古专业训练。为学生开设《考古学概论》、《史前考古》、《田野考古》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5项,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曾获“四川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等荣誉,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等人才项目。


王晓玲


女,汉族,1969 年 7 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 24 年。


    

王晓玲同志扎根民族教育事业 24 年。她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和各民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教学方法改革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结合本校民族药物的培养方向,提出我校的课程改革应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理念指导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她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科学严谨,紧扣大纲,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抽象理论形象化,具有大量实际教学实例,突出中药学特点,侧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声誉。曾指导本科学生获得 2009 年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四川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得 2009 年“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曾获 2007 年首届西南民族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邓忠


男,汉族,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讲师,从教16年。


邓忠同志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克服焦虑、迷茫等心理负面因素,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管理日常情绪、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稳打稳扎;专业引领助成长。在邓忠同志的专业引领下,一部分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毕业后进入外交学院、湖南大学等著名学府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一部分学生在邓忠同志的悉心指导下,以英语辩论赛成绩为亮点,成功进入牛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深造,或进入外交部、新华社等单位工作。

曾获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外教社杯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三等奖、省特等奖、外研社杯全国思辨教育说课大赛冠军、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国家民委教学观摩赛二等奖。


            

田钒平


男,土家族,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15年。


田钒平同志长期致力于法理学、民族法学和民族地区区域法治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2017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法学学科排行榜,2020年再次入选该排行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民族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8部。从教15年来,年度考核10次优秀,5次合格。

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及奖励如下:

(1)首届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2016);

(2)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人选(2016);

(3)四川省第二届十大中青年法学专家(2021);

(4)《法理学》被认定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19,课程负责人)和四川省一流课程(2020,课程负责人);

(5)“法学理论教学团队”被认定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2020,团队负责人);

(6)主讲的《民族法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参与的“民族法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

(7)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2019,2017,2014),三等奖2项(2015,2010);

(8)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2018,2018,2015,2012),三等奖2项(2015,2008);

(9)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法学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2019);

(10)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2015,2013);

(11)西南民族大学首届优秀教研室主任(2014);

(12)西南民族大学首届十佳青年(2013);

(13)西南民族大学第二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1);

(14)西南民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1)。


付燕


女,汉族,1971年10月生,民盟盟员,教授(已公示),从教15年。


付燕同志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付燕老师爱岗敬业 专业精湛,十五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不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一个称职教师的真谛。其教学工作及效果得到学生们及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并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包括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西南民族大学第十一届教学质量二等奖等。付燕教师还积极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论文设计和学校跳绳代表队训练的指导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如:指导学生获得2个国家级、4个省部级、10余个校级项目的立项,其中多个项目结题时被评省级优秀项目或校级优秀项目;近5年,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共6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跳绳队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到第三名的殊荣。在过去15年中,他始终把关爱学生放在第一位,不仅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中的朋友,还时刻关爱着学生,随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用爱心、耐心和善心助力迷途学生“返航”,用真心、真情和真爱帮助贫困学生“扶志”,助多名学生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攻读。

          

许良越


男,汉族,1978年4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副教授,从教18年。

许良越同志2003年起在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任教,从教18年来,先后开设《古代汉语》《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汉语语音史》《数据库与语料分析》《大学语文》等课程,始终坚持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积极探索“凸显学科专业特色”“科技人文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倡“教材精读+PPT详解+讲稿摘要”的教学模式,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便利学生学习为目标导向,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许叔”。

曾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南民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西南民族大学第八届教学质量奖二等奖、第七届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二等奖、第十一届教学质量奖三等奖。


          

杨发龙


男,土族,1976年4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19年。

杨发龙同志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19年,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律信条,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是用自己勤勉肯干的品质感染学生。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学习,提升自已,把最新的知识带到课堂上。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自学多种软件制作优秀课件,开发了《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等教学软件。积极鼓励和帮助本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先后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和多项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

曾获“优秀共产党员”、“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西南民族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何雄浪


男,汉族,1972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18年。


何雄浪同志教学科研工作中始终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具体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认真尽职上好每一节课,课后也耐心细致解答同学们的各种困惑。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生暂时的挫折,耐心地排忧解难。对于一些准备考研的同学,总是热心地进行指导与指点。在学生的科研方面,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正因为严格要求与指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经济学高级专业人才。连续两届被评为西南民族大学优秀教师,被遴选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等,负责的国贸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也积极主动担任学生的班主任工作。自身业务素质过硬是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在科研上潜心钻研,努力创新,严谨治学,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多次全文转载。总之,何雄浪同志始终坚守人民教师的承诺,“用心工作、精心教导、真心育人”,诠释着教师特有的“精气神”。

 

陈华林


男,汉族,1972年3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从教19年。


十九载从教路,陈华林同志凭着共产党员的赤诚,挚爱着高等教育,对学生倾注一腔热情,辛勤坚守在高等教育讲台,默默耕耘,默默奉献,以全部的爱与关怀,将爱和知识灌输到每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陈华林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教育就是以身作则,教育就是润物无声”。在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事迹中陈华林老师触摸到了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用最简单、最平凡、最朴素的行动,昭示高等教育者应有的家国情怀。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统一”,争当“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在本职岗位上成绩突出,是履行教书育人光荣职责的模范表率,深受学生爱戴、同事好评、学院褒奖。

陈华林同志曾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曾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和校级金奖,并指导2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苗峰


男,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从教16年。

苗峰同志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参加工作。任西南民族大学飞行器协会负责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带领学生在教育部顶级竞赛中获得20余项国家级奖项。团队的学生被保研到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也有被华为、BOSCH等知名企业招聘,还有毕业后直接开办了公司。

“飞行器团队不用打卡,都是自发来实验室做创新的,团队有‘家’的温暖,在老师这里不仅是课本的知识,还有如何做人,在团队里面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团队成员李璐琳如是说。

苗峰同志是四川省“三区科技人才”,近三年科普过30多所学校。2018年,在雷波县建立了特色农产品溯源示范基地;2020年,参与提交的“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人工智能森林防火系统进行防火预警灭火巡查的建议”获得国家副总理韩正的圈阅;2021年,协助红原县城关小学建立了民族地区第一个航空航天科普实验室。

曾获西南民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周玉


女,苗族,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19年。


 

作为老师,周玉同志谨遵前辈的嘱托——“将自己的观点影响到更多更广泛的人”;作为战士,周玉同志旗帜鲜明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坚决捍卫党的理论和历史,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1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A1)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四川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三等奖、四川省高校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人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十三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奖励和称号,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


  

周武


男,汉族,1962年3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从教37年。


周武同志从22岁开始至今一心一意为民族教育事业努力工作37年。几十年来他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深有感触,潜心研究针对他们的教学方法,得出一套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他提出,要让接触数学不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他们对数学的意义,包括数学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使他们爱上数学,才能学懂数学。几十年来,周武老师一直这样去教导学生,获得了各民族学生的爱戴。

为了充实教学内容,周武老师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了让祖国各地的学生听清楚教学内容周武老师不断学习普通话,努力把普通话讲得正宗。在教学的组织上,周武老师常常有自己的一套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浅入深出,既照顾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又使数学较好的学生得到提高。语言流畅、语速适当、富有激情、教学内容反复次数多,深受各界好评。

周武同志还能够兼顾摄影活动,记录了学校各种重大事件。开设了多门摄影课程,尤其是通识选修课《摄影与摄像》成为学生中口碑最好的课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周武老师的各门课程的学生之和应该在西南民族大学老师中名列前茅。被师生们誉为“数学学院摄影最好的老师”“艺术学院数学最好的老师”。

听过周武老师的课程的领导和校级督导都知道周老师的数学课一点不枯燥,摄影课程一点不啰嗦,都很严谨都很活泼。而且在教学中充满正能量,能够引导学生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曾获西南民族大学第十一届教学质量一等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


                          

周洪波


男,汉族,1970年10月生,教授,从教20年。

周洪波同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能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周洪波同志在诉讼法学、证据法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在法学类权威期刊、法学类 CSSCI来源期刊和综合类 CSSCI 来源期刊《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发表 40 余篇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

作为一名教师,周洪波同志认真履行教学及管理职责,所带本科生多人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共指导硕士研究生40余人,其中到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法学名校读博数人。该同志经常深入到同学中,参加“学术午餐交流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引导同学们如何做有德行的人;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读更经典的书。该同志在教学及科研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民族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立德树人上得到了同事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赵兵


男,汉族,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5年。


赵兵同志热爱民族教育事业,坚持以爱心促教育,以师德树风尚。对民族高校建筑类、设计类教育事业有着执著追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很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素养。长期为本科生讲授专业课程,坚持做好“以本为本、课程建设”,获得校级教学名师和国家民委教学名师,主讲《城市经济学》获得四川省首批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和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四川省教育厅课程思政立项和四川省省委组织部好课程立项,课程建设成绩突出。主持教学成果获全国民族院校三等奖及国家民委和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共6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并获得全国性专业竞赛多项奖励。作为应用型学科的专业教师,本着“以研促教、研教结合”的原则,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项,国家民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川省科技厅及等省部级纵向项目35项,建筑规划设计类横向项目58项。在国内核心期刊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3部,任主编编著3部。获得副省长肯定性批示、四川省第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社科调研成果二等奖和国家民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纵横向项目成果突出。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数名本科生得到锻炼和成长。

从教35年来,赵兵同志先后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一线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不断前行。面对建筑学院办学历史短、人才引进难、土木学科缺的发展背景,作为学院首创院长和党委书记,牢固树立“入行入圈、以评促建”的学科建设思路和“当代视野,民族传统”的学科发展理念,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纳英才、精准管理,坚持做好城乡规划和建筑学的国家级专业教育评估,从而使西南民族大学成为全国第32个通过建筑类双专业教育评估的高校,被国内300余所建筑类高校视为大家公认的“西南民大模式”。目前仍是国内唯一建筑学、城乡规划双专业通过国家级专业教育评估、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立建筑类双专业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的民族高校。学院分党委和所属支部还获得2013年四川省教育工作委员会“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和2020年、2021年四川省样板支部和标杆支部称号,学院还获得2019年“全国巾帼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段吉福


男,汉族,1965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5年。


段吉福同志扎根民族教育35年,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五个认同”教育,主持四川省首批“课程思政”展示课程、学校双一流建设课程。深信“对学生的尊重是对职业最好的尊重”,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育人能力,获四川省“两课”讲课比赛一等奖,国家民委教学成果评估A等、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开辟“第三课堂”,利用腾讯会议室等网络平台延展课堂教学和增进与学生的沟通联系,举办 “哲学经典讲习会”、30余场“烛照斋会讲”。带领学科团队实现了学校哲学学科的提档升级,建成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曾获学校第七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荣誉。


 

夏吾李加


男,藏族,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从教16年。


夏吾李加同志扎根教学科研一线16年,以教学带动科研而以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指导学生整理挖掘藏文典籍文献内核,深刻阐发藏汉典籍比较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尤其翻译解读藏文经典文本,结合时代主题深度阐释,有效输送青藏高原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养分,教育引导学生真正从思想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等省部级人才项目;曾获四川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国家民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科成果奖;西南民族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示范岗等荣誉。


           

唐俊妮


女,汉族,1971年8月生,农工党党员,教授,从教13年。


唐俊妮同志扎根教育13年,长期从事食品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用心培养学生,用爱感动学生,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把立德树人融入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指导学生参与课程相关各种比赛,获省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以及全国总决赛获优秀奖等;社会责任心强,勇于克服困难,多次深入高海拔地区,对贫困户和牧民开展科技脱贫帮扶,如今又积极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做贡献,先后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南民族大学优秀教师、第七届教学名师奖、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八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第十一届教学质量三等奖等荣誉。

 

黄毅


女,汉族,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教授,从教34年。

黄毅同志热爱教育事业。她承担中级微观经济学、资本论选讲等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课堂,深受同学喜爱。2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8年她给全班84位学生政治经济学论文作业留下手写批语共计2万多字。她通过记住每位同学姓名,熟悉关爱学生,同学们称她“黄妈妈”。

黄毅同志具有较强科研能力。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出版专著、合著6部,主持完成四川省首部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是四川省服务贸易专家。

曾获全国师德标兵、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科教文卫体系统优秀工会工作者和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


  

戚兴宇


男,汉族,1977年5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从教15年。


戚兴宇同志从事教育工作15年来,长期在教学一线,在担任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承担了大量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注重师德、业务精湛,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全过程,深受学生喜爱、同事好评和领导肯定。曾获西南民族大学“第十届教学质量奖二等奖”、“第三届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三等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奖”、“共产党员示范行动教师示范先锋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称号,多次年度教职工个人考核优秀;因在教育脱贫攻坚一线成绩突出,获湘西州保靖县人民政府“个人3等功”奖励。


韩佩玉


女,汉族,1976年9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从教11年。


韩佩玉同志从教11年以来,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勉励自己,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11年来,先后承担了3门专业必修课、1门通识必修课、2门专业选修课和2门通识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平均每年完成教学任务500课时以上。科研上,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主持省部级、厅局级项目5项,主持国家外专项目3项,参编专著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讲专业课程《健康心理学》是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一流课程,获得校优秀教研室主任和第五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蔡书


男,汉族,1962年4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从教40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蔡书同志在学生时期就入党,是一位具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他的特点,四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万2千多本、预科学生。从来没有因病因事请过假。他教过的学生有现在的教授、院长、副校长。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一切活动,从不迟到早退。每次评先进基本都是推让其他同志。他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事业,于细微处见精神。

蔡书同志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第一批77级大学本科生,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数理化系物理专业,之前在阿坝州茂文县前锋公社当知识青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我校分别担任生命科学院《大学物理Ⅲ》、计算机科学院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本科教学任务和预科《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并结合教学搞好科研工作,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教学改革论文多篇、两套本科《力学电磁学》和预科《物理》教材,担任副主编,最近著有《互联网安全构架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在其中但任10万多字编写和副主编工作。做到了教学科研双丰收。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蔡老师正在我校武侯校区第一教学楼603机房给08级学生上计算机实验课,学生都吓坏了,蔡老师第一时间稳定学生情绪,立即让女生先走,并要求男生保护好女生离开,最后蔡老师在关好电源和门的情况下才离开机房。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首先想到的是学生。这一行为令学生感动不已,告诉了家长,并在网络上报道了出来,一时成了网络热搜。社会评价很高。

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具备三颗心:“爱心、耐心、责任心”。40年的教学中他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蔡老师具有谦虚美德和奉献精神。历届学生对他的教学评价很高,有的评价感人肺腑:“蔡老师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担当教书育人使命
点击下方投票
为你敬重的老师们打call助力~


往期精彩回顾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 我校举行2021年学生军训动员大会

重磅 | 西南民族大学第二届维舟青年学者论坛即将开启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 | 李秋瑜 袁嘉晨

封面来源 | 李秋瑜

资料来源 | 教师工作部

责任编辑 | 王茜婷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QQ公众号,抖音号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点转发
点收藏
点在看点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