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博北大!朱亚飞:做有意义的科研

民小薇 西南民族大学 2022-08-04

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1834条推送


朱亚飞,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方向)专业本科生,连续三年专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发表SCI期刊论文一篇,现以直博生推免至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好像慢慢长大后,无论是惊喜还是打击,内心都变得平静。”SCI期刊论文发表,直博北京大学……面对这些如期而至的收获,朱亚飞不骄不躁,扎根于无声处,生长在广阔间。




寻找落地土壤——多角度观察
小时候,朱亚飞家里有一台老式电脑,这是他对计算机产生兴趣的开端。出于对成都的热爱和儿时的计算机情怀,朱亚飞来到了西南民族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对于学习,他习惯多角度去观察,把自己从主观视角抽离,将一个死板抽象的问题数字化具象化。

大一下学期,朱亚飞观察到周围的同学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数学建模、编程、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种学习氛围也感染到他。于是,他找到熟悉的谭颖老师,在谭老师的启发下,朱亚飞开始接触并尝试一个交叉学科的专题——将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影像研究。
跨学科研究并不容易,谭老师给出建议的同时又有些许担忧,但朱亚飞坚信:行!能做!他的团队同样坚定,大家都愿意接受挑战。正是这个决定,让朱亚飞慢慢找到了一片适合扎根的土壤。

他是学校第一批做此项目的本科生,跨学科意味着需要更多角度的观察、学习。幸运的是,这正是朱亚飞擅长的。朱亚飞每天大量地阅读论文。“看论文是有目的性的。”为了弄懂论文里的一个专业名词,他需要查阅许多篇相关的文章。在写出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之前,他读了数不清的论文。
扎根研究——“非典型科研”
论文、实验室、团队探讨,填满了朱亚飞的大一时光。每到周二,团队相约在武侯校区第一实验楼506开会,往返在新老校区之间,累了就用一根冰糖葫芦来治愈。“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怀念。”
经过前期充足的准备,朱亚飞和项目组成员尝试向期刊投稿论文。从普通期刊着手,逐步向SCI发起挑战。2020年3月份,看见电脑屏幕上SCI期刊发来大大的“Congratulations”时,朱亚飞先是懵了几秒,刚起床的他来不及反应更多,立刻就给谭老师发短信报告这一好消息。“没有谭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

▲朱亚飞和家人


随着脑科学项目研究的深入拓展,团队也逐渐壮大,10余名本科生陆续加入。2021年,团队投稿计算机顶刊TPAMI,在拒稿重投的情况下,熬了无数夜晚,案头堆满草稿,依然未获接收,但他们根越扎越深,信心越来越足,科研之路艰难漫长,但他们永远在路上。

朱亚飞说自己是“非典型科研”。不同于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他以方法为导向,进行应用型研究。
到北京参加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夏令营后,他察觉研究人员几乎不提自己发了多少篇论文,而是关注自己做了哪些事情。“一开始以为发表一篇论文就是科研,现在发现,解决一个问题才是科研”。从那时起,朱亚飞感受到,相较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那些专家学者研究的辅助政府决策的国家前沿科研项目,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当然,也并不是没有意义,打牢基础后,他确定了更高的目标——打破瓶颈,做一些有意义的科研,不为发论文而发论文。
破土而出向上生长——厚积薄发
获得保研资格后,朱亚飞开始准备参加高校夏令营。陆续投送至高校的简历都没有通过初审,直到七月中旬,他收到了参加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昌平实验室夏令营的通知。

夏令营答辩面试那天,原本准备了15分钟全英文自我介绍的朱亚飞果断决定缩减内容,在接下来的问答阶段充分展示自己,增进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面对老师们,他胸有成竹。“我没感觉紧张,我在汇报我的工作,我对这个很了解。我只需要把我所知道的表达出来。面对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可。”

一次次的磨砺中,关于梦想的种子破土而出,在更广阔处肆意生长。
▲朱亚飞的朋友圈
北京之行,朱亚飞不仅感受到了科研精神的实质,更储蓄了满腔的爱国情怀。
那段时间,影视剧《觉醒年代》正在热播,朱亚飞也在“追剧”。在剧中,他最喜欢的角色是鲁迅,“他是一个默默做事的人,我希望成为这样的人。”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共享!民大人的温情时刻

植此青绿|听说实现flag还能云养树?

民大传递手:做一颗大运的火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 | 赵小爱 熊馨仪

作者 | 高遥 刘依宁 王雨

责任编辑 | 王茜婷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QQ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B站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给优秀的民大人点亮赞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