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周年!西南民族大学生日快乐!
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2314条推送
72年,864个月, 26298天
回望历史
民大已经砥砺前行了72年
你在民大几年了?
你的民大故事从哪里开始?
“民大就是我的一切
我的一切也属于民大”
四十年了
▲哲学学院退休教师 李元光
上:李元光刚参加工作时
下:李元光退休前的工作照
我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民大,今年刚好是第40个年头。于我而言,除了父母生养,民大就是我的一切,我的一切也属于民大。
2003年,学校迎接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水平评估期间,我被抽调到学校评估办公室工作,常常加晚班,食堂将饭菜送到办公室(实为2教一楼的一间教室),没有饭桌,只好将课桌排成一溜,十七八个人围着课桌不停转圈,我们形容“吃转转饭”,在这个过程中解决评估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个“上下一条心、全校一盘棋、拧成一股绳”的感人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对我们来讲,一生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自己执着的事业获得成功。曾几何时,哲学博士点几乎是不可触碰的“天花板”,但经过全体同仁的矢志不渝、团结拼搏,硬是完成了在外人看来“不可完成”的任务。它的成功展现了校训“和合偕习、自信自强”,以及学校精神“高举旗帜、凝心聚力、独辟蹊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强大力量。
作为民大人,始终践行“和合偕习、自信自强”,在前进的道路上就能无坚不摧,必将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祝学校的明天更美好!
”
民大是为我们遮风挡雨最坚固的堡垒
也是每个校友心中最丰饶的精神家园
三十三年了
▲法学院老师 侯斌
左:侯斌本科期间
右:侯斌工作近照
如果从读书时开始算起,我与民大结缘已有33年!
1990年考到民院法律系读书,1994年毕业留校当老师,民大可谓承载了我的青春、奋斗和梦想,我也见证了民大的发展、艰辛和荣光。记得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民大的地址还是“成都市西城区永丰乡青龙村四组”,学校周围还有很多农田菜地。现在的民大已经和伟大的祖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民大30多年,记忆最深刻的是08年汶川大地震。在历经地动山摇之后,惊魂未定的民大人在操场、空地相互依偎度过了数个寒冷的雨夜。学校食堂免费提供热饭菜,老师和学生们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时不时会有小余震,教室里投影画面剧烈晃动,这时候老师和学生都会突然安静下来,等投影不晃了就继续上课。现在回想起来,民大师生的坚韧和斗志令人敬佩。
作为教师,我在民大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上课,除此之外就要算我在校办时做的校友工作了。民大毕业校友已经二十多万,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每一位校友都是母校的一张靓丽名片,母校也是每一位校友的精神家园。我们在全国多地建了校友会密切联系校友,校庆期间会邀请毕业30年的校友返校,重走校园每一条路,重温校园时光。每每看到校友激动的眼光和灿烂的笑容,我都为之深深感动。
在民大72周年之际,祝愿学校越来越好!祝愿民大在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新历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穿梭循环于三个校区间的爱
也见证着代代学子的成长
二十一年了
▲校车司机 罗军
左:参加工会活动时的罗军
右:工作岗位上的罗军
我在民大已经21年了。
21年来,我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师生保驾护航,获得了民大人的认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后来作为后勤员工代表参加学校毕业典礼,感慨万千,四年的时间,陪伴着大家在三个校区间穿梭、载着同学们去高原地区学习实践……如今,毕业典礼上看到孩子们学有所成,有一种“老父亲”心态,从心里为他们高兴。
祝福同学们前程似锦,别忘了常回家看看。最后祝民大72岁生日快乐!希望学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
民大为我们的成长奠基
也给予我们更广阔的天地
十七年了
▲畜牧兽医学院老师 史海涛
左:2018年史海涛办好入职手续的第一天
右:2023年史海涛送走新的一批毕业生
按开始工作来算,2018年我从加拿大完成博士后研究回校工作,至今已经在民大5年了。
如果按与民大的相识来算,那便得从2006年说起,距今已经十七年了,那时我还是民大动物科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在民大学习奋斗,度过了最难忘的大学时光,本科阶段的学习也为我后期读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大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
2018年入职后,我担任了动物科学专业的兼职辅导员,后来和柏雪老师一起成为动物科学专业的班主任。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带领大家获得了包括国家级学科竞赛“全国牛精英挑战赛一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奖励;帮助同学们在考研动员、备考、初试和复试等各个环节积极准备。
2022年考研结果公布,2018级动物科学专业一共69人,41人顺利被录取,全专业升学率将近60%,创下了新的记录。努力让每一位同学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价值!
最后想对民大说:是您给了我知识的蓓蕾和前进的动力,祝福您,我的民大,生日快乐!
”
民大是我们的青葱岁月
也是盛放的灼灼韶华
十一年了
▲商学院老师 王媛
左:刚毕业时的王媛
右:王媛近照
这是我在民大的第11年。
从学生到老师,我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都在民大度过,母校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在研究生毕业以后留校工作,我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我,向优秀同仁看齐,与朝气蓬勃的学生共同进步,还有幸在学校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我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那天,我心情尤为激动,看着他们一张张青春洋溢又信心满满的脸,让我想起了那句话: “四年和合偕习,一生自信自强。”又是一年校庆时,希望母校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
民大是指引前行的良师
也是温暖惬意的港湾
七年了
▲建筑学院2020级研究生 地日尔者
左:地日尔者本科期间
右:地日尔者作为大学生代表参与大运会火种传递
我在民大待了七年。
2019年本科毕业,2020年又成为民大的研究生,民大于我而言,是朋友,也是家人,在培养和塑造我的同时,陪伴了我这么多年,我也见证了民大的很多变迁,如果没有民大,本科毕业后我也不会这么顺利地回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
工作一段时间后,了解到家乡对规划方面人才的迫切需要,我又重新考入母校建筑学院民族地区城镇规划与管理专业学习,毕业后我会重返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为基层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考证、考工作、考研……我的这些重要时刻都是在民大的陪伴下度过的,一路上我与身边的民大人相互加油打气,共同成长,收获了很多美好的瞬间。我尤其记得,考研复习到很晚回到宿舍时,民大已逐渐归于平静,只有偶尔的蟋蟀声和依稀传来的风吹草动的声音,那种很纯粹的学习氛围非常动人。
祝福母校发展得越来越好,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民大是我们不悔的选择
也是不变的承诺
五年了
▲法学院2020级学生 杨诗静
左:刚入学的杨诗静
右:退伍后 在学校征兵工作站的杨诗静
这是我在民大的第三年,也可以算是第五年。
民大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为民大,我才坚定内心追求,勇敢地选择参军入伍,退伍后重返民大校园,我又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参演了我校大型原创国防教育题材话剧《青春·守卫》,大家都是零基础非专业人员,只能从基本功开始,一点一点抠细节学习,才能将曾经的经历完美地呈现给大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获得了“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校园戏剧活动展演季最佳原创大型剧目奖”等共四个奖项,我还将这次经历写成文章,成功发表在《中国民族报》上。五年过去了,我依然是当初那个满怀憧憬来到民大,立志要将所学回馈社会的我!祝福民大72周年快乐,我们永远热爱民大!
”
民大是探索旅途的开始
也是珍贵的青春记忆
四年了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毕业生 赖雨欣
左:刚入校的赖雨欣
右:临近毕业的赖雨欣
我在民大四年了,毕业后将前往香港大学继续学习。
这四年是我成长的开始,也是我探索旅途的开始,四年来,我不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还记得有一个期末周,天气很冷,我和其他同学都在自习室复习,复习得有些疲倦时,一只小猫大摇大摆走进教室,趴在同学的背包上呼呼大睡。顿时,小猫的可爱像一阵暖流涌进每个人的心里,大家都在会心一笑中清醒不少。在民大,这些突如其来的小确幸都是我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
因为民大,我交到了一生挚友,遇到了外院十分优秀和负责的老师们,对文学的热爱被点燃,找到了一生奋斗的方向,还收获了能够继续深造的机会。新的一岁,希望民大能桃李芬芳溢四海,群星璀璨遍大地!
”
民大是我们的初见乍欢
也是一往而深
一年了
▲商学院2022级新生 韩菁
左:刚入校时的韩菁
右:入校一年的韩菁
这是我在民大的第一年。
当初刚踏进校门,学长学姐们热情地接过我的行李,告诉我:“以后就是民大人了。”我在惊喜中跟着学长学姐们一路往前,路过充满岁月感的大树,走过复古红的教学楼,好像能看到七十二岁的民大慈祥地看着我,缓缓道一句:“你来了呀,小朋友。”
短短一年,我加入学生社团、参加大英赛并获得三等奖、给山区孩子寄去了书籍和亲手撰写的明信片……在这座有72年历史的校园里,初来乍到的我也碰撞出了无限可能。
”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
七十二载 春华秋实
民大人感慨万千
更有无数民大之美
一路陪伴着民大走过筚路蓝缕
书写华美的续章
”
七十二载风华正茂 初心弥坚
七十二载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
这就是我和我的民大
这就是我们和我们的民大
过往皆为序章
与民大的故事未完待续!
西南民族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次交流研讨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文编 | 虎蕊 姜涵 韩菁
图源 | 虎蕊 魏士尧 管朔 钟鸿焜 石志凌 陈果 受访者 往期推送
封头封底 | 高艺铭
责编 | 王茜婷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QQ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B站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留言告诉我们
你在民大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