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千载艺术之遗韵,绘今日生活之感动 ——《美术里的中国》描绘哈萨克牧羊女诗意般的美好生活
几何图形构筑起雪山,向天空展示出晶莹;流动块面铺展成大地,承托起哈萨克族牧民奔放的喜悦;粗犷边线勾勒出幸福图景,那正是牧羊女的美好生活。1948年,油画家董希文创作了《哈萨克牧羊女》。它既有强烈的民族风格语言,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被我国油画界视为一大“创举”。
1942年,山城重庆处于惨烈的大轰炸中,满目疮痍。学习油画的董希文在战火中四处漂泊。为了生存,这位杭州艺专的优秀毕业生只能找到一份电影字幕员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防空警报中,董希文深感迷茫,他渴望在战火中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创作。
直到有一天,一场敦煌壁画展与董希文不期而遇。这位年轻的画家看得如痴如醉,他尽日穷夜欣赏着眼前的壁画,久久不愿离去。飞天形象清秀飘逸、生动活泼、姿态优美,与佛像造型的庄严肃穆形成强烈对比。敦煌珍藏着不应被战火毁灭的文化遗产。这场壁画展就像黑暗里的一粒火种,照亮了董希文的创作之路。
董希文从重庆出发,踏上了一段孤勇旅途。他用双脚丈量着一望无际的大漠,内心的煎熬驱动着他踽踽前行。戈壁深处的莫高窟,如同穿越时空而来的艺术殿堂,召唤着董希文的内心。
莫高窟内,光影摇曳;壁画中,简单的图案与色块充满生命的律动。借着镜子的反光增补光线,董希文沉浸在昏暗的洞窟中临摹作画。他如饥似渴,不愿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壁画中尘封了千年的世俗生活仿佛是流淌在墙壁上的歌谣,具象化的史诗走进了画家的内心深处。与此同时,如何将敦煌壁画特点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使东西方文化元素相融合,这正是董希文所思考的。
一日,董希文在敦煌附近偶遇一支哈萨克族牧民队伍。高耸的雪峰、巍峨的群山、飘舞的民族服饰,极具生活气息的游牧生产……这一刻,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与敦煌壁画隐隐交错,印刻在董希文的脑海中。
1948年,董希文回到北平,但在哈萨克族牧场的所见所闻始终令他难以忘却。他拿起油画笔,凭着记忆绘出了印象中的图景。斑斓的民族服饰流光溢彩,姑娘们的笑脸泛着红晕,新鲜的羊奶蒸腾着香气,草原牧场火热的气息在笔刷和油彩下蔓延。董希文大胆舍弃西方油画的空间、体积、光影,转而依赖更具敦煌壁画特点的粗壮边线、几何图形,最后再以大色块平涂,让色彩搭配充满了和谐的节奏与浪漫的想象。布面油画《哈萨克牧羊女》就此诞生。
画布上的曼妙风景化作穿越时空的交响。此后,董希文在油画民族化创作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历史在他的画中叮当作响。从家喻户晓的《开国大典》到描绘西藏人民解放生活的《千年土地翻了身》,董希文作品中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中民族独立与文化自信的新风格,他对“油画中国风”的探索与主张,至今也依然影响着我国众多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推荐阅读:
千锤百炼,方能成钢——从《美术里的中国》看钢铁工人的意志与力量
文明的血脉·时代的尺牍——《美术里的中国》讲述画家关山月心中的壮美长江
墨色勾勒山峰,金泥勾染轮廓——《美术里的中国》诉说《东方巨龙》的长城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