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城市离不开打工者,但他们的家到底该在何处安放?

2017-11-26 央广新闻


位于北京市南六环通州区马驹桥镇周营村的出租公寓,曾经是许许多多“北漂”打工者们的“家”。如今,他们却都“不得不”离开曾经的“家”了。


而“导致”这一场匆匆的别离的,是一场熊熊的大火。



11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火灭了,这么多人没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火灾现场,结果发现它的地下一层是施工中的冷库,一楼有商业,二三楼是居住,是典型的“三合一”样态,而这种样态早已经被明令禁止。


这场大火,暴露了它,也暴露了生命的珍贵。


为了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北京市立即部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清理、整治各项安全隐患,尤其是“三合一”“多合一”等重大消防隐患。


然而,难以避免的事实是,很多“打工者”们曾经的“家”正安放在这种“多合一”、极具安全隐患的房屋里。对这些人来说,专项行动在保障他们生命安全的同时,却也不得不让他们面临着“家”往何处安放的问题。



那么,他们今后该怎么办?大城市离不开打工者,但他们的家到底该在何处安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510imy34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北京开展专项行动 排查安全隐患



一场大火,造成19人死亡,这样的悲剧一定要避免。自11月20日起,北京全市开展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行动之一就是加速严查、清退违章出租公寓,限期要求租户搬出腾退,搬迁时限短则一两日,长则三日至一周不等。


据悉,此次北京市严查清退的出租公寓,和发生火灾的聚福缘公寓非常相似:村民自建,层层转租,人员密集,缺少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经营、生产、生活混杂,安全隐患较多,大部分火情都发生在这些地方。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指出,要下决心加大对“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工业大院、散乱污企业、违法建设等的清理力度,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危险重重的“多合一”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多合一”场所被查封,那居住在这里的人选择是去还是留?


市场需求与生存基础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业大院在北京郊区很常见。为了每个村镇都有一定经济发展的能力,政府规定每个村可以有一定面积的工业发展用地空间。以发生火灾的西红门镇为例,当时这里有27个村镇工业大院。因为企业低端,缺乏竞争力,一大批企业陆续被淘汰,而跟随市场而生的小作坊开始进入,层层转租土地,把库房改成厂房和住房来满足需求。村民自建房屋也开始加盖出租,形成了务工者的生活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


一个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二是小企业集聚成一个工业大院,往往是以一种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或一个产品聚集区。所以说,工业大院有生存的基础,有市场的需求。



发生火灾的聚福缘公寓,就属曾经的工业大院,这里“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缺乏”,“平均一个企业存20处隐患点”,生活生产混杂;但另一方面,它能给村里带来上千万元的收入。因为靠近北京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西红门镇的27家工业大院几乎都有服装加工企业,延续着“多合一”的创收模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前来。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


他们)本身是城市发展服务业所需要的人口。他们在城里租不起,自然住城郊结合部,这里的(租金)非常低廉,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中国发展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


“生产+居住”加剧安全隐患


从“生产+居住”这一基本架构开始,年久的工业大院还会延伸出更多复杂的功能。



从地图上看,2003年到2017年,新建村的房屋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巨大变化,围绕着服装作坊形成了完善的链条:超市、餐饮、诊所、娱乐、幼儿园……这些场所也都身处或紧挨着“多合一”建筑。


如何解决“多合一”带来的安全问题?


谁都知道“多合一”不安全,也知道这一个又一个的工业大院乱,但它们为何存在?答案就是:便宜加方便。400元到700元的住房月租,在北京真的很难找到。另一个是方便,一个大院里面,小产业配套齐全。然而,生活一时间不美好还行,但不安全问题就大了。


在这次失火的聚福缘公寓,一楼有一家服装加工厂。这些工厂和工人,许多是因为旧宫六年前的“多合一”厂房大火,而向南搬迁十多公里,来到这里,并复制了旧宫的“多合一”厂房模式。火灾和血泪并没有改变仓库、生产、居住叠加的“多合一”模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


每次事故发生之后,仅仅处理人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总结这些教训,总结它的规律是什么,把这些规律和认识形成制度,通过一些行政的办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在安全生产专家刘铁民看来,“多合一”厂房存在安全隐患,但因其便利生产、降低生活成本,又有一定合理性。要破局这种两难局面,必须在政府区域规划和制度设计上,加大投入。一方面,对于违法生产、不合规经营的黑作坊,必须加大打击。另一方面,要由政府牵头,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大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


这些人进城务工,他们是生活的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在总体上给他们很多需求的出路和途径。如果说我们只考虑农村、城市一般性的解决贫困问题,但这部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如何使他们有一个舒适的生活条件,有一个安全的工作岗位,这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周,在集中整治行动中,北京大量地下室、群租房等场所也被清理。这些违规建造或出租的房屋,同样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为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居住。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他们也急需寻找新的落脚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


这种现象大面积出现的原因,是城市发展规律本身的一种体现,是人为很难短期内决绝的。根据这个规律来找到一种,既能够让城市服务业健康发展,不管这个市民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够有一个社会的分工。人和工种不存在高和低,只存在合理的比例关系。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甚至是住宅的结构也应该有所对应。


北京正在进行大力度的非首都功能与产业和人口的疏解。想走回头路,不太可能,但往前走,对于一座两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来说,必然会需要很多的打工者,又该如何更友善、更平等地对待,当然也为了更安全。大火是教训,也该是一次更深思考的机会。相信北京会思考。


大家都在看👇

惊险!女童跑向正在关门的高铁,幸亏有他临危不乱的一个拥抱


速戳!下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省钱了!化妆品、奶粉、尿布等进口货关税要大降

来源:央广网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守候微光”整理

本期编辑:马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