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言师|杨宏祥:把生活写成诗,把日子谱成曲

(简简悄悄告诉大家,这首背景音乐《一曲飞鸿》,也是由杨老师作词的哟)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天的言师栏目

我们将走近

一位将生活写成诗的优秀教师

杨宏祥老师

跟简简一起来看看

他的诗与远方

----------


个人简介

 杨宏祥博士,吉林省松原市人,师从东北师范大学庞立生教授,于2017年12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对现代性危机的主要体现——现代虚无主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在CSSCI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哲学学术论文:《“现代性”批判的根本视阈: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的现代性批判——基于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本文还被《新华文摘》摘编。2018年1月,在一代大哲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精神的感召下,跨越五千多里从东北黑土地一路向南来到赣南红土地,成为一名高校专业课和思政课专任教师,现于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对哲学的探索和对哲学思想的矢志践行,路漫漫其修远兮,杨博士着眼于现代人虚无主义的生存境况,致力于破解“现代性”的时代谜题,他笔耕不辍,既在哲学学术方面精益求精,又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力倡知行合一;也以心为笔、以情作墨,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词作;有作为一个东北汉子的豪迈坦荡,也有专属于一个诗人的浪漫与温情。杨博士就像是北方的雪花落在南国的土壤,别样风景,一样心动。


----------

诗酒年华


把生活写成诗

把漫长日子谱成曲

一起来看看老师的大作呀


《一曲飞鸿》视频


《你静静地矗立》视频



像他的诗一样

杨老师也是一个洒脱的人

而在教学中

他也受到同学们

深深的爱戴

----------

采访专区


《赣南师大报》记者

曾对杨老师做过一次专栏采访

简简在这里截取了一些片段

一起来看看呀


经常听您说从东北来到赣南是为了王阳明,为了哲学情怀,那具体的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吗?

《周易·系辞上》中有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长,与其他低级生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可以进行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而且也应当拥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当然,这绝不意味着人可以不考虑形而下的器物层面,而是说人不应满足于形而下的物质生活追求,更不能为物所役,要超越形而下的物质生活层面而达于形而上的精神生活层面,不断求索和体会更高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意境。

反观自身,在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阶段,我之所以选择以哲学为专业,并在毕业之后以哲学为志业(注:是“志业”,绝不等同于“职业”),也正是基于这种形而上的追求。本学期之初,我在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7级、18级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曾说:在促使我来赣南定居和从教的众多原因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一人而来。其实,这是令我决意五千里南迁的一个对我自己十分重要但却又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关乎我人生的形而上追求——从教理想和学术理想。作为一个决定以哲学教学和哲学研究为志业的人来说,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完全可以超越时空,达于当今之世,对我这样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产生重大的引领作用。据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考证,500年前,王阳明在赣州通天岩提出了闻名于世的“致良知”学说。能够在阳明先生500年前主政、平叛、致思、讲学的地方做一名哲学专业课教师,“为往圣继绝学”,“传承人文,守望正义”,显然对我充满了吸引力。因此,自来赣南后,我几次去通天岩寻幽访胜,追寻先贤的足迹,始终都怀着一颗朝圣之心。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哲学于我而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我的生活方式。我努力使自己心无旁骛,致力于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和倾注于哲学教学和哲学研究之中,矢志践行为自己所认可的哲学思想。需要说明的是,就本质而言,这与敬业等种种职业道德规范毫无关系,这就是让我做起来心生喜悦的事情,这就是令我感到自由的生活方式。如先前所说,我将这份职业视为我可以生死以之的“志业”。

您怎么看待哲学不是靠学,而是靠悟这句话呢?您认为哲学应该怎么去“悟”呢? 

哲学在原初意义上就是一门为人生提供终极根据、终极解释、终极价值、终极关怀的学问。即便学术界早已批判和否定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即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连同“本体论承诺”也一并摒弃了。实际上,“本体论承诺”彰显了人的形而上的超越性和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所独有的“精气神”。因此,学习哲学这样一门特殊的学问必须得有大格局、大志向、大胸襟、大气象。具体来说就是:既要超然物外,又要关切现实;既要超越日常生活,又要回归日常生活。人要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始终保持一种极为必要的张力。这种张力无形无象,但却切实地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关系着人生境界的高低和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至圣先师孔子看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在强调学思相济。学哲学当然要“学”,比如阅读哲学经典著作、认真听课、写读书笔记等等,但这些还都是一些形而下的基本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读”、“听”、“写”可能还仅仅停留于“形”,徒有其表,尚待思入思想之中,才能真正获得理论和思想上的提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思想中所把握的时代。哲学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些天讲课时我曾对同学们讲,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无限过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此时,山已不再是原来的山,水也不再是原来的水,山和水都被人的思维把握和升华为一种意义性的存在,具有了为人所赋予的“精气神”。子思在《中庸》中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而言之,就是学、问、思、辨、行。在我看来,对于哲学的学习,可对上述五者略作更改,即:用“悟”来取代“辨”的位置,并将“辨”的实际过程纳入“思”之中,如此一来,便是学、问、思、悟、行。若要深入学习哲学,必然会经历学、问、思、悟、行这样一个不断深入和提升的过程。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众多学问当中,哲学最需要思考和领悟。但是,强调思考和领悟绝不意味着否定“学”、“问”的基本功,而是指要有所超越、有所深入。而且,思考和领悟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学”和“问”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只有踏实去“学”和“问”,才能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之下真正有所“思”、有所“悟”。所谓“悟”,乃是一种“觉悟”。比如,在中国禅宗思想中,就极为重视“悟”的重要作用,认为:一念若悟,众生是佛;一念若迷,佛是众生。所谓“佛”,究其实质,并不是指那些为人们所供奉和顶礼膜拜且大都流于“迷信”形式的“有求必应”的“泥菩萨”,而就是指一种“觉”,一种“悟”,与“般若”同义。何谓“般若”?大智慧也。哲学,原本就是爱智之学。

----------

寄语专区


谆谆教诲

教书、为学,是大学教师的本分。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志业。就如同: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而是要超越形而下的蝇营狗苟,摆脱庸俗,而达于身心合一、格局宏大的至高人生境界。高清海先生曾说:“为人治学,其道一也。”我很赞同!大道至简,面向事情本身,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其易在于只需正心诚意、尽己本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即可通达;其难在于世人往往过于注重外在而忽视了内在,因而便会陷入形而下的媚俗之中而流于庸俗,因而也便遮蔽掉了审视内在及事情本身的眼光,举步维艰,遑论创新。曾子之“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他对形而上之君子品格的追求,是我们的榜样!君子有所为,亦必有所不为。希望同学们经过致思努力都能拥有一个高尚而独立的人格,并去矢志践行君子品格以兼济天下,从而真正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的主人!再次感谢同学们!岁月沧桑,人生苦短。唯有情义,长存心中!我视同学们的评价为鼓励和鞭策!学无止境,我们始终在路上。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杨宏祥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

收获了一片桃李芬芳

简简在这里

也愿大家

终能收获诗与远方


END



编辑:齐诗芳 校刊:李萱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媒体中心  倾情制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