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呼吁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以消除饥饿
“ 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18年报告》指出,中国在减少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纵观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却在上升。”
该报告在10月12日于北京举行了中国发布会。近60名来自中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学术界以及联合国驻华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发布活动。
关于《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旨在监测各国在消除饥饿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方面的进展,并对发展趋势的根源和诱因作出分析。报告由5家联合国共同完成,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从2017年开始引入了基于“粮食不安全经历分级”(FIES)的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用于估算获取安全、营养和充足食物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的 人口比例。本报告还追踪用于监测世界卫生大会营养和膳食相关非传染性疾病全球目标的一套指标进展。
2018年报告主要调查结果
中国与世界情况对比
消除饥饿,任重道远
5家机构的负责人在报告序言中写到:“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和各种形式营养不良问题高发的种种迹象令人担忧,明确提醒我们还需开展大量工作,确保在实现有关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道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
“我们现在还有时间阻止我们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成绩被侵蚀,但是必须迅速行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可以帮助重新回到实现零饥饿目标的轨道上来。”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屈四喜:
“我们必须建立更广泛的、更深层的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所有全球政策平台。而且,我们需要加大在减少灾难危机和适应气候方面的投资,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在2030年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唐盛尧: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离不开国际合作,特别是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参与,希望以此次报告发布为契机,各机构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国建立更积极的伙伴关系,合力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共同构建一个没有饥饿和贫困的世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志强: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是当前阶段我国开展营养促进工作的纲领和行动指南,在解决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肥胖等传统营养问题的基础上,前瞻性地考虑未来营养健康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重视国民营养与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等关联影响。”
SOFI报告下载:
https://www.wfp.org/content/2018-state-food-security-and-nutrition-world-sofi-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