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还不知道吧?南京文化的源头在湖熟……

南京发布 南京发布 2019-04-07

秦淮河流域,长江岸边,可以看到一些长方形或椭圆形或圆形的平顶土丘,仿佛是一个个露天的土戏台。这种台形遗址是古人类居住的水边高地,是一种远古文明的佐证。


因为最早发现的这种遗址地处江宁湖熟镇旁边


考古专家们定名为湖熟文化遗址

蔡峥嵘 摄

提到湖熟会想起什么?

金箔、板鸭、雨花茶?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还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家乡?

殊不知,

湖熟文化是南京文化乃至整个江南文化的源头……

夕阳映湖熟 张洁华摄


湖熟文化的缘起

1949年冬,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一场名为《从猿到人》的展览,钱立三便在熙熙攘攘的参观者中。钱立三何许人也?江苏句容赤岸村人,上海大厦大学肄业后随父经商,在湖熟镇开设一家“源和”酒店。对考古很有兴趣,闲暇时在梁台等土丘的断层中捡些石器、陶片、箭镞等自我玩赏。

南京博物院 鸡丝摄

1951年2月,钱立三到南博参观《社会发展史》展览,把采集的标本提供给南博,当时南博的院长曾昭燏(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是中国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看后大为激动,并引起了著名考古学家尹焕章的重视。

南京地区原始村落遗址分布图

此后,尹焕章主持,张正祥等参加,做了近10年的田野调查、发掘、研究,在西起安徽马鞍山、东到武进孟河的沿江区域,发现了159处遗址。

1959年

曾昭燏和尹焕章联名发表《试论湖熟文化》

由此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

湖熟文化”被推上了中国考古学术平台


按照北京大学李伯谦的说法,那时候,“商文化只是中原的殷墟,南方一片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两位先生从50年代初调查到1959年提出命名,是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它是一项学术创新,也是对商周文化“中原中心论”和中华文明起源一元论的挑战,揭示了中华上古文明多样性的真实图景。

 

湖熟文化是吴文化之源

大约三四千年之前,湖熟这块地方就有了人类活动。那时这里是一片蛮荒景象,大地覆盖着原始森林,到处是河川湖泊,依山傍河的高坡上居住者一支使用青铜器的部落,在披荆斩棘中顽强地生息繁衍着。

湖熟文化时期先民的生活、狩猎、捕鱼、制陶

江宁区博物馆复原图

从现安徽马鞍山到南京、镇江、扬州之间,正是“湖熟文化”的核心区,而这一地域正是当代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区。可以骄傲地说,这个当代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核心区,其实早在3000年前左右的“湖熟文化”时代已经形成了文化上的空间建构。

桦墅村点将台遗址

1973年,南京博物院在桦墅村(当时为江宁区汤山街道,现为栖霞区西岗街道)发掘,出土器物以磨制石器为主。文化层分为三层:最下层文化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层为湖熟文化早期,上层为湖熟文化晚期。

 

经过进一步分析,考古学者们认为:湖熟文化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它处于一个由石器到青铜器、铁器的过渡时代。

历史上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姬昌,于是要立姬昌的父亲季历为嗣,但这样是违反嫡长子继位的原则的,季历的两个哥哥知道父亲的意思后,主动离开,其中一位来到江南建立新的国家,便是吴国。湖熟文化大约就发生在这个故事的时代。


可以说,湖熟文化是吴文化之源。

陶吴向阳出土的青铜三羊罍

湖熟文化器物

湖熟古文化遗址出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石器以刀、镰、锛为主;陶器的花纹十分丰富,为“几何印纹陶”;青铜器有箭簇、削刀、渔钩等,展现了湖熟文化先民从事农业、渔猎的丰富生活。

“湖熟文化”遗址的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陶吴昝庙出土的玉梳背

“湖熟文化”遗址的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陶吴昝庙出土的三孔石刀

 

“江外无事,宁静若此”——江宁的由来

湖熟文化是长江下游及秦淮河流域先秦时期一个具有“文明”特质的考古学文化体系,自它之后,湖熟文化包括江宁区,就循着这个文明的趋势而不断发展。从秦始皇郡县制改革、三侯分治到明清府县同治,江宁数度成为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或帝都郊郭之地。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开始了他一统天下后的第五次出巡。他乘着六马挽架的金车,带着李斯、赵高和胡亥浩浩荡荡地从咸阳出发,出武关、越汉水,行至云梦泽,然后浮长江顺流而下。

秦驰道图

经过今日江宁地区时,秦始皇觉得此地理位置扼江南交通咽喉,遂置县。江宁成为湖熟县治、秣陵县治、丹阳县治三座县治所在。

汉武帝当政期间,分封江都王的三个儿子刘胥行、刘敢、刘缠分别到此任湖孰侯、丹阳侯、秣陵侯。

三个侯国地理环境和位置优越,他们选高处筑城,修圩田种稻,发展生产,并利用秦淮河下通长江水道,上连流域的水运优势修建码头,让当时的江宁成为江南商贾汇聚之地。

孙权

三国时期,孙权置湖熟典农都尉,其地位高于一般县治。

麒麟镇窑山头西晋砖室墓

西晋以后仍为湖熟县,一直到公元589年隋代才取消县治。

据《金陵代征录》记载——

公元281年,司马炎南巡,渡江后夜宿临江县,当时黄河以北战乱纷争,而临江县濒临长江,夜晚江野寂静,于是慨叹道“江外无事,宁静若此”,于是改临江县为江宁县,江宁由此而得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晋武帝司马炎


青瓷唾壶 三国·吴  横溪街道小丹阳西岗选矿厂出土

青铜牛钮盖鼎 汉代  横西街道小丹阳窑厂出土

玉璧 汉代  横溪街道小丹阳窑厂出土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在江宁出土

六朝定都在南京,大大带动、刺激了作为京畿之地的今江宁的发展。帝王大族在今东山、方山、赤山和祖堂山等名山广建离宫别馆、陵墓等,形成了江宁境内日后众多的名胜古迹。

青龙湖-亭子 子意摄

2005年12月—2006年8月,南京市博物馆与江宁区博物馆联合对上坊孙吴墓进行联合考古发掘。该墓早年遭到严重盗扰,大部分随葬品残碎,出土了金、银、铜、铁、漆木、瓷、陶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70多件及600多枚铜钱。出土文物中青瓷俑有20多件,为青瓷器中数量最多,亦最为精美。

上坊孙吴墓 图自网络

据推测,上坊孙吴墓的年代为孙吴晚期,据今约有1700年历史,墓内所葬应有3人,后室大棺内所葬的可能是孙皓时期的一位宗室之王,小棺内所葬应是其两位王妃。上坊孙吴墓是迄今为止全国同时期墓葬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座,其前室顶部的巨型覆顶石、前后室四隅的兽形石灯台、后室的大型虎首状石棺座等,均为首次发现。

“建衡元年”砖地券 三国·吴 江宁滨江开发区牧龙孙元村出土 

孙吴时期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地契实物

砖上共计4行71字:“建衡元年□□月□巳朔五日辛酉相府吏缪承今还丹杨业建□乡梅府里卜安冢宅从地主古糸买地三顷五十亩直钱三百五十万乡吏朱恂证知糸卖承买对共破莂先立可信乃为手书”。


孙吴龙首青瓷罐 三国·吴  江宁滨江开发区牧龙孙元村出土 

用龙首做装饰的罐、壶极为罕见,由此可见此罐使用者的身份和其富有的特殊寓意,也是目前全国已发现的此时期唯一的一件。

 

今江宁地区山岗丘陵上分布着大量勋臣贵族和皇亲国戚在内的名人墓葬,如七下西洋的郑和之墓,为大明王朝镇守南疆近300年的沐英家族墓等,出土了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瓷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瓷梅瓶等国之重宝文物。

功臣墓

明清鼎革,旧朝的南都降为江南省城,但上元、江宁两县的设置仍沿袭不替。清政府在江宁府城设有统辖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两江总督以及江宁将军、江宁布政司、江宁织造等重要衙署,“江宁”一名也成为清代南京的通用名称。

湖熟美景

康熙、乾隆二帝先后数次南巡,对江宁这处东南重镇十分重视,乾隆帝还游历过今江宁境内的东山、祖堂山、献花岩和祈泽池等处名胜古迹。

“金陵四十八景”中就有“东山秋月”、“台想昭明”、“天印樵歌”、“献花清兴”、“祖堂振锡”、“虎洞明曦”、“祈泽池深”等在今江宁境内。

第三期

素材来源 | 江宁区博物馆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