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里藏着多少秘密?
自古以来,
紫金山就因“钟阜龙蟠,石头虎踞”,
被喻为“帝王将相之宅”。
巍巍钟山内,
长眠了不少帝王将相骨。
明代孝陵,
目前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向世界展示着明清皇家第一陵的风范。
梅宁 摄
明孝陵里
究竟藏了哪些秘密?
○感谢明孝陵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王韦为本文提供史料
明孝陵神道以望柱分隔为两段,以现在的称呼,第一段称“石象路”,第二段为“翁仲路”。(详戳→最美600米!“石象路”or“石像路”?)
神道的东段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两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除了神兽,神道旁还有矗立文臣武将。
去过的人会发现,明孝陵的神道是弯弯曲曲的,跟其他皇陵神道以统一南北中轴线笔直构建的方法完全不同。为什么要这么建呢?
“依照地形”说
朱元璋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开天辟地成为开国皇帝,行事多不拘泥于旧法,在陵寝设计方面也多有革新之举。“为了达到人工建设与自然形势的完美结合,神道完全依山势作迴转曲折的布置。”暗合其曲折人生的经历。
“北斗七星”说
航拍时专家发现,整个孝陵的布局是北斗七星形状。下马坊、大金门、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构成了北斗七星的勺头。采用象征手法,以北斗作总体规划,追求天地相融、天人合一。因此,朱元璋将孝陵主要建筑按照北斗七星的排列布局,从而使表现“斗身”的神道围绕孙陵岗环行呈“ㄈ”状。
@八月水牯牛 摄
位于卫岗东麓,有一间两柱冲天式石造牌坊,这便是明代谒陵的必经之地——下马坊。坊面额上两面横刻“诸司官员下马”楷书六个大字。洪武二十六年(1393)朝廷下令:“车马过陵,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
令人困惑的是,大金门是北南朝向,下马坊却为东西向,为什么不同向而建?
雨
@八月水牯牛 摄
从下马坊双面均刻有“诸司官员下马”且前后完全对称的形制推测,当初仅为警示标志,以便于不同方向的谒陵者很远便能望见,及早做好下马准备,并非必须穿过的通道,所以建筑不分正反。后来因为神烈山碑、禁约碑的竖立,才让后人产生了必须由东向西穿过谒陵的误解。
从大金门向北走约70米,有一座碑楼,全称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亭”,坐北朝南,通高8.78米、宽2.26米、厚0.80米,是南京地区体量最大的一块古碑。因清代即已无顶,民间俗称“四方城”。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出自朱棣亲撰,长达2746字,除去歌功颂德之词,记述了朱元璋起兵夺取天下的经过,及开国后的施政措施等。
不过,这块大体量的碑还不是朱棣属意之物,他最初相中石料是今江宁汤山镇西北的阳山碑材。为此,朱棣不惜动用万余名工匠开山凿石,欲成绝世巨碑。
民间流传,当时规定每个石匠每天需交石屑三斗三升,因此而死伤的工匠不计其数,以致于今日附近尚存“坟头村”地名。
阳山碑材是个没有完工的半成品,有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如果组装起来,总高度将达75米,重达2.6万多吨,可惜最后烂尾了。
毛劲松 摄
明孝陵与明故宫一墙之隔,明朝以前是墓葬寺庙集中区域。明孝陵宝顶所在的独龙阜,是钟山南麓的一个山丘,高约70米,直径达300多米,如同一座巨大的天然坟茔。
对照风水学说来看,钟山三峰构成“三台”之势,周围群山环绕,正是朱元璋君臣眼中的“真龙”。
“砂”是与主龙相伴的小山,尤指穴场周围层层环绕的山体。砂的作用是挡风,使墓穴或居处的生气凝聚,不致散去。同时,“砂”又可以为“龙”增势,使龙发福,锦上添花。
从明孝陵墓穴所在的独龙阜向北看,作为祖山龙脉的钟山山脉呈弧形,弧口朝南,往山势缓缓下降至独龙阜,此为“玄武低头”。
独龙阜东北山中有水流出,分为三支御河,分别自方城明楼前、文武方门前、石象路起首处的御河桥下流过,蜿蜒盘旋,都汇入独龙阜西南的前湖之中,此为“朱雀翔舞”。
独龙阜之东,钟山山脉往南延伸为各座小山,绵延不断,此为“青龙蜿蜒”。
独龙阜之西,有一条山脊,地势低于独龙阜,此为“白虎驯頫”。
所以说,明孝陵墓穴独龙阜可谓藏风聚气,四象俱佳。
@八月水牯牛 摄
2002年,考古专家在明孝陵陵宫东侧发现了一处建筑遗存,当时清理出数块具有六朝风格的建筑石刻构件。
根据勘测,这处遗存可能就是梁武帝为宝志和尚建造的江南名刹开善寺,这为迁寺建陵的文献记载提供了考古学的依据。但从风水学的角度说一地只旺一人,朱元璋将宝志禅师的墓迁走,自己葬在这里。
传说,朱元璋下葬时搞了一个“迷魂阵”。当天十三城门同时出棺,没人知道哪一个是真正的棺椁所在。
南京过去也有个民谣:“南京有三怪,龙潭的姑娘像老太,萝卜当作小菜卖,十三个城门抬棺材。”随后不久就有流言传出朱元璋真身独葬在城西的朝天宫内。
@八月水牯牛 摄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不少文史专家认为,明孝陵的建设在朱元璋死前就已经亲自督建,整个皇陵建造了十几年,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惊人的。而且他对马皇后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后再没册立皇后,所以朱元璋一定会与其合葬。
还有专家认为,朱棣继位后,特意为父亲在明孝陵竖碑年年祭扫。而且后来的明朝皇帝一直以南京的紫金山为明朝龙脉所在,嘉靖皇帝曾将紫金山改名为“神烈山”,崇祯皇帝还竖立禁止在紫金山采伐、动土的“禁约碑”。
@八月水牯牛 摄
这些都表明明孝陵的确是朱元璋的陵寝所在。另外,据多年来朝天宫、明故宫等区域的考古发掘,并未发现过疑似朱元璋墓的大型明代墓葬。
明孝陵毗邻的梅花山,昔日叫孙陵岗,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长眠的地方。很多人也会奇怪为什么一山能容二帝?
其实明代建孝陵时,有人提议把它铲平。朱元璋没同意,他认为孙权是条好汉,可以留着给自己看大门。因此孙陵岗被保留下来,而神道也因为孙陵岗而弯曲。
另一层原因是,明代帝王陵寝的营造深受风水学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远朝近案”。就是说,陵前需要一座孤耸秀丽的小山,作为“案山”(即梅花山)。而神道必须处于“案山”与陵宫区之间,所以保留了孙陵岗。
20年代前,石象路还是光秃秃的,风一吹就满天黄沙。1929年初,陵园主任技师傅焕光及陈宗一勘定明孝陵、梅花山和前湖一带土地3000亩作为园址,建造植物园。
梅花山200亩范围内的民房、坟墓遂迁出,成为植物园的蔷薇花木区,大量成片栽植梅花,以及榆叶梅、黄刺梅、樱花、桃花、木瓜、海棠等。
石象路以南120亩被辟为西果园,种植桃、梅、李、杏、苹果、葡萄等。另有50亩作为蔬圃,以种植西瓜、百合、草莓为主。
石象路以北、梅花山以东80亩被辟为花圃,种植各处收集而来的牡丹、芍药、菊花、月季、大丽菊、唐菖蒲、风信子等,并于三十年代先后建成温室两座。
朱元璋死时,殉葬嫔妃达38人,还有两座墓葬可能是高等级自然死亡的妃嫔历史没有任何记载。
1937年在孝陵东侧紫霞湖旁边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墓高3米,分内外二室,但室内空无一物。
1976年在孝陵西侧山麓,发现一座明代砖砌骨灰墓葬,出土的金首饰中有一印有“匠作局”的金镯。怀疑属于朱元璋去世的的成穆贵妃孙氏、淑妃孙氏。但在没有更多证据出土之前,殉葬嫔妃葬身地依然是一个谜团。
永乐九年(1411)正月,朱棣命人按大祀坛南天门的规制建孝陵门。孝陵门即今天的大金门,是当时正式进入陵园的第一道大门。
金水桥是直通陵宫的桥梁,桥身为石构单曲拱桥样式,桥身起券,两侧有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桥面栏杆是后配的,桥身和两岸的石堤则是原有的。自御河桥到方城宝顶,建筑物开始按南北中轴线设置,方向不再改变。
毛劲松 摄
文武方门是1998年重修陵宫门时特意制匾挂上的,且“文武方门”这个名称在其他帝王陵寝建筑中未见提及,唯有明孝陵存此一说。
明代文武方门毁于晚清战火,后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青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这三个字由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所书,后因恢复明代形制,此匾额今保存在明孝陵博物馆内。
许特显 摄
神道向北的尽头是棂星门,“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为天门之象。在古代,皇宫被比作天宫,入灵星门就是入天门,因此,灵星门被广泛用于宫室、坛庙。明孝陵的棂星门是保护性复原后的。
第十二期
编辑 | 蒋琰
重点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