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好吗?我很好

南京发布 2019-07-17

今天是一个充满怀念的日子

这怀念

缠绵不断,深入往昔岁月的深处

这怀念

有隐隐哀痛,也有深情和温馨

这怀念

是对故去亲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亦让我们对他们的永远感恩

1

清明节的源头


说清明节

首先要说寒食节和介子推的传说

 

春秋时期

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

路上饥饿难耐

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

给重耳做了一碗汤

重耳归国后封赏群臣

偏偏忘了介子推

之后介子推归隐山林

重耳很后悔

想找他回来

也不知是谁出了一个馊主意

在介子推隐居的山里放火

想逼他出来

结果介子推性子轴

就是不肯出来

最后就遇难了

 

重耳很伤心

把这天定为寒食节

意思是

大家不能点火

只能吃冷的食物

以此来纪念介子推

其实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没人知道

但传说故事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以至于300多年后

屈原和庄子两位文豪都写了文章专门纪念介子推


2

扫墓习俗的由来


古人很早就有祭祖和守墓的习俗

但最初

扫墓和清明没啥关系

直到唐朝……

唐朝时期

寒食节走上了“节”生巅峰

民间兴起了在寒食节扫墓的风俗

而且!有了想“小长假”

从开始的三天一直加到七天

 但是你想

寒食节期间要禁火

行事不便

所以唐朝后

扫墓等很多活动便改到与寒食节相邻的清明

原本两个不同的节日

清明节与寒食节就这样“在一起”

到了宋代

寒食节+清明节还是不变的组合

有黄金周七天长假

还记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吗?

就记录了宋代清明长假

大家出行的一个情况

 

明、清两代

很遗憾

寒食节+清明节不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虽然不放假

但是大家已经形成习惯

依然会外出扫墓、踏青

明代画家仇英也画了《清明上河图》

画的就是大家放风筝、划船的景象

3

南京人过清明



每逢清明时节

南京处处可见手牵长线放风筝的孩童

放风筝不单单是为了取乐

还有一个目的

就是“放晦气”

南京人清明吃青团是从明代开始流行的

明代时朝廷从浙江一带迁来一大批大户落户南京

他们吃青团的习俗逐渐被南京老百姓接受

 

南京人还爱吃青螺

因为煮熟的整螺蛳要用针或者牙签挑着吃

所以又叫“挑青”

南京人在吃了螺蛳后

会扔几个螺蛳壳到自家房顶上

因为“青螺”谐音“青龙”

自然是很吉祥的

可以作为镇宅之物

3

最是思念故人时


每一段思念

都令人泪流满面……


如果……:最思念的人是我的姥姥,我是姥姥带大的,在她那里得到了最温暖的爱!好想好想投进您温暖的怀抱……

Queenie:外公外婆,总说我不结婚就要好好活,去年三月下旬结婚,四月相继离世,午夜梦回总想是不是可以再等等结婚这样也许可以多陪陪他们

清水穿石:妈妈,你走得早,也没有享到福,都涨工资了,你也没有领到。现在爸爸一个人就跟着我过了,由我护理他,请你放心!

燕子:我姥姥,总是毫无保留的爱我,只是去世好多年了,难过的时候就在想:最爱我的人在天上,她微笑着看着我呢,然后我就也一笑,不会再难过了。从来没对她说的话:姥姥!我爱你!我想你了!

清明,若你眼里流淌出的惟有哀伤

怕非远在天边之人所愿

他们惦记的

不过是你的一句“我过得很好”

最好的追思

不单是一束花,不止于泪千行

而是“传承”

继承那人言传的与身教的

传递那人给予的温暖与能量

永葆赤子之心

活成最好的模样

@八月水牯牛 摄

这一天

如愿意玩乐

愿你尽情领略百草春风

如愿意缅怀逝者

愿你犹能与他心灵相通

有什么想说的,留言告诉小布~

摄影 | 老张、@八月水牯牛 

素材来源 | 人民日报、你的景和我的桥、《南京民俗》、央视新闻、国家人文历史、绘卿       

重点阅读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