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砥砺奋进的五年|一个意大利"老头儿"眼中的潍柴动力:把中国发动机装到纽约渡轮上

2017-08-04 张志伟 于南 证券日报之声

本报记者 张志伟 于南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到潍柴动力采访时,看到公司工程技术总监兼欧洲研发中心主任、大功率高端动力项目总监欧佩迪的办公桌上,两本红彤彤的奖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就在头一天,这位和蔼可亲的意大利“老头儿”,刚刚被授予了“潍柴科学家”的荣誉称号。“我很自豪我的工作被认可……”没等记者发问,欧佩迪就向记者展示起奖状来,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这是一位不简单的“老头儿”。来到潍柴动力前,他曾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菲亚特的技术总监。“在菲亚特工作的34年,我一直从事发动机的研发”,欧佩迪说。正是在他的率领下,不久前,潍柴动力旗下高端发动机品牌——博杜安被北美最大的船务公司——HORNBLOWER配装在了纽约城市渡轮上。欧佩迪说:“北美客户说,我们的发动机比康明斯、卡特的还要好。”

    “我从没听到过老欧(潍柴动力人对欧佩迪的称呼)对加班以及任何份内份外的工作说不。对我们,他更像个细致耐心、毫无保留的老师,而不是领导。”一位公司员工对记者表示。

    究竟要施展怎样的魅力,才能令老欧收获属下如此真诚的赞美?也许是因为,1954年生人,已在潍坊生活了7年的欧佩迪,是在潍柴动力迎来了他的“耳顺之年”。

    令人感慨的是,在那两张备受主人珍视的奖状上,来自于意大利的老欧,已经被潍柴动力人亲切地称作“同志”了。

    打造信息化研发系统

    7月12日,在潍柴集团2017年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包括欧佩迪在内的7名专家,被聘任为“潍柴科学家”,另有8名年轻专家被聘任为“潍柴青年科学家”。

    也是在这次大会上,诞生了那则被广泛传播的新闻——潍柴动力宣称出资1亿元,奖励68个科技创新成果和63个工人技术革新成果,并增加全体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收入。欧佩迪说,他带领的课题组获得了200万元奖金。

    当记者都情不自禁地为潍柴科研人员喜获亿元奖励感到兴奋时,潍柴动力技术总监、发动机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志坚却似乎并不那么激动,“其实这个投入也算正常,测算下来,我们的科研人工投入占到研发投入的比例也就在12%左右,还不算很高。”王志坚补充说,“不过,要说潍柴整体的研发投入强度,那可是实打实的。今后,我们还计划把研发投入继续提高。”

    “在这样的投入下,潍柴动力拥有了国内行业最严格的开发流程,每一个项目的启动,都由流程上的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分工开展,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不良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研发效率、保证开发成功率。在贯彻流程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规划的调动研发人员进行创新,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个人的能力。”王志坚说,“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不能依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而必须依靠一个团队,一个体系。”

    如今的潍柴动力,拥有业界唯一的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据悉,潍柴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驻扎有数百名研发人员。来自于2016年年报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底,潍柴研发人员数量占到全体员工的7.55%。

    1994年,还是小伙子的王志坚加入潍柴。20多年来,亲历了潍柴的跌宕起伏,尤其是科研体系从小到大、从弱至强的过程。

    “从我进入潍柴起,这里就一直就很重视科研,但在2000年前,科研主要是仰仗经验,没有采用任何信息化系统。可以说,所有东西都是装在专家们脑子里的,需要开发新产品,就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王志坚清楚的记得,那时候潍柴就有自己的研究所,但除了专家,研究所只有十几个人,而且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

    2005年,称得上潍柴研发史上的一次关键转型。“那时,管理层强烈的意识到不能单纯依靠经验支撑产品研发。契机来自2004年左右,当时潍柴正在与奥地利AVL公司共同开发全新产品——蓝擎WP12发动机。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不仅仅是请人帮助开发新产品,还在认真学习AVL的研发流程。”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48年的奥地利AVL公司,比历史悠久的潍柴前身创办还晚了两年(潍柴前身环海铁工厂创办于1946年)。但在很早前,AVL就已在世界汽车、发动机行业享有盛名。尤其是在内燃机设计开发、动力总成研究分析以及有关测试系统和设备开发制造方面独树一帜。

    “江湖传言,全球所有的发动机,特别是内燃机领域制造商,无一例外,都在AVL的客户名单里。”王志坚回忆,“有了榜样,在2005年完成蓝擎WP12研发工作后,潍柴借势培养了一支年轻的科研队伍,还从国外招募了一批海归人才,把潍柴的研发流程规范化,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研发体系。”

    “不过,这个体系也仍然存在问题。比如,虽然搭建了研发体系,但是组织架构没有跟上。当时我们认为,体系内必须有专门做资源线的,和专门做产品线的,并且两条线要有交叉。”谈起研发体系,王志坚总是滔滔不绝,言语中流露出一份自豪,在他看来,“在研发体系中,做产品的对产品的广度认识比较多,他要向客户讲清楚产品的功能性;做资源的对产品的深度认识比较多,要研究通用技术,研究的技术既能用于小发动机也能用于大发动机。”

    “2010年左右,我们开始对标国外独立发动机制造商、大的商用车公司等,还聘请了知名的咨询公司,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开发了针对潍柴研发体系的组织架构设计。到2011年基本完成时,我们的研发团队有400人左右,加上产品实验室的工人,大概有600人。”

    在王志坚看来,这样的研发人员数量,仍然不足以支撑2010年前后正在进行产品战略转型的潍柴。彼时,公司已着手从以前只做10L、12L产品,向两头去拓展,“小的要做小缸径的,大的要做大缸径的。”王志坚说,“这些新项目都需要有人去承担开发任务。而虽然研发体系拥有了合适的组织架构,但原来做项目的人员被拆散了,分到各个点上去,工作效率也是受到影响的。同时,还要有人去牵线,把整个资源线穿起来,这样就面临着人员数量不够的问题。”

    为此,潍柴着力提升改造研发体系,“我们搭建完成组织架构后,围绕增效,着手升级了整个矩阵管理下运行的模式、工具、系统。”王志坚认为,这一时期研发体系建设最大的成就,就是研发信息化系统。

    在行业低谷期启动“研发高峰期”

    在潍柴,记者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对企业的发展史如数家珍。虽然版本不同,但细究起来,“新产品的诞生”都是高频词、关键词。

    1953年,环海铁工厂正式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6160型柴油机研制成功,其几乎支撑了潍柴整个60年代的发展。甚至进入80年代,也是靠6160“以老养新”为斯太尔项目输血,令潍柴在重型高速柴油机领域站稳了脚跟。

    其间,1968年,潍柴自主开发采用四气门增压中冷技术的6200Z系列柴油机,成为我国灯光围网渔船的首选动力;1969年,依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缴获一辆当时较先进的坦克为蓝本,潍柴承担了我国自制坦克发动机的研制任务。

    进入80年代,潍柴不仅完全掌握斯太尔发动机技术,还通过国产化改造,将配套领域从重型汽车延展至工程机械、客车、船舶、发电等市场。据说,基于该平台的潍柴动力10升发动机,是世界上单一品种销量最大的发动机产品。

    2003年,潍柴动力自主开发蓝擎发动机。正如王志坚所说,蓝擎项目的意义不只在于自主开发的突破,培养了一支掌握一流技术的研发骨干队伍,还在于引进了一整套规范的研发流程。也正是“蓝擎时期”奠定的深厚技术基础和构建的科学研发体系,为此后顺利开发WP7、WP9等代表国内最高水平产品打下了基础。

    2005年潍柴动力吸收合并湘火炬,形成了国内最完整、实力最强的重型汽车产业链。随后,潍柴动力的研发着力点由单个发动机转向了动力总成。

    对于动力总成,潍柴动力发动机技术研究院副总设计师、常务副院长郭圣刚告诉记者,“基于动力总成的概念和资源,提升发动机和优化整体配套方案,这个优势在业内是独一无二的。专业人士都知道,如果仅从单个发动机的着手提高整车的性能、动力性和扭矩储备,是非常受限的。这也是潍柴动力品牌能扎根500万终端客户群的根本原因。”

    对于潍柴动力的发展,已供职潍柴17年之久的郭圣刚很有发言权,“在潍柴动力,技术创新引导着、丰富着产品创新。如今我们的研发流程已经非常成熟并更有针对性,从我们的研发流程出去的、验证的东西都是没有问题的。这点我们非常自信。”

    尽管郭圣刚说他很少能与谭总(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交流,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仍然多次对其点名表扬,称谭旭光的战略布局是潍柴动力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17年前,我刚刚进入潍柴,那时,放眼全国制造业,潍柴还是个‘小兄弟’。但谭总却反复讲,不久的将来潍柴要和全世界一流的企业竞争。谭总很早就提出了‘链合创新’的理念,也就是要和产业链上的伙伴有更深的合作,与他们协同去开发新产品。如今看来,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想着要和世界一流企业竞争,才能走到今天,而链合创新的管理体系对科研体系建设、产品创新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12年至2015年,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潍柴动力也进入不景气周期。那段时期,潍柴动力的研发人员有两方面的感受:其一,其他企业的同行们很闲,我们却很忙;其二,他们工资下降,我们反而在增加。”

    “为什么很忙?首先是谭总当时曾多次开会强调,产品开发要提速。其次,市场清淡了,我们‘链合创新’体系内的合作伙伴有更多的精力配合我们开发新品,这就给我们释放出了很多空间。”

    “最知名的事件,当属在整个行业下滑的时候,谭总召开了一个题为‘狼来了’的报告会,彼时,我们的处境之尴尬,不仅囿于市场环境,还祸起业界竞争,比如国外知名发动机厂商大举与国内整车企业合作等。”

    “如今想想,谭总在最危机的时刻强调研发提速,使得我们在整个行业低谷期迎来了一个研发高峰期。正是发源于这种战略思想,在行业回暖的时候,我们恢复得最快。”

    痴迷于研发,搞了一辈子发动机的欧佩迪对潍柴的研发体系大加赞赏,“中国人应该更加自信,很多和潍柴动力一样的中国企业,都具有在研发上大力投入的实力和意愿。这使得在很多领域,中国产品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是世界领先。”也许,这亦是这位科研迷在潍柴动力一干就是7年,并最终成为潍柴志同道合者的原因之一。


砥砺奋进的五年·特别报道


公司篇


金融篇

证券日报之声 

微信号:securitiesdaily 

最火爆股市热点 最热投资理财资讯

最新互联网金融动态

独辟蹊径的角度和观点

为您解答财经领域的政策导向

这里是最火爆的股市热点集结地!


之声

长按↑↑↑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