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省市加速冷链溯源建设 冷链行业迎来新挑战

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之声 2020-11-14

2020-11

10

文 | 谢岚 胡艳萍


近日,新冠病毒通过冷链输入的案例引发关注。为切实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11月9日,国务院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通知,通知从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掏箱入库、批发零售等环节,要求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说,无论是从海关还是从其他有关部门的角度来说,都已经部署了严格的查验、消毒以及管控的手段。目前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货品,从整体货品占比来说还是相当小的部分。”


多省市加速冷链溯源建设


“海鲜”“低温”“冷链”已成了当下国内疫情的关键词。11月8日凌晨,天津市防控指挥部通报,经排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一份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一名装卸工人核酸检测呈阳性,已被送往定点医院治疗。自今年6月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先后在冷链冻品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新冠病毒携带性非常强,当消费者接触到携带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的时,感染的几率非常大,同时外包装也存在食品安全的隐患。”


秦玉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冷链产品风险防控方面,目前进入到了防疫新常态阶段。一方面,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此起彼伏,很多国家迎来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这已经是共识、常识。在新常态下,需要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作为相关企业也在逐步加强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的检疫机制;二是严格完善的防控措施和手段。


目前多地正在抓紧冷链溯源建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逾十个省市实施冷链食品追溯。部分省份的食品追溯平台已正式运行。例如,自2020年11月9日起,甘肃省全面应用“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11月1日起,“北京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正式运行。11月6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建设的四川省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川冷链”正式上线,该平台对新冠病毒污染冷链食品的可能环节中物、人和场所实现了时空锁定追溯,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川冷链”分秒精准查出问题批次产品的全省流向和经营商户。


冷链行业迎来新挑战


据了解,大多数病毒都耐冷不耐热,研究表明在20摄氏度以下,存活时间可能高达一周,在零摄氏度以下,时间则为几个月。同时,新冠病毒的“粘性”强,更容易依附在光滑的表面上,冷冻食品一旦被污染,可能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这些都给冷链产业链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作为一种尚不为人类完全掌握的新病毒,其特性还没有被彻底了解,因此虽然多次出现冷链与新冠病毒的相关性案例,但仍没有任何因果性的科学验证,所以目前只能说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新冠病毒出现并存活的几率很明显,这对于冷链行业来说是个新的课题。”


在沈萌看来,如何在不影响冷链物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更完善的病毒消杀工作,而除了企业之外,科研机构应该更多参与这一课题的研究。冷链作为重要的食药物流方式不可或缺,为了全行业的利益,应该共同努力找到更好的科学的解决方案。


“疫情之下,也对于冷链物流环节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目前,需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期间,开启运输白名单,使运输更加流畅;由于各地交通政策与国家层面政策存在差异,建议建设更全面的公共信息平台;推动集约化管理,推进以整托为单元化作业,减少各环节的人员接触。”秦玉鸣表示。


秦玉鸣进一步告诉记者,疫情暴露了中国食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问题,以及企业自身的短板,企业应抓住此次机会进行完善和反思,为客户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疫情危中有机,冷链行业后期更需要科技推动,进行全程可追溯、可视化,提高资源调度利用水平,建立更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制作:刘睿智   编辑:上官梦露
审核:李春莲   终审:彭春来


●深证成指创2015年7月以来收盘新高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重返万亿元,北上资金创年内单日净买入新高

●夯实资本市场诚信基础 构建诚信自律的良好生态

●蚂蚁集团打新资金退款如期到账 每签利息2.01元

●47家公司“A拆A”进行中 电子、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公司扎堆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