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欧超级央行周来临 海外衰退风险或使全球投资者转向东方
2022年最后一个“超级央行周”已经到来。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12月15日,美欧三大央行——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按计划将在24小时内集中公布年内最后一次议息决议,其中美联储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还将发布最新的经济预期报告。
当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份的议息会议上放缓加息节奏,由此前75个基点缩窄至50个基点。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测算,截至12月12日,美联储12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4.7%;仍继续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仅为25.3%。
多家海外机构亦持上述观点,但同时提醒市场注意,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比如,高盛经济学家哈祖斯预计,美联储此次将不再选择大幅加息75个基点,但至少会在2023年5月份前继续加息,在2024年之前也不会降息;德意志银行旗下资管子公司DWS的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若在此次会议上小幅加息50个基点,也不应被视为转向更温和的政策立场。此外,美联储对经济的最新预测或反映其在2023年接受“低经济增速”和“高利率水平”的意愿。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美联储本周如预期加息50个基点,那么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大概率也会同步放慢加息步伐,流动性料将继续紧缩。在本周利率决议后,由于距下次各央行加息的间隔时间较长,市场炒作加息的空间不大,投资者可能会评估经济衰退程度造成的影响。
美联储多位官员都曾表示,在强紧缩政策下,美国经济有“软着陆”的可能,但可能性越来越小。12月12日,美国财长耶伦发声称,美国经济存在衰退的风险,但这不是降低通货膨胀的必要因素。
“2023年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硬着陆’。”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主管Marty Dropkin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今年以来,市场持续受到通胀困扰,而且预计通胀很可能将继续保持在高位,这标志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代已告一段落,并且增加了海外主要央行过度紧缩政策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
Marty Dropkin进一步表示,随着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风险“迫在眉睫”,2023年全球投资者可能会将目光投向东方,以寻求多元化收益和增长潜力。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廖婉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富达对中国经济持建设性态度,辨别新经济时代的赢家对于获取超额回报尤其重要。预计科技、媒体及电信行业(TMT)将继续在创新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美欧央行持续加息将对国际汇市、股市产生的影响,Marty Dropkin认为,2022年,强势美元对发达国家或依赖美元债的新兴国家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使美元进一步走强,可能会加速各地经济步入衰退。相反,若美元走势显著回软,这将广泛缓解各地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并提升整体流动性。
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看来,美元指数从今年9月底创出本轮高点后,至今已调整近两个月,下降幅度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美联储仍然处于加息通道,加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在本次美联储加息之际,美元指数或出现反弹。当然,如果本次美联储选择低于市场预期的幅度加息,且更加注重就业与物价之间的平衡,美元指数则有跌破100关口的可能。
对于美股,Marty Dropkin认为,尽管有迹象显示美国消费者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但经济数据还未出现显著下降,企业盈利预期的下调也还未完全反映在市场上。如果美国经济增速突然放缓,明年标普500指数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
“由于圣诞假期临近,年末‘粉饰橱窗’效应可能对市场有一定的支撑。”郑磊说。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报道,请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