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老师被骗1760万元,“你蠢你活该”?丨沸腾

2016-08-31 佘宗明 沸腾
点击“沸腾”免费订阅!


现在的电信诈骗和电话骚扰等,通常呈现出“精准制导+向‘概率’要获利空间”的特点。“精准制导”,是指作案者很多时候会精心设计、流水线式作业、看人下菜碟式“挖坑”。



文/佘宗明





托马斯•卡莱尔老师说过: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把这句话里的“在深夜痛哭”改成“被电信诈骗”,或许挺契合时下国人的生活情状:对民众而言,遇到电信或网络诈骗,已不是什么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


若不是作为人间惨剧的徐玉玉事件直指电信诈骗“谋财”之外还“害命”之恶,或许电信诈骗现象早就因太常见而稀释了新闻价值,那些近来类似案例也不会因新闻搭车效应而受到关注。


这两天,又有人被骗了,被骗不稀奇,稀奇的是被骗者身份与涉案金额,两者也合力制造出了某种“反差对焦”的效果:网传有住在海淀区蓝旗营小区的清华大学老师报警,称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目前北京警方已证实此事,并已介入调查。




 1760万元……这数字要是搁定一个小目标就是1个亿的“国民公公”身上,真不算个啥,但对很多寻常小老百姓来说,这就是一辈子都难触碰到的巨资,被骗走这么多钱,说是遭洗劫都不为过。而被骗的还是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的老师,说其是高知分子,大概没人不服。从常理上讲,这么聪明的人都难逃被诈骗这一劫,还被骗走1760万,诈骗犯们的套路有多精,挖的坑有多深,大抵可窥见一斑。

但在网上,此事的舆情发酵很有些“楼被盖歪”的趋势:网上被传得最广的跟帖就是——“1,清华老师真有钱;2,清华老师也能被骗?3,这么傻的老师怎么也能在清华;4,这么傻的人怎么能赚这么多钱!5,骗子是北大毕业的吧?”很多人恨不能将祥林嫂的句式稍作变通送给受害的老师:“你真傻,真的……”

高校教师有钱,在技术入股、卖专利等“知识创富”路径对“书中自有黄金屋”做了另类阐释的今天,其实很正常。



如果说,网民八卦清华教师工资待遇等,是基于对高校教师这么“壕”的本能猎奇,段子化解读是网络后喻文化的常见现象,那斥受害者是“傻”,去调侃他的智商层次跟清华教师名头、赚这么多钱的创富本事不符,则无疑是跑偏。这些将受害者默认为“很傻很天真”的打趣,在幽默的表象下,却内嵌了某种病态认知,那就是“你傻你活该被骗”。


电信诈骗向“小概率”要非法获利空间,对应的则是骚扰面之广。


在电信诈骗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去指斥受害者“傻”,就像把女性遭性侵害动辄归咎于她们穿着太性感一样,是在归因层面将电信诈骗牵涉的问题主次倒置,乃至是非混淆。


或许有人会说:骂受害者“傻”,是因为对诈骗犯唾骂无力。可即便是无力感逼得走“迂回批判”的路线,那也不能罔顾个案特点和电信诈骗基本特征,就让受害者承受“挨骗之后得挨骂”的“买一赠一”式接连伤害。

毕竟现实情形更多的是,我们低估了受害者的防骗能力,也低估了诈骗犯的行骗能力。现代社会,确实需要个人承受最低限度的“责任自负”,要求个人具备起码的防骗常识,至少对“冒充乾隆皇帝”“冒充索罗斯弟子”的诈骗该有基本的真伪辨识能力。

如果一个社会要求公民掌握的,不只是防骗常识,而是针对花式诈骗的360°无死角防骗技巧,和升级节奏完全跟上骗术的技能包;如果一个社会让民众变成惊弓之鸟,任由警惕之心蚕食社会信任的疆界,逼得人们接起号称“公检法”的电话就骂“骗子”,那这个社会对电信诈骗的治理,必定是大面积失效的。



要看到,现在的电信诈骗和电话骚扰等,通常呈现出“精准制导+向‘概率’要获利空间”的特点。“精准制导”,是指作案者很多时候会精心设计、流水线式作业、看人下菜碟式“挖坑”,他们手头掌握了被骗对象的许多准确信息,所以设计骗局时也会因人“施策”,比如对孩子正上学的家长自称培训班,跟买了理财产品者说“转账有问题”,对普通职员说“我是你领导”。


而向“概率”要获利空间,则是指骗子会打出海量电话,兴许打了100通电话就一人上当,但能骗倒一个是一个,骗倒了一个就是赚,要的就是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概率。就如风投,投100家或许99家都亏,但只要1家暴赚可能就赚回来了。

也正因“精准制导”,所以徐玉玉们才更容易上当:她被骗前一天被当地教育部门通知要发放助学金,次日就收到要给她发助学金的诈骗电话;至于清华受害的教师,有媒体报道是因为被骗子掌握了具体的卖房细节。骗子连这么细微的事都知晓,恐怕很多人都不会骤然生疑。



电信诈骗向“小概率”要非法获利空间,对应的则是骚扰面之广。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就显示,近半年内,网民每周平均收到骚扰电话21.3个;《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说,近一年来,中国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本质上,遭诈骗的清华教师,是万千受害者中的一个。

在电信诈骗掌握了“精准制导”和“向‘概率’要获利空间”两个杀器的情况下,我们谁都可能栽倒在诈骗犯手上,谁都难打包票说自己逢“骗”必过。而抱着“你蠢你活该”的心态看清华老师被骗这事,认为诈骗根由不在诈骗本身而在受害者“傻”,才是真的太过“天真”。





往期回顾:


诈骗? 你挂断的可能真是公检法的电话丨沸腾


正面报道也失实,这样的宣传套路可以休矣丨沸腾


“津巴布韦逮捕奥运代表团”的段子为啥有人信?丨沸腾


被骗学费郁结而终,追问女孩死亡链上的帮凶丨沸腾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公号转载

校对:陆爱英




我们给

有价值的留言

理直气壮发稿费

欢迎别出心裁

拒绝一本正经

特别提示:录用留言会刊发在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栏目,沸腾也会每日更新发布。如被选用,请在后台回复你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沸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