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盲·道》,我想说不是所有现实题材电影都要打高分 | 沸腾

2018-02-02 西坡 沸腾

《盲·道》是一部来源于现实而低于现实的作品。其现实关怀是值得尊重的,但又想往商业电影的路数上靠,最终就显得不伦不类。

▲电影《盲·道》剧照


文 | 西坡


拍过《盲井》、《盲山》的导演李杨又拍了一部《盲·道》。这三部电影讲述的都是底层故事,反映的是底层的粗砺、残忍、艰辛。

 

相比前两部,中间加了点的《盲·道》更温暖一些,但也缺少了不少“盲味”。

 

首先我必须说,其艺术成就大大低于前两部,任何一个完整看过这三部电影的人都会认同这个结论。

 

看了一眼《盲·道》的豆瓣评分,竟然只有4.5,还不如《小时代》。当然我不认为它真的有那么烂,观众报复性地给予低分,只因为《盲山》《盲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人们不相信这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如果《盲·道》是另外一个导演拍的话,我估计可以得到6.5左右的豆瓣评分。

 

及格,也仅仅是及格而已。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告诫自己:现实题材的电影太少了,看一部就少一部,不要太挑剔。所以很多槽点我都装作没有看见。但是走出电影院,一直感觉嘴里像吃了一颗坏掉的花生米又吃了一块糖,吐也不是,咽也不是。

 

如果只因为导演拍的是现实题材,我们便不得不藏起所有批评意见,那么这不是对导演的尊重,反而是对导演的极大不尊重。成年人之间没必要应不应该玩哄小孩的游戏。

 

《盲·道》中有许多情节都来源于现实,说它是由新闻改编的电影都不为过。主题是关于强迫儿童乞讨。许多人应该还记得前几年微博上盛行一时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以及凤凰卫视做的“东莞丐帮”调查,讲述了犯罪团伙用各种非常手段把孩子致残,逼他们乞讨。


▲电影《盲·道》剧照

 

大故事来源于现实,许多小细节同样来源于现实。比如有个镜头是自行车占了盲道,这是媒体关注了许多年的议题。正常人假装盲人博取爱心、小女孩被继父性侵等情节也都有新闻报道的影子。

 

问题在于,导演把这些现实情节撮合在一起的细节过于超现实,屡屡让人出戏。

 

昔日著名歌手赵亮因为酒驾害死自己女儿,出狱后沦为靠装盲人骗爱心为生的混子,后来通过救助一名被犯罪集团利用的盲人女孩来实现灵魂救赎,最终被犯罪分子捅倒在路边。这是《盲·道》的故事主线。

 

歌手是怎么沦落为假盲人的,电影没有交代,我们可以不管。但他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简直太小儿科了。打了一辆出租车就跟踪到了犯罪分子的老巢,给出租车司机点赞,也替警察尴尬。后来又小女孩被犯罪分子从警察手里接走,再次为警察尴尬。当然这里导演或许是在暗示执法工作的短板,我们表示理解。

 

但接下来,赵亮直接从路边抢了一辆汽车开走,再次轻而易举地追踪到犯罪分子的老巢。猫到半夜直接打着手电筒进去,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女孩接走了,而犯罪分子毫无察觉。如此缺乏警惕性的犯罪分子,还是尽快到警局自首的好。

 

最尴尬的地方是电影快到结尾的时候,之前哭着喊着要认赵亮当爸爸的小女孩,突然对他说:“我长大之后要嫁给你”。看到这一幕,傻子都能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如果这是致敬,那也太生硬了。因为观众至此已经把他们当成父女了,来这一出十分不伦不类。

 

总之,《盲·道》是一部来源于现实而低于现实的作品。其现实关怀是值得尊重的,但又想往商业电影的路数上靠,最终就显得不伦不类。

 

最后还是劝大家去看看《盲·道》吧。让李杨导演赚点钱,好再拍出《盲井》、《盲山》一样的佳作。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新吾  实习生:嘉木  吴庸   校对:陆爱英

推荐:

“名医院长自杀事件”中的杨玉忠是什么样的人大代表? | 沸腾

女孩被全家“性侵”案:要用证据证明是《素媛》还是《狩猎》| 沸腾

唐山版“白日追踪”:有种“死者为大”会羞辱了正义  | 沸腾

邓丽君65岁了:依然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 沸腾

撸猫养蛙成风尚,中国就进入低欲望社会了? | 沸腾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